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出一次最严厉的警告,他敦促所有美国公民在48小时内离开乌克兰,并明确表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很可能在冬奥会结束前就开始
不知道各位是否对俄乌战争之前,美国的一系列“神预言”还有印象
2022年2月11日,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在一次公开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
发出一次最严厉的警告,他敦促所有美国公民在48小时内离开乌克兰,并明确表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很可能在冬奥会结束前就开始
在俄乌战争于两周后爆发时,所有人都怀疑美国到底掌握了多少情报,然而当我们打开美媒的过往报道
就能发现美媒不是在2月那几天“预言”俄乌战争,他们在战争爆发前的几个月里
连续不断地对着全世界,以现场直播一样的方式,将普京手里的战争剧本,大声地念了出来
从本质上说,美国的身份远非“预言家”这么简单,俄乌战争,本就是美国操盘的一出大戏
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术语,这个术语的意思是一个组织最初对某个未来的情况抱有信念
之后,围绕这个信念,他们做出了一系列行动,这些行动,最终将这个信念变为了现实,在旁观者看来,这个组织像预言家,但他们的真实身份,却是缔造者
在俄乌战争中,美国的“预言”就是一次典型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再说的直白一些,俄乌战争的爆发,本质上就是美国的自导自演
这场长达八年的自导自演的起点,还要追溯到2014年由“神秘狙击手”带来的冲突上
如果要在俄乌两国从兄弟走向仇敌的复杂历史中,寻找一个将矛盾彻底转变为血腥冲突的奇点,那么,2014年2月20日
基辅独立广场上的“神秘狙击手屠杀”,无疑是那个最关键、也最具决定性的时刻
时至今日,谁策划了那场血腥的屠杀依然没有任何定论,但当我们从结果追溯元凶的时候,能发现这次神秘事件带来了三个直接的结果
首先,一场血腥的屠杀,可以瞬间摧毁任何和平妥协的可能性,这一点,证明了当时战战兢兢的亚努科维奇绝对不可能是幕后黑手
其次,针对反俄乌克兰人的血腥屠杀,会在乌克兰新政权与俄罗斯之间,制造出无法化解的血仇,新上台的乌克兰政府必然极端反俄
除非普京本人是政治弱智,不然俄罗斯也必然不可能是幕后主使
最后, 当时欧盟正在积极斡旋,并即将达成一份妥协协议,这份协议不仅可以让亚努科维奇下台,还能部分保留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影响力
欧盟不可能在自己主导的协议通过之前,就暴力终结这份协议
当事件的几个直接相关人都被排除之后,唯一的幕后黑手,就只有最后一个有能力执行,且有意愿执行的参与者,美国
如果我们站在美国的角度去思考俄乌冲突,会发现激化俄乌矛盾一石三鸟
给美国制造一个傀儡,给俄罗斯制造一个死敌,同时彻底离间俄欧关系
因此,美国策划基辅独立广场事件的动力几乎无以复加,不过因为缺少证据,以上分析尚且属于阴谋论的范围
可是在基辅独立广场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对于激化俄乌矛盾这件事,可以说是演都不演了
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奥巴马第二个任期的后半段,奥巴马对俄乌冲突的态度,用一句话说就是,“表面装作事不关己,但实际上火上浇油”
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冲突期间,奥巴马多次明确地向公众和国会表示:我们不会为了乌克兰而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我们拒绝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攻击武器
看上去这是奥巴马政府想息事宁人,但实际上,这只是奥巴马政府划定的一条低的不能在低的底线
在这条底线上,美国的行为可以用为所欲为形容,广场事件发生后,美国在第一时间,就承认了基辅临时政府的合法性
一个月后,当时还是美国副总统的拜登,就成为了美国负责对乌政策的核心人物
他在当时频繁地访问基辅,不仅与那些以反俄著称的乌克兰领导人频繁会晤,还向其提供政治建议,并承诺美国将对乌克兰新政府给予坚定支持
同时,在奥巴马政府的斡旋下,欧盟不得不配合美国,对俄罗斯发动了自冷战以来最严厉、最系统的经济制裁
而且奥巴马只说了拒绝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攻击武器,至于那些非致命性武器与军事教官,美国在俄乌战争前的八年,对乌克兰近乎有求必应
