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存储芯片板块涨得那叫一个猛,不少股民都在问,这行情还能跟吗?其实机构早就提前蹲守了2家核心标的,它们的上涨逻辑才是真硬核。今天就给大家把这两家公司和背后的逻辑掰扯清楚,让你看懂存储芯片的投资机会。
最近存储芯片板块涨得那叫一个猛,不少股民都在问,这行情还能跟吗?其实机构早就提前蹲守了2家核心标的,它们的上涨逻辑才是真硬核。今天就给大家把这两家公司和背后的逻辑掰扯清楚,让你看懂存储芯片的投资机会。
一、存储芯片为啥“涨不停”?
首先得明白存储芯片涨价的底层逻辑。一方面,全球存储芯片行业经历了多年的产能调整,头部厂商纷纷减产,供需关系逐渐转向紧平衡。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的爆发式增长,对存储芯片的需求是几何级上升,供不应求的局面直接推动价格上涨。
还有咱们国家的“新基建”和数字化转型政策,也在大力推动国内存储芯片市场的需求。不管是服务器、智能终端还是物联网设备,都离不开存储芯片,行业的景气度肉眼可见地高。
二、机构重仓的第一家:存储芯片设计+封测一体化龙头
这家公司是国内存储芯片领域的“全能选手”,既做存储芯片设计,又搞先进封装测试,是国内少数能实现“设计+封测”一体化的企业。
核心逻辑一:技术壁垒高。它在存储芯片设计领域深耕多年,产品覆盖DRAM、NAND Flash等主流存储芯片品类,而且性能和国际大厂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在封装测试环节,它掌握了堆叠封装、异质集成等先进技术,能把存储芯片的性能和容量进一步提升,这在人工智能对高容量、高速存储需求激增的背景下,优势特别明显。
核心逻辑二:客户资源硬。它的客户不仅有国内的头部服务器厂商、消费电子厂商,还打入了国际供应链,和一些全球知名的电子设备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随着存储芯片需求的放量,这些稳定的客户资源能确保公司订单源源不断。
核心逻辑三:国产替代红利。咱们国家在存储芯片领域的国产替代需求非常迫切,这家公司作为国内龙头,自然会受到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未来在国内存储芯片市场的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成长空间巨大。
三、机构重仓的第二家:存储设备+材料双料龙头
这家公司不直接做存储芯片,而是在存储芯片的“生产端”发力,是国内存储设备和材料领域的双料龙头。
核心逻辑一:设备国产替代刚需。存储芯片制造需要大量的精密设备,比如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过去这些设备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现在这家公司的多款设备已经通过了国内主流存储芯片制造企业的验证,实现了批量供货。随着国内存储晶圆厂的扩产,对国产设备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公司的设备业务增长确定性极强。
核心逻辑二:材料布局卡位关键环节。除了设备,存储芯片制造所需的特种气体、光刻胶、靶材等关键材料,这家公司也有深度布局,而且不少材料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进口替代。设备+材料的双料布局,让它在存储产业链里的话语权特别大,不管存储芯片设计企业怎么变,它都能稳稳地吃到行业增长的红利。
核心逻辑三:业绩弹性大。存储芯片行业的景气度直接反映在设备和材料的采购量上。现在存储芯片价格上涨,晶圆厂扩产意愿强烈,对设备和材料的采购会大幅增加,这家公司的业绩弹性比单纯的存储芯片设计企业还要大,机构自然愿意长期持有。
四、普通投资者怎么参与?
对于普通散户来说,想参与存储芯片的投资机会,得注意这几点:
第一,别追高。存储芯片板块已经涨了一波,现在进去得找好买点,别被短期波动套住。可以关注这两家公司的回调机会,逢低布局。
第二,看行业景气度。存储芯片的价格走势、供需数据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券商研报及时了解。只要行业景气度还在,这两家公司的长期逻辑就没变。
第三,区分短期炒作和长期价值。有些存储芯片概念股是纯炒作,没业绩支撑,而这两家公司是有实打实的技术和订单的,属于长期价值标的,适合中长线持有。
现在存储芯片的上涨不是昙花一现,而是行业供需格局变化和技术需求爆发带来的趋势性机会。机构提前蹲守的这两家标的,一个在存储芯片的“应用端”打造一体化优势,一个在“生产端”卡位设备材料双料核心,逻辑都很硬核。普通投资者只要把握好节奏,理解透逻辑,就能在存储芯片的投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最后还是那句话,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研究再下手,别盲目跟风。
来源:阿哲的随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