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道小学五年级数学拓展题:难度非同一般,设计也很巧妙!对初中孩子来说也许是“小菜一碟”,直接使用三角形全等即可!但对小学生来说,难度非常大!
这是一道小学五年级数学拓展题:难度非同一般,设计也很巧妙!对初中孩子来说也许是“小菜一碟”,直接使用三角形全等即可!但对小学生来说,难度非常大!
如图,
正方形ABCD面积为18,E为BC中点,将△ABE沿AE向上翻折至△AEF,延长EF、与CD相交于点G,求三角形CEG面积。
对小学生来说,求解此题的难点:
①正方形边长无法求出(实际为3√2)
②没学三角形全等。
③有些孩子也许掌握、并会使用二级结论“梯形面积一半公式”,但不会证明(或说明)、难以“再现”,直接使用容易被扣分。
④没学平行线段比,这加大了说明或证明“梯形面积一半公式”的难度。
提示一:图形翻折!
①S△AEF=S△ABE=1/4S正方形ABCD。
②连接AG,则ABCG为梯形。
③图形翻折过点E作BC垂线EM,先将△CEG沿EM向左翻折,记为△BEG',再将△BEG'的沿BC向下翻折,记为△BEH,则S△CEG=S△BEG'=S△BEH。
④注意到∠BEH=∠BEG'=∠CEG,故∠HEG=∠BEG+∠BEH=∠BEG+∠CEG=∠BEC=180°,即点E在GH上。此时EH=EG,即E为HG中点,故S△AEH=S△AEG,从而S△CEG=S△BEH=S△AFG。
注:步骤③和④也可使用二级结论“梯形面积一半模型”,即S△ABE+S△CEG=S△AEG=1/2S梯形ABCG。
⑤将△ADG沿AG翻折,则其与△AFG重合,且S△ADG=S△AFG=S△CEG,故3S△CEG+2S△ABE=S正方形ABCD,从而3S△CEG=1/2S正方形ABCD=9,因此S△CEG=3。
提示二:
①S△ABE+S△AEF=1/2S正方形ABCD,
故S四边形ADGF+S△CEG=1/2S正方形ABCD。
②S△BDG+S△BEG+S△CEG=S△BCD=1/2S正方形ABCD=S四边形ADGF+S△CEG,故S四边形ADGF=S△BDG+S△BEG。
③S△ADG=S△BDG,S△BEG=S△CEG,故由②可得S△ADG=S△BDG=S△CEG,从而S△CEG=18÷2÷3=3。
来源:琼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