美国生产制造的反炮兵雷达、悍马军车、夜视仪、无人机成批地进入乌克兰,为了帮助乌克兰政府军提升战斗力
美国还亲自主导了“无畏守护者”训练计划,系统性地、按照北约标准,训练乌克兰国民卫队和正规军,像是后来的“亚速营”,就是该计划的第一批受训部队之一
不过在2016年,民主党因特朗普赢得大选而失去白宫,看似美国政府有可能更改对俄政策
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中,他似乎从未停止陈述,与改善与俄罗斯关系的愿望,然而事实却是,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有增无减
2017年12月,在国会的长期施压后,特朗普政府最终批准了向乌克兰出售标枪反坦克导弹的计划,这一行动,直接打破了奥巴马不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的承诺
与此同时,那些利用北约军官对乌克兰军队进行训练的计划,不仅没有被取消,反而得到了延续和深化
多达数千名北约军事顾问,在乌克兰轮换驻扎,全力帮助乌克兰军队,按照北约标准进行训练
至于美国国会两院,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制裁俄罗斯的机会,以跨党派的、压倒性的多数,连续多轮制裁俄罗斯,并对乌克兰提供援助
虽然特朗普在每一次有关俄罗斯的公开发言中,要么说美国不愿与俄罗斯作对,要么对普京本人大吹特吹
可是在普京本人眼中,美国套在俄罗斯脖子上的绳索,没有一秒是放松的,而当特朗普输掉2020年美国大选
曾经对乌克兰极度热心,甚至亲自前往乌克兰为反俄势力加油打气的拜登成为美国总统时,在普京心里,美俄之间基本上已经是没什么好谈的了
拜登也没让俄罗斯人失望,上台后,他直接开始了对乌克兰近乎无底线的帮助与支持
2021年4月2日,上台刚刚两个多月的拜登,就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通话,他重申了美国将坚定不移的支持乌克兰
两个月后,他在出席北约布鲁塞尔峰会时,明确指出一旦俄罗斯继续从事有害活动,北约必将做出反应,同时代表北约,坚决支持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
与此同时,拜登在他的第一年任期内就批准了多达6.5亿美元的对乌直接军事援助
像是之前还有些限制的标枪反坦克导弹,到了拜登时代几乎有求必应,美国政府的一系列行为,都毫无疑问地传达出
他们就是要将乌克兰打造成一个永久性的、武装到牙齿的反俄堡垒,因此在2021年12月
俄罗斯向美国直接摊牌,12月17日,俄罗斯外交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开发布了两份文件草案,一份给北约,一份给美国
通常来说,此类敏感的谈判文件,不会在初期就公之于众,然而俄罗斯这个行为,摆明了他们忍无可忍了
俄罗斯核心诉求,就是要求美国承诺北约不进行任何进一步扩张,尤其是不再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
面对俄罗斯的最后通牒,美国拉着欧洲在2022年1月10日到21日,连续开了四次会议,看上去摆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姿态
然而在1月26日的书面回答中,美国的态度却是斩钉截铁的拒绝,他们明确表示北约在核心原则上“不会妥协”
也就是在这种绝对不与俄罗斯妥协的背景下,民主党控制的美国媒体,开始全力开动马力
2021年10月,《华盛顿邮报》率先披露,美国开始对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的部队和装备调动表示担忧
之后,美国新闻媒体隔三差五就要渲染并暗示,俄罗斯正在做一次战争准备
更要命的是,除了新闻报道之外,大量美国知名媒体对这些报道进行了深度分析,而结论几乎全都是“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
从21年10月到22年2月,美国媒体几乎没有一天不在煽风点火,而这种密集的煽风点火连当事人乌克兰自己都怕了
在22年1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多次公开呼吁,西方媒体不要过度渲染恐慌,这已经对乌克兰造成了直接伤害
但是西方媒体才不管这些,他们甚至准备好了事后的话术,如果普京入侵乌克兰成真,那么他们就是伟大的预言家
如果普京忍住了没有入侵乌克兰,他们就是吓退普京的和平功臣,而当美国亲手关上谈判大门之后,战争对普京而言已别无选择
但在俄乌战争开始后,战场走势,却以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形式展开,俄罗斯为何未能速胜?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历史微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