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智库认为:一种情况下,特朗普或对中国动武,2025年年底很关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3 19:08 2

摘要:俄罗斯那边的一些专家机构最近对中美关系的前景可没少下功夫分析,尤其是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这个智库,他们在2025年1月初就放出一份报告,直指特朗普上台后可能会对中国来硬的。报告里说得很清楚,特朗普从1月20日就职开始,就会先在经济上使劲施压中国

俄罗斯那边的一些专家机构最近对中美关系的前景可没少下功夫分析,尤其是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这个智库,他们在2025年1月初就放出一份报告,直指特朗普上台后可能会对中国来硬的。报告里说得很清楚,特朗普从1月20日就职开始,就会先在经济上使劲施压中国,比如加关税、限技术啥的,但如果到年底这些招数没效果,美国那边可能就忍不住往军事方向想了,特别是台海那块儿。

这个智库的报告可不是空穴来风,他们是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专门研究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主任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带队,研究员们结合了美国国会预算周期和政策评估时间点,觉得2025年12月是个分水岭。到时候,美国政府会审视经济制裁的成果,如果中国出口和增长没受大影响,特朗普团队很可能觉得光靠钱袋子不行,得加码军事威慑。报告还提到,中国到那会儿得两头扛,一头是经济封锁的压力,一头是潜在的海空对抗风险。

特朗普这人上台后,果然没闲着。从1月20日宣誓那天起,白宫就启动了对华经济措施。财政部和商务部联手,很快就宣布延长部分关税豁免,但同时对更多中国商品加码,比如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关税水平从之前的平均10%多往上提。国务院也跟着行动,协调欧盟和日本考虑跟进,对中国和印度的进口品征收高关税,甚至有报道说特朗普推动欧盟对中印商品加100%的关税,这不光是为挤压中国市场,还想间接影响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因为中国买了不少俄油。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强调这些是保护美国制造业的必要步骤,他说中国“更需要我们”,但实际操作起来,手法老辣,第一任期就这么干过,现在卷土重来,力度不减。

为什么俄罗斯智库这么悲观呢?因为他们觉得特朗普的策略是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先经济后军事。报告分析,美国国会预算在年底有个大评估期,特朗普得向国会和选民交差,如果经济战没见效,国内压力会让他转向外强硬牌。2025年上半年,美国通胀还在高位徘徊,制造业岗位也没多出多少,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口号要是落空,他得找个出口。智库还指出,特朗普对台湾的态度一直模糊,不肯明说协防,但会用它当筹码。

再看台海这边,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上台后,动作频频。2024年5月20日就职以来,他推动岛内司法调查,9月5日台北地检署就突击柯文哲住所,12月26日起诉柯文哲涉嫌贪腐和挪用献金,求刑28年,2025年9月8日柯文哲保释出狱。赖清德还签了法规限制统派活动,上半年立法机构辩论时争得不可开交,6月26日他主持委员会会议,强调全民防卫。岛内军方搞演习,民众学疏散,8月5日在凯达格兰论坛讲话,点名中国为敌对势力。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2025年1月3日,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莫斯科《消息报》发文,强调中国比以往更接近完全统一。这话不光给俄罗斯听,也回击美俄的关注。外交圈传开,显示大陆决心坚定。

而2025年9月3日,中国搞了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特朗普9月2日回应,说中国和俄罗斯在拉“国际反美联盟”,但他不觉得中国组得起来,因为“它更需要我们”。CNN报道,这阅兵可能信号地缘政治转向,欧洲安全受影响。PBS说,经济峰会加阅兵,暗示中美摩擦加剧。

俄乌战局对中美影响不小。特朗普上台后,本想速战速决,2月28日在白宫见泽连斯基,直播会谈争议大。8月6日派特使见普京,谈挽面子方案,但没停火。8月18日特使又说普京可能让步,8月23日特朗普威胁若两周内没会晤,就大规模制裁或关税,包括对中国和印度买俄石油的国家加100%关税。9月3日,针对俄罗斯加强攻乌,他说对普京“极度失望”,计划减战死伤,但细节不明。

从经济数据看,特朗普的关税战效果有限。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没缩水,中国出口韧性强,供应链调整快。商务部更新数据库,9月8日修改关税范围,但中国已转向东盟和欧洲市场。智库报告早说过,经济施压难奏效,除非升级。

特朗普对印度的态度也间接影响中国。9月报道,他说“丢了印度和俄罗斯给黑暗的中国”,Truth Social发帖,愿他们“长久繁荣”。这显示他对中俄印三角的焦虑,推动二级关税。Politico 9月报道,五角大楼国家防御战略优先本土而非中国威胁,这跟第一任期反差大,说明资源依旧在分散。

来源:盛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