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浙江西边的群山里,千岛湖就像一块不小心掉到人间的碧玉,安静地躺在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部。这片 573 平方公里的水面上,1078 个岛屿像星星一样散布着。湖水清澈得像镜子,能看到水下 7 到 12 米深的地方,而在 30 多米深的湖底,还沉睡着两座有上千年历史
在浙江西边的群山里,千岛湖就像一块不小心掉到人间的碧玉,安静地躺在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部。这片 573 平方公里的水面上,1078 个岛屿像星星一样散布着。湖水清澈得像镜子,能看到水下 7 到 12 米深的地方,而在 30 多米深的湖底,还沉睡着两座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城呢。郭沫若曾写过 “西子三千个,群山已失高” 的诗句,把这片 “天下第一秀水” 的壮观和灵秀都写出来了。下面这份详细的指南,能帮你解开千岛湖的地理和人文奥秘。
一湖碧水的诞生:从山川桑田到千岛奇观
千岛湖的形成,是大自然和人类一起创造的传奇。上世纪 50 年代,为了解决华东地区缺电的问题,国家决定在新安江铜官段修大坝,建水电站。1959 年 9 月 21 日,新安江水电站的大坝合龙了,江水每天以 0.5 米的速度往上涨。这座新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大型工程,把海拔 108 米以下的地方都淹没了,造就了这座库容量有 178 亿立方米的人工湖。当时施工的时候,建设者们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就用竹筐,靠肩膀扛、用手搬,把石料运到工地,每天能浇筑 2000 立方米的混凝土,创造了奇迹。他们的工程档案现在还放在中国水利博物馆里,讲述着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
为了建这个水电站,29 万老百姓离开了自己的家乡,1377 个村子都被水淹没了。他们用自己的搬迁,换来了现在大家用的电,还有这么美的湖光山色。搬迁的时候,好多家庭把老房子的青砖、祠堂的匾额拆下来带走,到了新家,再重新搭建起来,当成一种精神寄托。时间过得真快,原来的山峰变成了岛屿,平地变成了波涛汹涌的湖面。以前的淳安贺城和遂安狮城,现在都安静地躺在水下,就像封存着乡愁的 “时间胶囊”。2009 年,水下摄影师第一次探索古狮城,发现明清时期的城门、牌坊、祠堂都保存得特别好,石雕上的纹路都能看得清清楚楚。2012 年,央视做了一次水下探秘直播,让这座 “水底古城” 一下子惊艳了全国。古城里那些保存完好的功德牌坊上,“科甲联登”“天褒节孝” 这些题刻,在湖水里泡了半个多世纪,现在看起来还跟以前一样清楚,好像在讲着过去的辉煌。
现在的千岛湖,不光是长三角最大的淡水湖,还承担着发电、防洪、供水的重要任务,是杭州、嘉兴上千万居民的饮用水源地。这里 90% 以上的岸线都是自然的,80% 的岛屿都被森林覆盖着,简直就是个 “森林氧吧”。湖里有 107 种鱼生活,其中 98 种是本地的鱼,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在湖区,经常能看到白鹭从水面上飞过,一群群野鸭在浅滩上玩耍。每年冬天,还有几千只候鸟来这里过冬,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画面特别美。
日间漫游:在山水间读懂生态智慧
早上的千岛湖被一层薄薄的雾笼罩着,这时候从中心湖区开始游玩是最合适的。坐着船去黄山尖,爬到山顶往下看,90 多个岛屿天然地组成了 “天下为公” 这几个汉字的样子。湖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让人惊叹。要是想离大自然更近一点,可以换个小船去猴岛、桂花岛。在猴岛上,机灵的猕猴在树林里上蹿下跳,还会跟游客要吃的;桂花岛到了秋天,金桂、银桂、丹桂全开了,香味飘得满湖都是,真有一种 “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坐” 的感觉。
上午的时间,最适合去环湖绿道逛逛。淳杨线被大家叫做 “最美环湖绿道”,全长 60 公里,把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水都连起来了。骑着车走在这条路上,清风吹过耳边,树叶沙沙响。到了秋天,树林里各种颜色的树叶交织在一起,红枫和碧绿的湖水互相映衬,特别好看。要是你不太会骑车,环城中湖线比较适合你,这条线只有 15 公里,沿途能看到千岛湖镇的样子,还会经过钓鱼岛、东南湖区码头这些景点。骑累了,就在观景台休息一下,看看阳光照在湖面上,就像洒了一层金箔。在环城中湖线的观景台上,还能看到千岛湖大桥横跨在湖面上,就像一条巨龙趴在水上,特别壮观。
中午吃饭,一定要尝尝千岛湖的招牌菜 —— 鱼头汤。这鱼都是从湖里刚捞上来的鲢鳙鱼,当地的厨师用烫炒炖煮的方法,再加上千岛湖辣酱调味,炖出来的鱼汤颜色像牛奶一样白,又鲜又辣,味道特别醇厚。再配上《舌尖上的中国》推荐过的 “千岛之吻” 爆炒螺蛳,一口下去,全是湖鲜的美味。在当地的老字号餐馆,厨师们都是用柴火灶炖鱼头汤,炖的时候还会时不时打开锅盖搅一搅,让鱼汤更浓郁。吃完饭,可以去富文青田的森林氧吧,呼吸一下那里满满的负氧离子,也可以去农夫山泉茶园生产基地,看看优质的水源是怎么变成大家爱喝的饮料的。森林氧吧里,树木又高又大,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地上都是斑驳的光影,在里面走走,整个人都特别放松。
