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独居多年生病住院,78岁母亲来医院看望,让她把房过户给侄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4 09:44 1

摘要:我是陆静,今年53岁,退休有3600退休金,开心且有幸福安全感。

来自网友陆静的投稿:

我是陆静,今年53岁,退休有3600退休金,开心且有幸福安全感。

年轻时,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因各种原因离婚,没有子女。

漫漫人生,我不愿再走进婚姻,也曾想过找个搭伙老伴,怎奈内心有洁癖。

50岁退休,母亲喊话让我回家陪伴她,我觉得还是分开居住的好。

不是我不孝,而是我太了解母亲,她眼里只有哥哥一家人,女儿就是外人。

本想着,等母亲需要人照顾了,我再回去跟大哥轮流照顾她的晚年。

我还没到母亲跟前尽孝,自己却生病住院,是好友在医院照顾我。

哥嫂陪着母亲来医院看望我,一番寒暄,嫂子挽着我好友的胳膊出去闲聊。

母亲拿出份协议书,让我签字,大意是我自愿把129平电梯房过户给侄子。

我闭着眼睛摇头,伸手按下床头的急救铃声,好友立刻进来询问咋了?

我和前夫是父母的好友介绍相识,恋爱结婚,一切都那般美好。

结婚后,前夫说工资卡要上交给婆婆,还逼着我也要交给婆婆统一管理。

我不愿意,为此我成为婆婆嘴里最不孝,也最没教养的儿媳,还到处传播。

母亲劝说我,既然婆婆愿意管家,就把工资交给她好了,花钱跟婆婆要。

我依然不愿意,母亲怕我跟前夫折腾的不像话,被身边叔叔阿姨看笑话。

这样过了半年,婆婆为此事找到我母亲家,希望母亲劝说我。

婆婆说前夫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他们的一切早晚都是我们的。

可我那时就一根筋,谁来劝说都不行,凭啥我上班挣的工资要交给婆婆。

大清都灭亡上百年,还有这样的婆婆,认为儿媳嫁进来,一切都是婆家的。

最终前夫听从婆婆的话,用离婚吓唬我,谁知,我居然不怕,立刻同意。

离婚我本想回娘家居住,怎奈,父母觉得我丢人,说啥都不让我进家门。

最为寒心的是,除夕夜,从不让我在娘家吃饭,更不要说住一夜。

只有初二那天才能拎着礼物回去,而且也不让我在家住,说丢不起这个人。

年轻时,总觉得离开谁都能把日子过得很好,却发现没有娘家的女人很艰难。

艰难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内心的无依无靠,以及午夜梦醒时的孤独寂寞。

好友极力劝说我再找个人嫁了,总不能一辈子一个人独居吧!

我说没事,那么多不结婚的女人,晚年的日子不也过得很好吗?

不结婚就少了很多的生活琐碎,可以一门心思挣钱,提升自己。

我努力地工作,也在八小时之外搞点副业挣钱,挣到第一桶金,便在市里买房。

这件事我跟谁都没有说,有次回家吃饭,嫂子问我咋经常去市里,我说在市里租房住。

母亲说我有钱不知道贴补哥嫂,说他们养侄子很费钱,每月差不多需要一个人的工资。

我笑着说,不是还有爷爷奶奶吗?四个大人还养不起一个孩子吗?

只是他们不知道,我租的房子实际上是我出钱买的,房本是我的名字。

这事是母亲住院,嫂子临时住我那里,问我借双袜子穿,我让她在柜子抽屉里拿。

嫂子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故意的,居然翻看我柜子里的三个抽屉,发现房产证。

这样母亲和哥嫂他们就都知道了,我居然有能力自己全款买市里的电梯房。

自从母亲和哥嫂知道我有这套房子,母亲对我就是各种要钱,让我很苦恼。

只要母亲想买点啥就给我打电话,让我有空帮忙买了给她送回去。

一次两次我给她买,次数多了,我学会“打太极”,不再事事遵循母亲的要求。

母亲时常说我是不孝女,既不嫁人也不生娃,老了看谁给我养老送终。

侄子读高中开始,母亲就给规定每次给多少钱红包,而我不顺从她的要求。

哥嫂对我的改变,是从我退休开始,他们觉得我们兄妹只有侄子这一个孩子。

我所有一切都是侄子的,这次我住院没告诉他们,而是让好友照顾。

哥嫂怕我一时糊涂,把自己的财产留给照顾我的好友。

所以,不顾及母亲年岁大,开车带母亲来医院以看望为由,让我签下房屋赠予协议。

只是,他们没想到我会不签,还按下急救铃,好友进来时,大哥说没事,把好友往外推。

好友不知原因,挣脱大哥的手,跑到我跟前问咋回事,大哥过来拉好友,医生也进来了。

哥嫂才没有对我好友动手,母亲让我好友回去吧,说这里有他们照顾就好。

我跟医生说自己不想见到这三个人,下次再来不要让他们进来。

母亲和哥嫂在医生和护士的劝说下,不得不离开病房,我趴在好友怀里痛哭一场。

原来,一个没有婚姻,没有子女的女儿,娘家只想着她的财产,根本不在意她的病情。

他们在意女儿会不会把财产给了别人,甚至害怕女儿把财产捐了。

我和好友说,让她给我办转院手续,我不想让母亲和哥嫂再找到我。

等我养好病,就把市里的房子卖了,带着存款浪迹天涯,就当自己是孤儿。

好友劝说我,让我不必这样做,只需提前做好遗嘱,或者写好协议,做份公证就好。

我才53岁,还有漫漫二三十年的余生,若跟母亲纠结房子问题,实在头疼。

还是从他们生活里销声匿迹,让他们再也找不到我,这样彼此各自安好,再也不见。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华贵禅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