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据说话:近 5 年,15-24 岁学生 HIV 报告数年均增 12%。病毒藏在肉眼看不见的血液和体液里,一次大意就可能“中标”。
一、为什么校园感染在上升?
数据说话:近 5 年,15-24 岁学生 HIV 报告数年均增 12%。病毒藏在肉眼看不见的血液和体液里,一次大意就可能“中标”。
二、远离“血”隐患:4 样东西绝不碰
1. 来历不明的注射器、针头
2. 共用刮胡刀、牙刷、暗疮针
3. 别人用过的创可贴、棉签
4. 非正规掏耳、修脚、纹身刀具
一句话:只要破皮,就必须“一人一器一次性”。
三、看牙、扎钉、做纹身:先查“三证”
进门前看:营业执照、医疗器械备案、操作人员健康证。拿不出?转身就走,别不好意思。
四、恋爱可以,亲密别急
过早性行为、多性伴、临时约,是校园传播最高危的三条通道。
守住两条底线:
① 18 岁前不性;
② 性前必查双方 HIV 结果,必用安全套。
把最私密的自己,留给最值得的未来。
五、记住 30 秒顺口溜
陌生针器不碰,
破皮项目查证,
私人物品不借,
亲密行为不急,
定期检测不躲,
洁身自爱不累。
六、免费检测哪里做?
学校校医院、当地疾控中心、微信小程序“艾检测”——输入城市名,5 秒弹出最近匿名点,15 分钟出结果,全程保密 0 费用。
转发一次,也许就拉同学一把。
来源:小沈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