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十一月初八,柳宗元因长期贬谪、持久困顿,而身心具毁,客死远疆广西柳州。次年正月,奉母丧由连州(广东连县)北还的刘禹锡,行至衡阳得到柳宗元去世的消息。闻知噩耗,“惊号大哭,如得狂病。良久问故,百哀攻中。涕洟迸落,魂魄震越。”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十一月初八,柳宗元因长期贬谪、持久困顿,而身心具毁,客死远疆广西柳州。次年正月,奉母丧由连州(广东连县)北还的刘禹锡,行至衡阳得到柳宗元去世的消息。闻知噩耗,“惊号大哭,如得狂病。良久问故,百哀攻中。涕洟迸落,魂魄震越。”
一
山西的柳宗元(字子厚)与河南的刘禹锡(字梦得),二青年相识于唐贞元九年(793年)的春天。那一年二人科举同榜进士,那一年小柳20岁,大刘21岁。
进士及第后,二人按当时惯例,在地方上任职一段时间。不久,先后调回国家监察院(御史台)成为同事。那时,两位青年才俊都是热血青年。因二人在政治理想和文学素养上相仿相近,马上成了“臭味相投”的铁哥们。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后,为扭转大唐迈步下坡路,积极实施改新。刘柳二位热血青年,便以极高的政治热情投身改革,直接参与革新的决策和执行,并成为革新派核心人物,被时人称做“刘柳”。
他们发动了一场自下而上,旨在遏制宦官藩镇、减税养生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在短短的几个月里,革除了许多弊政,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拥护。但因其革新的主要矛头是,当时最强大、最顽固的宦官势力和藩镇武装。因故,马上遭到了守旧势力的联合反扑。而刘柳等革新派一批文人,依靠则是重病在身的顺宗李诵,而李诵又在宦官的控制之中。因此,改新不过半年,顺宗便被迫“内禅”退位。“永贞革新”宣告失败(前后共180几天),宪宗李纯即位,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被贬远州(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二
刘禹锡始贬连州(今广东连县)市长(刺史),赴任途中又加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顾问(司马)。柳宗元始贬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市长,途中又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顾问。
那时的贬官属于罪臣,戴罪之身形同囚徒。“八司马”又是“顾着问顾不着不问”的闲散顾问,境况很是糟糕。
刘禹锡跋涉了两个多月,到了朗州遇到那里刚刚发了大水,没地方住,到处凑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住到一个茅屋里。之后,一直过着闲散清贫的生活。而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得他悲愤忧郁,痛苦不堪,身心损害严重,竟至以“行则膝颤、坐则髀痹”、“残骸余魂,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可谓“穷天下之声,无以抒其哀矣。尽天下之辞,无以传其酷矣”。在长年困苦的贬放生活中,二人靠频繁的书信往来,互相慰藉,相互支撑。
“永贞革新”一贬十年。到元和十年(815年),宰相韦贯之建议宪宗“怜才起用”。“流放”荒蛮十年之久的刘柳,方才奉诏回到长安。
他们回到京城,本来就令恨他们的人牙根更疼。而“老倔头”刘禹锡,却以“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对新贵的公然嘲讽,使得他们二月回朝,三月便再度被贬。刘禹锡被贬播州(贵州省遵义),柳宗元也受牵连被贬广西柳州。
柳宗元得知刘禹锡被贬播州,便落泪说:“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播州不是人居住的地方,而梦得(刘禹锡的字)有老母在世。我不忍心让刘梦得处于困窘的境地,以致使他没有什么话用来禀告他的母亲,而且也万万没有母子一同去的道理)。”于是,柳宗元“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即向朝廷请求,愿用自己任所的柳州与刘禹锡对换。那怕是再罪加一等,也死而无怨。由此,刘禹锡方才改贬广东连州。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实行大赦。在裴度的说服下,敕召柳宗元回朝。然而,孤独的钓者、百姓的“柳柳州”、我们的柳大师、已身心具毁,于这年十一月初八油尽灯灭,年仅46岁……
三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马嘶循故道,帆灭如流电。
千里江篱春,故人今不见。
刘禹锡“惊号大哭”过后,情难自已,长歌当哭,做《重至衡阳伤柳仪曹并引》。
“鸣呼子厚!卿真死矣!终我此生,无相见矣……含酸执笔,辄复中止。誓使周六,同于己子。魂兮来思,知我深旨。鸣呼哀哉!”
途半衡阳的刘禹锡不仅立刻停下来,全力为其料理后事,并做《祭柳员外文》。
柳宗元辞世八个月后,刘禹锡又做的《重祭柳员外文》:呜呼!自你离世已有八个月了。每当想起,总觉得时间飞快,快的我怀疑你是否真的不在了。今天是你的丧礼,让我再痛哭一次吧!
我们鼻酸、我们泪目,不仅感到了刘大哥的悲和痛,更感知了刘柳的真挚情谊!
之后,诗豪刘禹锡不仅将柳宗元的遗孤(柳周六)抚养成人,且进士及第踏上仕途。同时,他花费余生二十多年的时间,为柳宗元整理遗稿,编纂成集(《柳河东全集》),自费刊印,流传于世。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不仅使得柳宗元名列“唐宋八大家”,并且使得他的伟岸身影,在千年之后依然高大而清晰!
呜呼,“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问如此情谊,世人能为者几许?!
来源:南阳翟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