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大家穷到随不起,是婚礼本身已经变成吞金兽:酒店化、城市化、套餐化,一路把农村娃逼到城里办酒,十万起步,少一分都怕丈母娘翻白眼。
“十一回去喝喜酒,一天赶六场,份子钱掏到信用卡报警。
”
豫东老乡的吐槽刚发群里,瞬间刷屏。
不是大家穷到随不起,是婚礼本身已经变成吞金兽:酒店化、城市化、套餐化,一路把农村娃逼到城里办酒,十万起步,少一分都怕丈母娘翻白眼。
十年前,村口支棚、砌灶、借桌,五千块锣鼓喧天;如今,酒店水晶灯一亮,账单跟着亮——周口某星级酒店15桌起订,2688元/桌,光菜钱就四万,再加婚庆布置、灯光司仪、跟拍快剪,轻轻松松十万+。
父母卖完麦子的钱,转手就填进酒店收银台,连响都没听着。
有人算过账:农村自家院子摆席,988元一桌,看着便宜,可搭棚、请厨、租碟碗、雇跑堂,零零碎碎加一起,两万块跑不掉。
关键还得提前三天请假回家盯现场,对于在上海工地贴瓷砖的新郎来说,三天少赚一千八,等于又多出一桌海鲜。
于是,共享婚礼来了。
周口几家酒店推出“午晚连场”,中午12点张三办完,傍晚17点李四接上,LED屏换个名字继续闪,场地利用率高了,新人也能打八折。
更狠的是“团购婚庆”,五对新人拼一个灯光团队,司仪喊完“张三李四百年好合”直接改口“王五赵六早生贵子”,灯光师连机位都懒得挪,人均省三千。
可省钱不等于省心事。90后图省事,爸妈要面子,两边拉锯,吵到婚礼前夜。
商丘睢阳区干脆官方出手:只要愿意办“非遗版”仪式,政府补贴三千。
结发礼、合卺酒、挑盖头,老把式搬进酒店,丈母娘边哭边录视频,点赞量比婚纱照还多。23对新人试水后,评论区最高赞是“终于不用给主持人喊‘三鞠躬’,像开员工大会”。
有人走中间路线:午宴酒店吃排面,晚宴回村拜天地。
汉服迎亲队骑电动车,前面GoPro后面无人机,抖音话题#豫东婚礼 播放2.3亿次,比春晚还热闹。
农家乐庄园趁机涨价,小院1.2万一天,国庆档期排到腊月。
老板笑称:“城里五星卖的是灯,我卖的是土,土得值钱。
”
最魔幻的是新职业“婚礼监理”——专管丈母娘和司仪抢话筒。
周口17家机构挂牌,一单两千,服务包括:提醒岳父别在交换戒指时掏红包、阻止司仪喊“向爸妈行三鞠躬”、确保唢呐手不要在《告白气球》里突然吹《百鸟朝凤》。
干这行的小哥说:“调解一场婚礼,比考公务员还难。
”
数字最诚实:鹿邑县试点“简约婚礼”一年,平均省37%,离婚率没升,朋友圈点赞反增。
网友总结:省下来的十万,拿三万去云南拍微电影,剩下七万存定期,比酒店LED屏上的“百年好合”实在得多。
所以,别怪份子钱涨,是婚礼剧本换了片场。
想省钱,就去抢午晚连场;要排面,记得提前一年订厅;真想给爸妈长脸,把补贴的三千块换成红绸缎,盖头一掀,比水晶灯闪得多。
来源:小李农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