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味”到“网红”,石家庄小村庄月饼的进阶之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3 20:06 1

摘要:一个河北小村把月饼干到日均150吨、旺季日发近1万单、产值冲击亿元,还开始和海外客户对接发货细节,这事儿真不小

一个河北小村把月饼干到日均150吨、旺季日发近1万单、产值冲击亿元,还开始和海外客户对接发货细节,这事儿真不小

我站在藁城黄庄村的主路口,风里全是芝麻香,快递车一辆接一辆进村,横幅把路口挂得密密麻麻,买月饼的车排得老长,喇叭声里夹着直播的口号

手机支起三脚架,镜头对准烤盘,屏幕那头不断刷“下单了”

一旁的快递员挎着扫描枪,麻利地扫码、装箱、贴面单,他说今天至少要跑两趟,晚上还有美国客户来问冷链和清关的细节

真是“村味”出海的样子

黄庄村做月饼,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的老手艺,用料实在、价格亲民,靠的是慢慢攒出来的口碑

后来几名大学生来村里买月饼,觉得好吃,拍了视频发到社交平台,大家跟着找来一尝,火苗就这么点起来

“黄庄月饼吃起来有种儿时的感觉,油纸一拆开就是那股老味道”

当地经营者李常浩说

五仁、枣泥,是这里的常青款

到今天销量王还是这俩老朋友

和南方月饼的细腻不同,黄庄月饼长得敦实,料给得足,咬下去是北方人的爽快

好吃的秘诀在“开酥”,油酥和面皮的比例全看师傅手感,反复擀、卷、叠,才有一层一层的酥

我看着老师傅把面团按扁,手背轻轻一敲,像是在打拍子,烤炉开合之间,香味像潮水一样涌出来

这种手艺的笃定,撑起了“乡土味”的底气

变的是卖法,不变的是心气

短视频、直播带货这几年一路推着黄庄月饼往前走

与辉同行的直播间带过的黄庄月饼,累计销量已经是数百万单

村里每家店几乎都有直播的位置,年轻人边烤边讲,旁边有人接客服,有人打包,分工清楚

2025年,黄庄村的月饼生产企业增至83家,日均产量大约150吨

按村里人的说法,今年冲击亿元产值已经不是口号

2024年,全村月饼产值就超过6000万元,现在的架势更猛

创新也没拉下,黄庄把南方做法搬了过来,流心、广式、法式口味齐活,还上了药膳月饼

我尝了口用白芸豆面替代面粉的版本,甜度压下去不少,油也轻了,确实对现在的养生胃口友好

“药食同源”这四个字,既像理念,也像生意经

更妙的是,老味道没丢,新口味跟上,选择多了,客群也就宽了

这股子劲不只走在国内

黄庄月饼已经进入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寄给华人华侨,当季一口家乡味,情绪价值拉满

今年9月的河北省旅发大会上

黄庄的五仁、蛋黄口味让不少外国朋友直呼好吃

在旺季,村里有约50位快递员同时服务

每天发近1万单,忙的时候连喝水都顾不上

我在一家作坊门口看到一个有趣的场景

直播间里一位姑娘连说了三次“这不是添加剂,是芝麻香的自然油脂”,弹幕刷“放心了”

另一边,老顾客提着箱子来取货,笑着说给外地的孩子寄两盒,油纸一层层包好,他看着挺安心

你会意识到一件事,今天火的不只是味道,还是“信任”

最近“医院月饼”走红,跟它们“出身可靠”有关,大家愿意把“健康”“安全”的标签贴上去

黄庄月饼的走红也映着这种消费心理——在“信任稀缺”的年代,老味道就是最好的背书

当然,行业也有自律的声音

在中国(广东)月饼文化节上,行业协会提出要自觉抵制天价月饼,引导理性消费

理事长张九魁的观点挺务实:企业要传承文化、创新风味、改进工艺,开发符合营养健康理念的产品,坚守安全底线,绿色发展,抵制过度包装

这话放在黄庄身上很贴切,因为你在这儿看不到层层套盒,油纸一包,拿起来就走

越是朴素,越经得住挑

今年村里正筹备成立月饼协会,想把标准再抬高一点,还计划建一个黄庄月饼博物馆

我支持这种“把故事讲明白”的做法

味道背后是组织、标准、物流和审美的共同进化

有标准,才能把“开酥”这门看手感的功夫,变成可复制的经验

有博物馆,外地人来了不只吃到月饼,也能看见这门手艺怎么一代一代传下来

放大到更大一圈看,黄庄的路径并不孤单

淄博周村烧饼从“落地即碎”的老口味,走到国潮包装与创新口味辅佐的非遗名片,靠的是技艺和营销两条腿一起走

韩国安东炖鸡则是在竞争里生出来的新品,通过品牌化、菜单化、标准化,开出四百多家店再去海外

共性很清楚,老本事不丢,新方法要跟上,品牌讲得清,供应链打得稳

当然,热闹里也要冷静

月饼不是“概念股”,过度包装、虚高定价都会透支信任

消费者越来越看重配料表、热量、可回收包装

中国焙烤行业也在往低碳、节能、环保的方向走,这是下一步的护城河

黄庄用白芸豆面尝试减油减糖,用的是“轻负担”的思路,这条路值得继续走

如果有一天,快递纸箱变更轻、油纸更易降解、烘焙能耗更低,那才是网红变长红的关键

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口酥

一咬,层层开花,枣泥的甜被芝麻的香压着,不腻,像小时候院里飘出的味道

门口的风把横幅吹得嘩啦响

有人在镜头前说“下单”,有人在炉前说“火候”,有人在办公室里对接海外发货

一盒月饼,从黄庄走进全国,再从全国走向世界,这条路不是运气,是时间、手艺和信任叠出来的

如果要用一句话收尾,我想说——老味道不老,它只是在更大的世界里,找到新的吃法和新的朋友

来源:蓝胖子不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