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获得政府救助的条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3 18:51 1

摘要:《政府会放弃有线电视吗?》一文探讨了政府会不会放弃有线电视,并引来了大量网友发言。政府救助有线电视等于救助中国广电,中国广电应该创造政府救助有线电视的条件。

《政府会放弃有线电视吗?》一文探讨了政府会不会放弃有线电视,并引来了大量网友发言。政府救助有线电视等于救助中国广电,中国广电应该创造政府救助有线电视的条件。

虽然中国广电的 5G、宽带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赖以生存的电视业务,却是政府定价,处于计划经济状态。

即便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不再干预有线电视定价,但有线电视的计划经济发展路径依赖仍难以阻断,这导致了中国广电捆绑机顶盒,封闭技术也大行其道。实际上,封闭技术体系并非无解。

《为什么中国广电离不开机顶盒》一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这一现象作出了解释。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实际是算出来的,而非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

当电视用户数量减少,经营者便能计算出单位用户服务成本上升,进而以此作为涨价理由,只不过涨价需要找个由头,比如捆绑新的机顶盒、捆绑宽带业务等,进而导致激励机制扭曲。

为何不直接降价吸引更多用户?

核心问题在于价格中嵌套了省、市、县网各方利益,还涉及机顶盒相关利益。一旦降价,各方利益都会受损,尤其是拿着固定年薪的领导群体,其利益会率先受到冲击,所以没人愿意推动降价。

在缺乏创新、生产效率没有提升的情况下,要实现部门利益最大化,涨价成了唯一途径,而且捆绑搭售是主要手段。

这正是我国有线电视 “涨价容易降价难” 的根源,甚至陷入 “涨价 - 用户流失 - 再涨价” 的恶性循环。后台有大量的网友反映因价格贵而放弃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的衰退成了必然,这种结果几乎用脚指头就可以想得到而身处计划经济体系中的从业者却未必察觉,很大可能是陷入了 “群思陷阱”,集体忽视了市场规律的警示。

这种由计划经济制度催生的困局,唯有依靠政府出台新制度才能破解,这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至于采用何种型号的机顶盒、制定怎样的服务价格,都应交给市场,由消费者决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提高分工水平

我们早已步入高度分工的工业化社会。即便同为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网络覆盖范围、云计算能力、套餐资费标准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这正是市场机制驱动下分工水平提升的必然结果。

那么,中国广电的社会化分工优势,或者说差异化竞争力究竟在哪里?答案显然是广播电视传输主业。

一旦失去广播电视这一核心差异化业务,中国广电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电信市场找到新的差异化优势?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其处境只会愈发艰难,即便政府有意救助,也将无从下手。

分工与交易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若缺乏自由的市场交易制度,政府管制过多,就无法形成高效配置资源的分工体系,必然导致激励机制扭曲,进而使企业难以聚焦主责主业。如今用户反映的 “看电视难、看电视烦” 等问题,正是这种畸形激励机制下的产物。

在中国广电向综合型电信运营商转型的时间窗口已彻底关闭的当下,更应集中精力提升内部分工水平,尽快推动电视业务独立运营,重拾服务大多数人 “简单看电视” 的 “公用天线” 初心,回归广播电视传输主责主业。

首先,完成整合的省级广电网络,应将广播网划分为干线网和接入网两部分,分别由省市网与县网负责运营,实现权责清晰的分层管理。

其中,干线网的核心任务是保障高品质高清、超高清节目的原码安全稳定传输,彻底解除与机顶盒的捆绑,摆脱 “机顶盒运营商” 的负面标签。

县级接入网则应纳入本地融媒体建设范畴,助力本地融媒体实现电视大屏的全面覆盖。

县级广电网络需与融媒体深度协作,以升级本地广播电视基础设施为切入点,积极争取本地宣传部和党委的支持,借助地方党委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从本地公共服务支出中争取必要的资金支持,实现免费看电视。如此一来,县级全光广播网的建设资金便有了着落,省级干线网的传输成本及信号费用也能得到稳定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县级广电网络要获得政府支持,前提是让有线电视网具备公共产品属性,能够满足本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宣传等公益需求,成为地方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上级政府需出台针对性政策,鼓励这种 “分层分工、协同发展” 的模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将有线电视升级纳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框架,不再干预具体的网络技术路线和终端设备选择,而是鼓励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与市场明确划分边界,最终通过市场竞争确定最优发展路径。

总结

之所以需要重新规划分工体系,核心原因在于:沿着 20 年前 “三网融合” 的初始发展路径,中国广电已无法实现成为综合型电信运营商的目标;而为转型电信运营商构建的组织架构,又无法适配广播电视传输业务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产业环境,明确国网、省网、县网的定位,进行组织架构改革,重新界定各级网络的权利与责任边界,构建与核心广播电视业务匹配的分工体系。

政府要为这一转型进程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尽快调整 “三网融合” 及网络整合相关政策,为广电行业回归核心赛道、实现差异化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推动中国广电在广播电视传输领域重塑竞争力,进而为获得政府救助奠定基础。

来源:泰信传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