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哭了!这部国庆必看的纪录片《必胜》,揭开了93阅兵的真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3 22:53 1

摘要: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胜利日阅兵专题节目,于2025年10月1日至10月2日,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这个国庆,和孩子一起看完了纪录片《必胜》,内心深受震撼。

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胜利日阅兵专题节目,于2025年10月1日至10月2日,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当初看阅兵直播时,被整齐划一的队伍、铿锵有力的口号吸引。


“好帅啊!”孩子当时这样惊叹。

确实,那整齐的步伐、挺拔的身姿,任谁看了都会由衷赞叹。

但当时的我们只看到了表面的帅气。

却不知道在这份帅气的背后,战士们付出了多少汗水,经历了怎样的磨练。

又是怎样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走过这段艰苦的训练历程。

看完《必胜》,发现每一帧画面背后,都是真正的中国力量。

1. 把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在阅兵集训点,每一天都是从各种考核开始。

这些成绩不仅关乎个人表现,更关系到整个方队的荣誉。

海军方队在一次考核中表现欠佳。

这个平均年龄不到21岁、被亲切称为"海军小白"的队伍,90%的成员都是在读军校大学生。

年轻的他们,把这次失利化为动力,通过加倍训练,在后续考核中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2. 用勤奋弥补不足

片中一位小伙的故事打动人心。

天生O型腿的他,为了达到训练要求,用绑带绑住双腿,休息时间在厕所加练。

短短几天,他的腿就踢直了,连教练都赞叹不已。

先天条件不足,通过后天努力同样能创造奇迹。

3. 基础训练从不松懈

一位教官说:站军姿,这个看似最简单的动作,却是所有队列动作的基础。


八月的烈日下,两个小时的岿然不动,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磨练。

孩子的学习也一样,常常追求难题,却忽略了基础练习,结果在简单题目上失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4. 用智慧寻找方法

有位小伙子用理科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训练。

他说,练习走步就像解题,教练给出了标准答案,但他会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能够达到同样的标准。

其实,很多事情是相通的,任何领域都需要这种灵活思考的能力。

5. 不折不扣的执行力

“交给他们的任务,就要不折不扣、圆满地完成,这就是战斗力。”

教官这样解释战斗力。

极致的表现从来都源于平凡的积累,没有人天生就能踢出标准的正步。

就像学习,每天的预习、复习看似简单,却是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

差不多和完美之间,往往隔着千锤百炼的距离。

6. 严要求才是真尊重

这一代人有着自己的长征路。

正如一位教练所说:"这个时候放松要求,反而是对不起他们。"

反思对孩子的教育,出于心疼的放松,可能恰恰是对他们潜能的限制。

7. 心中的那股劲儿

纪录片里,有一个词反复被提及,心里这股劲

这股劲,不是蛮力,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服输、不放弃的精气神。

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在每一个战士的眼神里,在每一次咬牙坚持的动作里。

这股劲,是荣誉感,是不想给集体拖后腿的责任心,是“我们代表祖国,必须做到最好”的强烈精神。

正是这股子劲头,支撑着他们把每一个动作重复千百遍,把每一次训练都当作真正的战场。

做其它事,也需要一股劲,把事情做成。

8. 团结就是力量

团队的力量来自于每个个体的全力以赴。阅兵方队的整齐划一,来自于每个人的全情投入。

班级、团队也是如此,只有当每个人都尽力做好自己的部分,集体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9. 信念指引方向

是什么支撑他们度过艰苦训练?

一位战士说:"出场时,旗子卷到旗杆上,我没有犹豫一秒,让火箭军军旗在天安门高高飘扬,就是我的信念。"

朴实的话语,深沉的力量。

信念,正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我们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信念,为了理想,为了责任,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10. 训练场就是战场

就连持枪训练,用的都是开了刃的真枪。

动作不标准,就可能会受伤。

严苛的要求,军人对训练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我们肃然起敬。

结语

陪孩子看《必胜》,不只是了解阅兵背后的故事,更是在他心中播下品格的种子。

坚持、责任、信念,这些品质会随着成长生根发芽。

每一帧画面展现的中国力量,不仅存在于阅兵场上,更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当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时,当我们努力工作面对挑战时,当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时,我们都在展现着自己的"中国力量"。

这个国庆,与孩子共同感受这份震撼,收获这份成长,意义非凡。

来源:乐陪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