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伙得提前准备!不出意外,十月份股市大概率这么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3 20:59 1

摘要:“节前满仓的AI股跌了4个点,到底该扛还是割?”股民老吴对着账户刷新键猛点,刚刷到八家机构齐喊“十月有戏”,转头就看到高位半导体股跳水,心里像揣了只兔子。10月刚开局,A股已经被“看涨声”裹住,但真正懂行的都清楚,这个月不是闭眼买就能赚,踩对节奏能吃肉,踏错可

“节前满仓的AI股跌了4个点,到底该扛还是割?”股民老吴对着账户刷新键猛点,刚刷到八家机构齐喊“十月有戏”,转头就看到高位半导体股跳水,心里像揣了只兔子。10月刚开局,A股已经被“看涨声”裹住,但真正懂行的都清楚,这个月不是闭眼买就能赚,踩对节奏能吃肉,踏错可能白忙活。

国庆假期刚过,市场信号早藏不住了:美联储降息让外资有了回流动力,国内两融余额连着12周往上走,加上存储芯片涨价、创新药政策落地这些“实锤”,十月的“政策+资金+产业”三驾马车已经启动。但国金证券提醒的“震荡上行”也不是空话,今天就拆透十月行情的真实走向,再说说普通散户该怎么布局不踩坑。

一、先摸清:十月行情的“底”在哪?为啥机构都看好十月?

“别光盯着指数晃,得抓准背后的硬逻辑。”私募经理老杨翻着机构研报解释,机构集体看涨十月,核心是“政策托底+资金回流+产业爆发”三个支撑凑齐了,这在A股历史上都是行情启动的信号。

从资金面看,十月就是“钱进来”的月份。一方面,美联储9月正式降息,外资节后回流A股的概率极高,去年同期外资单月就净买超500亿;另一方面,节前躲风险的资金会补仓,加上10月是季度初,银行资金面宽松,两融余额已经站在1.8万亿以上,还在往上冲。老杨算过,这几块资金加起来,至少能给市场带来千亿级增量。

政策面更不用愁。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大概率加码,而且10月中旬后,市场会开始猜2026年的政策方向,新质生产力、AI+行动这些长期主线的想象空间会打开。最关键的是产业端,10月2日全球存储芯片集体暴涨,SK海力士一度涨超12%,OpenAI还联合三星搞千亿级AI数据中心,这种产业级爆发可不是短期炒作。

“历史数据也站多头这边。”老杨翻出近十年记录,国庆后5个交易日A股上涨概率60%,四季度里10月到11月中旬往往是上行窗口,万得全A在11月上旬的上涨胜率更是100%。不过他也提醒,别以为是普涨——去年十月科技、周期涨了20%,消费股只涨3%,选对方向才是关键。

二、行情拆解:十月大概率“先震后涨”,这3类股最有戏

结合机构观点和市场信号,十月行情大概率是“N形震荡”:月初消化节前获利盘,中旬开始往上走,月底再整固。不同阶段机会不同,这3类股已经出了明确启动信号。

1. 第一类:科技板块“高低切”,安全又有肉

“科技还是主线,但别追高位算力股了。”老杨最近把涨50%的CPO股换成存储芯片,10月2日就吃了涨停。他说现在机构都在“高低切”,从涨幅高的硬件切向低位软件和细分领域。

最确定的是存储芯片。三星、美光明确四季度涨价,DDR4内存颗粒涨15%-30%,NAND闪存涨5%-10%,国内存储厂商肯定跟着受益。老杨选了两家给SK海力士供封装材料的公司,估值才30多倍,比百倍估值的算力股安全多了。还有AI应用端,像AI+医药、端侧AI,前期没怎么涨,现在政策催化多,很可能成十月黑马。

另外,阿里云栖大会十月中旬开,AI算力配套、云服务会有催化剂。老杨提醒,选科技股得看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超15%、有实质订单的,比蹭概念的靠谱。

2. 第二类:顺周期“估值洼地”,该填坑了

“一边科技股高估值,一边周期股躺地上,资金肯定往洼地流。”老杨另一个仓位是工业金属,10月3日铜价已经异动,背后是美联储降息带动全球制造业复苏的预期。

机构看好“反内卷”周期股——库存低、产能利用率回升的行业。比如工业金属里的铜、铝,美联储降息后全球需求回暖,国内基建开工率上升,铜库存连降6周;还有化工、建材,前期因产能过剩跌不少,现在供给优化,部分产品涨价,估值才20多倍,安全垫足。