下午可以去探寻一下古迹。沿着千汾线去姜家镇,芹川古民居的马头墙在阳光下一排一排的,青石板路弯弯曲曲的,院子里有上百年的古树遮着,还保留着浙西山村最原始的味道。这里的古建筑群是从南宋就开始建了,到现在还保存着 300 多幢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木雕、石雕、砖雕的工艺都特别精细,每一处细节都能看出古人的智慧。要是你对红色历史感兴趣,东南湖区的白马红军墙、茶山会议遗址,能让你了解那段难忘的岁月,给这次山水之旅添上一份厚重感。白马红军墙上,那些有点模糊的字迹,记录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茶山会议遗址还原了当年开会的场景,让人感觉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
月夜寻踪:灯火与乡愁交织的湖岸夜曲
夕阳给岛屿镶上一层金边的时候,千岛湖的夜生活就慢慢开始了。最让人震撼的,要数看一场巨网捕鱼。渔民们一边喊着号子,一边拉渔网,这里还创造过一次捕 41 万公斤鱼的纪录呢。鱼在渔网里蹦来蹦去,银色的鱼鳞闪闪发光,这是丰收的喜悦,也是生态变好的证明。捕鱼的时候,渔民们齐心协力,渔网越收越紧,鱼在网里翻腾,溅起好多水花,场面特别热闹。
晚上吃饭,推荐去湖边的生态农庄。除了经典的鱼头汤,石锅花猪、山越双石等 “十大养生菜” 也各有各的味道。这些菜的食材都是从当地的山里、湖里来的,再配上用淳六味中药材泡的药酒,既养生又暖胃。石锅花猪用的是当地散养的黑猪,肉很紧实,用石锅慢慢炖,香气扑鼻;山越双石是用石耳和石笋做的,吃起来清爽可口,营养还丰富。吃完饭,可以去西坡・千岛湖或美客爱途这样的精品民宿住下。推开窗户就能看到湖,听着湖水的声音睡觉,或者在露台上坐一会儿,看看月光洒在湖面上,和岸边的灯光互相映照。这些精品民宿的房间装修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充满田园气息,有的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住起来特别舒服、温馨。
要是想好好欣赏夜景,坐两江游船是个特别好的选择。从码头出发,能看到灯光把岛屿的轮廓勾勒出来,远处新安江大坝的灯像星星一样多,近处渔民的灯火在水面上一闪一闪的。要是你喜欢安静,戴家埠的崖壁步道也很有意思。那里有从防空洞改造的观景窗,从窗户看出去,灯光倒映在水里,就像走进了幻境。在两江游船上,游客能看到两岸漂亮的灯光秀,感受千岛湖夜晚的繁华和浪漫;戴家埠的崖壁步道特别安静,走在上面,好像和外面的世界隔绝了,只有灯光和湖水陪着你。
夜深了,千岛湖特别安静,偶尔能听到夜鸟叫几声。这时候,不妨去当地的老茶馆坐坐,听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余年春老人花了 13 年时间,亲手画了一幅古城地图,上面标着移民们记忆里的水井、商铺。每年都有以前的人回来,对着湖面静静地看,好像想透过湖水看到自己的老家。老茶馆里,木头桌椅散发着古朴的味道,墙上挂着老照片,讲着千岛湖的变化。这片湖水,早就不只是一处自然景观了,它承载着人们的乡愁,也记录着大家的奉献,是大家心里的精神家园。
守护与传承:秀水永续的时代答卷
千岛湖这么美,不光是因为它的自然风光好,还因为背后有很多人在守护它。作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当地专门设立了特别生态功能区,还出台了相关法规,建立了干部 “绿色谈话”、项目生态审查等制度,用最严格的标准保护水质。生态环境监测人员每天都会在湖区采集水样,用先进的设备分析,随时掌握水质的变化。
这里还建了 1210 个人工湿地,就像污染拦截带一样。“污水零直排区” 已经覆盖了整个区域,81 处砂场被关停,2728 亩网箱养殖也整治好了。“秀水卫士” 智治平台能实时监测水质,生态浮岛技术可以净化水体,“保水渔业” 既保护了水质,又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实现了双赢。现在,千岛湖水的水质已经稳定达到 Ⅰ 类标准了,总磷含量比 2009 年下降了 50%,在生态保护方面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人工湿地里,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长得很茂盛,它们不仅净化了水质,还为水鸟提供了栖息的地方;生态浮岛上种着各种水生花卉,成了湖面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家的守护,也让这里的生态价值得到了转化。“两山银行” 把绿色资源盘活了,大旅游、水饮料等绿色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飞地经济” 让保护和发展都能实现。游客来这里,不光能带走无核柿、千岛湖茶等特产,还能深刻体会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句话的含义。“两山银行” 把山林、水域等闲置的生态资源整合起来,统一管理、开发,给当地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飞地经济” 让千岛湖在保护生态的同时,经济也能持续发展。
从建水电站时大家无私的奉献,到现在对生态的全力守护,千岛湖的每一滴水都带着责任和情怀。这里有奇妙的自然景观,有悠久的历史,更有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当你站在湖边,看着山像眉毛一样连绵起伏,水像眼睛一样波光粼粼,你就会明白:千岛湖的魅力,可不只是它在什么地方,更在于它背后藏着的千年故事,还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来源:轻松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