摘要:那感觉就像,前两天你还听人说他状态不好,在德甲输了两场,结果一转眼,他直接在德国杯上把对手斯佐迪打了个3-0。整个过程干净利落,11-4,11-2,11-7,对手几乎没什么喘息的机会,全程被压着打。这根本不是一场比赛,更像是一场公开教学,告诉欧洲乒坛,别以为抓
你以为一场19分钟就结束的比赛,真的只是因为快吗?你要是这么想,那可就太小看樊振东在德国干的这件事了。
那感觉就像,前两天你还听人说他状态不好,在德甲输了两场,结果一转眼,他直接在德国杯上把对手斯佐迪打了个3-0。整个过程干净利落,11-4,11-2,11-7,对手几乎没什么喘息的机会,全程被压着打。这根本不是一场比赛,更像是一场公开教学,告诉欧洲乒坛,别以为抓住了什么机会。
他能调整得这么快,其实有点意思。据说俱乐部那边给他配了中餐厨师和文化顾问,生活上安排得明明白白。更关键的是,他开始用科技设备分析数据,还专门找了欧洲力量派的代表弗朗西斯卡一起练球,就是为了搞明白欧洲这边的球台弹性和对手的打法。所以你看,那19分钟背后,藏着的是一整套精密的调整和适应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状态爆发。
这种宣告,不只是男线有。女队那边,压力的味道不太一样,但同样让人喘不过气。
10月1号早上九点,当很多人守在中央5套前,期待的是一场激烈对决,结果孙颖莎只用了21分钟,就把国乒的削球独苗朱思冰给解决了。三局下来,朱思冰一共才拿到10分。这球打得,让对手感觉到的可能不是输赢,而是一种无力感。
孙颖莎打削球,圈内人都说是教科书级别的。她的那种正手体系,天生就克制削球。进攻的时候不是一味地猛冲猛打,而是张弛有度。可以用短球先把你调动起来,让你难受,等你失去位置了,再一板强有力的正手直接打穿对说。对手要是想搏杀一下,主动进攻,那可能输得更快。
这场球,明面上是打朱思冰,但懂的人都明白,真正的观众其实是日本队的桥本帆乃香。这次比赛,孙颖莎和桥本正好在同一个半区,而另一位队友王艺迪对上桥本并没有绝对把握。所以孙颖莎这场球,实际上是在给桥本提前“备课”,也是给整个队伍吃一颗定心丸。那个感觉就是,只要有莎莎在,这个半区就稳了,谁也别想过去。
所以说,体育比赛最有意思的地方,往往不在于比分本身。樊振东那19分钟,打的是逆境中的一口气。孙颖莎那21分钟,削的是对手的信心和整个战局的变数。
所以,别光盯着比分了。看看他们的眼神,看看他们的出手。那才是真正的好戏。你最想看的,又是谁的故事?
来源:体育小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