老杨举了个例:有家给新能源电池供化工材料的公司,上半年产能利用率60%,现在到85%,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增40%,股价才回年初位置,十月很可能补涨。

3. 第三类:医药“政策受益股”,季节性行情来了

“十月一到,医药股季节性行情就启动了。”老杨打开医药板块K线图,近五年四季度医药股平均涨9.2%,创新药上涨概率超80%。背后有俩硬逻辑:一是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带起医药需求;二是10月医保目录调整进入关键期,创新药纳入预期推高股价——历史上谈判前1个月相关标的平均涨12%。

现在医药股估值也划算,板块PETTM才32.6倍,处近五年28%分位点,CXO从98倍跌到34倍,跌出性价比。老杨重点看两类:有新药进医保的创新药企,给国际大药企做CDMO的公司——这些公司订单排到明年,业绩确定。

三、避坑指南:十月最易踩的3个雷,新手绕着走

“别以为机构喊‘十月有戏’就不亏钱——去年十月30%股民亏,就是踩了这些坑。”老杨结合经验,总结3个最危险陷阱。

1. 陷阱1:追高“伪科技股”,业绩撑不起估值

“最害人的是蹭概念的科技股。”老杨有个股友节前追了只AI股,说“和OpenAI合作”,节后才发现是框架协议,没订单,股价跌15%。现在很多科技股市盈率百倍以上,扣非净利润却亏,资金一逃就没底。

老杨的判断标准:连续两季度净利润增长,或相关业务占营收超10%,缺一不可。蹭概念的就算涨得凶也别碰——机构早说了,科技行情没过热,但局部拥挤,随时回调。

2. 陷阱2:忽略“外围风险”,重仓单一板块

“十月黑天鹅常来自海外。”老杨提醒,现在地缘政治不稳,出口数据可能不及预期,要是重仓纯靠出口的消费电子,一有风吹草动就巨亏。去年十月有只消费电子股,因海外订单减,单月跌25%。

他的应对:“均衡配置”——科技4成、周期3成、医药2成,剩1成补仓。不管哪个板块跌,都有其他撑着,不被动。

3. 陷阱3:跟着情绪买卖,拿不住优质股

“很多人不是选不对股,是拿不住。”老杨之前推给朋友一只存储芯片股,朋友涨5%就卖,后面又涨20%。十月行情震荡,散户一跌就割,刚好卖在低点。

他教了个法:拿住“三有股”——有订单、有业绩、有政策支撑。只要逻辑没变,跌10%也别慌,机构资金迟早回。比如他手里的创新药股,9月跌8%,但医保预期在、业绩增,节后开盘就涨回。

四、实操策略:3步布局十月,不追高不踏空

老杨把布局方法总结成3步,普通人照着做,能避80%风险,还抓主线。

第一步:用“3个条件”筛股

打开交易软件,按这三点筛:

- 业绩硬: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预告增超20%,或有明确四季度订单;

- 估值合理:科技股不超60倍,周期股不超30倍,低于行业平均

- 有催化:沾存储芯片、AI应用等热点,或有医保谈判、政策落地驱动。

老杨最近筛出4只,包括两只存储芯片、一只工业金属,都符合条件。

第二步:等“回调到位”再进场

别月初急着买,看回调:科技股回调到10日均线,周期股到20日均线,换手率低于5%,再进场。老杨买存储芯片股时,等它从25元跌到22元(10日均线)才动手,成本比追高的低12%。

第三步:设“动态止损”,保收益

进场后设止损:跌破20日均线,或产业逻辑变(如丢订单、政策转向),就卖。去年他买的AI股,因公司被踢出供应链,虽只跌7%,还是卖了,避了后面20%下跌。

现在股民群里炸开了:有人晒存储芯片涨停截图,说节前听老杨补了仓;有人问“医药股里哪些创新药有戏”;新手在学算估值。老杨则盯着10月中旬医保谈判——他觉得这会是医药股又一催化剂。

你十月打算布局啥板块?节前是减仓还是满仓?你觉得十月行情是真机会还是假热闹?欢迎在评论区聊你的看法。

⚠️声明:文中板块案例、操作方法基于市场公开信息及个人经验总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板块轮动及外部因素可能致行情超预期波动,投资需自主判断,盈亏自负。

来源:ꕥ᭄半颗💞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