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很多人印象里,吕梁方山的山区农场,要么种玉米土豆赚辛苦钱,要么靠天吃饭没奔头。但最近后则沟村的老周却颠覆了这个认知——他把20亩山楂林改种“山楂+柴胡”,一年多赚30万,比种玉米翻了5倍;还有林骁的农场,靠不常见的羊肚菌和酿酒葡萄,年利润直奔20万。其实方山
在很多人印象里,吕梁方山的山区农场,要么种玉米土豆赚辛苦钱,要么靠天吃饭没奔头。但最近后则沟村的老周却颠覆了这个认知——他把20亩山楂林改种“山楂+柴胡”,一年多赚30万,比种玉米翻了5倍;还有林骁的农场,靠不常见的羊肚菌和酿酒葡萄,年利润直奔20万。其实方山的农场想赚钱,关键要避开“传统作物陷阱”,选对这3类高收益品种。
第一类:道地药材“闷声发大财”,政策还贴钱
别觉得种药材复杂,方山的气候土壤就是“天然药田”,尤其是黄芪和柴胡,种对了比打工强太多。
老周种柴胡前,20亩山楂林一年顶多赚6万。去年试着林下套种柴胡,没想到亩均收300公斤,按60元/公斤的收购价,光柴胡就赚了36万,还享受到了山西省的中药材专项补贴——每亩补200元,买采挖机还报30%的钱。
黄芪更不用愁,方山的黄芪甲苷含量高,药企抢着要。振东药业直接签保价协议,中等切片40-50元/公斤,比种玉米亩均多赚2000元。而且连片种够规模,还能申请高标准农田补贴,每亩1500元,灌溉、道路都能免费修。
实操小技巧:别光种不加工,简单切片分级,附加值能涨50%;怕技术不过关,加入省家庭农场协会,有专家免费上门指导。
第二类:高附加值作物“反季节赢麻了”
冬天的方山冷,但正好适合种反季节羊肚菌;耐旱的食叶草,一次种能收10年,简直是“懒人作物”。
方山的李姐,在核桃林下种羊肚菌,不用额外搭棚,靠落叶保湿就行。鲜羊肚菌150元/公斤,干货能卖到1000元/公斤,5亩地一年赚了12万。她还建了个小冷藏库,避开集中上市的低价期,多赚了3成。
食叶草更适合想搞“种养循环”的农场,粗蛋白含量比玉米高3倍,本地肉牛场按800元/吨收,亩产20吨就是1.6万元。种一次能收10年,用免耕播种机,每亩还能省200元播种费。羊粪还田又能肥地,种啥都长得好。
第三类:农旅融合“一田赚两份钱”,采摘+体验更火
别只盯着“卖果子”,方山的昼夜温差适合种酿酒葡萄,既能卖葡萄给酒厂,又能搞采摘体验。
王哥的10亩葡萄园,种的赤霞珠品种,杏花村酒业给8元/公斤的保底价,光卖葡萄一年赚8万。他还搞了“酿酒体验”,游客50元/人摘葡萄、学酿酒,周末一天能接待200人,门票收入比卖葡萄还多。山西省对特色经济林还有补贴,每亩补800元,连补3年,前期投入压力小很多。
如果不想种葡萄,搞设施有机蔬菜也能火。方山的空气水质好,种的番茄、生菜能卖到一线城市,比普通蔬菜贵3-5倍。“春番茄-秋黄瓜-冬生菜”一年三茬,亩均年产值能到4万元,还能通过“一方粮川”电商平台对接盒马,不用愁销路。
避坑提醒:3个“稳赚”小技巧
1. 签保价协议:跟方山百鲜寻公司、振东药业这些本地企业签合同,避免市场价波动亏本金;
2. 买农业保险:中药材、蔬菜的保费,政府报45%,万一遭灾,最高能赔70%的损失;
3. 认绿色认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费用能报50%,认证后价格能再涨30%。
其实方山的农场不是没机会,而是很多人没跳出“种传统作物”的思维。像老周、李姐这样,选对品种、用好政策,小农场也能年入20万。你觉得方山这几类作物,哪个最适合小农场起步?评论区聊聊!
来源:蓝洞农村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