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塞斯:经济学本身,就是对掌权者自负心态的挑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3 23:45 1

摘要:经济学不应被局限在课堂与统计办公室中,也不应只由小众精英圈子掌控。它是关于人类生活与行动的哲学,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是文明的核心,也是人类存在的要义。(《人的行动》,第 874 页)

经济学研究的并非商品与服务,而是人类的选择与行动。(《人的行动》,第 491 页)

经济学研究的是真实的人 —— 脆弱且易犯错的人,而非理想中的存在 —— 唯有神明才能具备的全知与完美。(《人的行动》,第 97 页)

经济学不应被局限在课堂与统计办公室中,也不应只由小众精英圈子掌控。它是关于人类生活与行动的哲学,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是文明的核心,也是人类存在的要义。(《人的行动》,第 874 页)

经济学家绝不能成为专精一隅的 “专家”。在研究任何问题时,他都必须始终着眼于整个经济体系。(《奥地利学派经济学选集》,第 157 页)

独裁者与民主制度下的多数派,都沉醉于权力之中。他们虽不情愿,却不得不承认自己受自然法则约束,却唯独拒绝 “经济规律” 这一概念…… 经济史本质上就是一部 “政府政策失败史”—— 这些政策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制定者全然无视经济规律。(《奥地利学派经济学选集》,第 155 页)

经济学本身,就是对掌权者自负心态的挑战。经济学家永远不可能成为独裁者与煽动家的宠儿。在他们眼中,经济学家始终是 “麻烦制造者”;掌权者内心越认同经济学家的反对理由站得住脚,就越憎恶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经济学选集》,第 155 页)

存在 “经济学” 与 “经济史” 两个范畴,二者绝不能混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选集》,第 155 页)

经济学之所以不受欢迎,根源在于它剖析了 “特权的影响”。经济学家的论证 —— 所有特权都会损害国家其他成员(或至少大部分成员)的利益 —— 是无法被驳倒的,这正是经济学遭排斥的原因。(《奥地利学派经济学选集》,第 58 页)

经济科学的社会功能,恰恰在于构建合理的经济理论,并揭穿错误推理中的谬误。在践行这一使命的过程中,经济学家必然会招致所有 “江湖骗子” 的刻骨敌意 —— 因为经济学家揭露了他们那些 “通往人间天堂的捷径” 不过是谎言。(《经济自由与干预主义》,第 51-52 页)

所有不懂经济学的人(即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凭什么不能用强制手段逼迫别人去做他们本不愿做的事。(《奥地利学派经济学选集》,第 75 页)

经济学最核心的成就,是提出了 “人类和平协作理论”。也正因如此,宣扬暴力冲突的人将经济学污蔑为 “沉闷的科学”;在这个充斥着战争、内战与毁灭的时代,经济学也变得 “无用武之地”。(《经济自由与干预主义》,第 235 页)

理解一项政策的直接影响,通常无需高深的经济学知识;但经济学的使命,是预见政策的深远影响,从而让我们避免 “为解决当下问题,却为未来埋下更大隐患” 的行为。(《货币与信用理论》,第 23 页)

这种一知半解、无法理解生产事务核心问题的无能,不仅体现在马恩的著作中,也同样渗透在当代伪经济学的种种论述里。(《为自由而规划》,第 147 页)

如今,全球范围内真正理解经济学的人不过几十个,没有任何政治家或政客会在意经济学的观点。(《对干预主义的批判》,第 106 页)

掌权者不愿承认,除了物理与生物规律,他们的权力还受其他规律约束。他们从不会将自己的失败与挫折,归咎于对经济规律的违背。(《人的行动》,第 756 页)

经济学作为一门职业,其发展正是干预主义的副产品。“职业经济学家”是专门设计各类政府干预商业措施的技术人员,是经济立法领域的专家——而今天的经济立法,几乎无一例外地旨在阻碍市场经济的运行(《人的行动》,第 865 页)

在当下的环境中,对每一个有理智的人而言,没有什么比经济学更重要。他自身的命运,以及后代的命运,都与此息息相关。(《人的行动》,第 875 页)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事实就是:经济学绝不能成为 “只有小众学者与专家才能接触的深奥知识分支”。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的根本问题,关乎每一个人,也属于每一个人,是每个公民最核心、最应学习的知识。(《人的行动》,第 875 页)

经济学研究一次又一次走入歧途,根源在于一个虚妄的观念:经济学必须效仿其他学科的研究模式。(《经济学的终极基础》,第 3 页)

经济学并非专门研究 “商业” 的学科;它涵盖所有市场现象及其各个方面,而非仅关注商人的活动。(《经济学的终极基础》,第 77 页)

我们对 “行动” 的所有论述,都不依赖于行动的动机,也不依赖于具体情境中行动所追求的目标。无论行动源于利他还是利己动机,源于高尚还是卑劣的品性;无论行动旨在实现物质目标还是理想目标;无论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受一时冲动与激情驱使 —— 这些差异都不影响我们对 “行动”的本质的分析。(《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第 34 页)

“经济理论家”只有抛出零碎的统计数据,才能维持自己的声望。(《货币与信用理论》,第216 页)

人们或许会争论 “是否每个人都该认真学习经济学”,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一个人若未充分掌握经济学关于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 的所有论述,却公开谈论或撰写相关话题,那他就是个不负责任的空谈者。(《反资本主义心态》,第 47 页)

古往今来,科学思想的先驱无不是孤独的思考者;然而,在现代经济学领域,学者的处境却从未如此孤寂。人类的命运——是继续沿西方文明跋涉千年的进步之路,还是骤然坠入一条无路可出的混沌深渊,从此再无我们所知的新生命萌芽——正取决于这种孤独是否持续下去。(《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第 202 页)

经济学知识体系,是人类文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是现代工业体系的基石,也是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所有道德、知识、技术与医疗成就得以实现的基础。(《人的行动》,第 885 页)(选自The Quotable Mises)

来源:近现代史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