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17家中国乘用车主机厂合作造车的“爱恨情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3 15:53 1

摘要:倘若没有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20年11月和2023年3月发布的两份华为八年不造车文件,若华为在2020年便毅然下场造车,那么到2030年,中国汽车大厂的格局或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届时,大概率会形成民企华为“一超”领衔,五大集团“多强”并立的局面,这五大集团

华为与17家中国乘用车主机厂合作造车的“爱恨情仇”——选择拥抱华为ADS仍然是主机厂的必答题

中国主机厂及世界主要主机厂,离开全球ICT龙头老大华为及华为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要造好车,比较困难。

在汽车产业风云变幻的当下,华为与中国主机厂的合作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大剧,充满了曲折与惊喜。

1、华为下场造车:主机厂格局的潜在变革

倘若没有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20年11月和2023年3月发布的两份华为八年不造车文件,若华为在2020年便毅然下场造车,那么到2030年,中国汽车大厂的格局或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届时,大概率会形成民企华为“一超”领衔,五大集团“多强”并立的局面,这五大集团分别是比亚迪、吉利控股、奇瑞,以及央企长安 -一汽-东风联合体、上汽。而其他十几家主机厂,则可能各自被兼并入这六大汽车集团。

而在华为八年不造车的战略下,至2030年,全球汽车新格局将呈现中国一超与德国、日本、美国、韩国、法意五强对峙的局面,甚至可简化为中国与外国的竞争态势。中国汽车集团的新格局也将别具一格,呈现出华为系和非华为系的分化。赛力斯(华为鸿蒙智行系)、比亚迪(HI模式)、吉利、上汽(华为鸿蒙智行和HI系)、奇瑞(华为鸿蒙智行和HI系)、长安(华为HI Plus系)、北汽(华为鸿蒙智行和HI系)、广汽(华为HI Plus系)、一汽(华为HI Plus系)、东风(华为HI Plus系)、江淮(华为鸿蒙智行系)、长城等主机厂,或新势力抱团取暖,或各自寻找“婆家”。如此一来,中国将拥有10 - 11家世界五百强主机厂。

2、世界五百强三大央企与华为合作的“爱恨交织”

2.1 东风汽车:十年蛰伏后的华丽转身

2014年10月17日,华为终端CEO余承东与东风汽车签约,开启了双方在车联网领域的合作之旅。然而,这一合作在随后的十年里似乎并未激起太大的水花。直到2024年9月20日,岚图梦想家搭载华为ADS 3.0上市销售,东风汽车才仿佛从沉睡中苏醒。浪费了十年优先拥抱华为的时光,但东风汽车旗下的梦想家MPV却凭借这一合作,销量一举跻身前三。2025年9月,岚图汽车销售15224辆,成功超越了一直对华为车BU不离不弃的阿维塔。2025年5月23日,湖北省省委书记和武汉市市委书记更是亲自为东风与华为的深度合作站台,足见此次合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2 中国一汽集团:共和国汽车长子的“迟来之约”

2018年4月10日,中国一汽与华为在长春一汽总部举行签约仪式,开启了双方的合作篇章。然而,直到2025年8月22日,红旗9系列车型,包括H9、E - HS9、HQ9及HQ9 PHEV等,才宣布将采用华为的全栈智能解决方案,涵盖ADS智能驾驶、鸿蒙座舱、乾崑车控、乾崑车云服务等全套解决方案。作为共和国汽车长子,一汽集团在拥抱华为的道路上虽然起步较晚,但此次合作无疑为其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3 新长安:央企拥抱华为的“急先锋”

2018年7月4日,长安与华为首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双方的合作征程。2019年1月15日,双方又在重庆举行签约仪式,长安成为华为HI模式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2024年8月20日,阿维塔与华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长安成为华为汽车领域第一个合伙人,这一举措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合作关系。2025年7月29日,长安晋升一级央企,排名第73位,注册资金仅次于一汽高于东风,展现了其在汽车行业的强大实力和发展潜力。

3、中国主机厂市值第一、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与市值第二赛力斯两大民企与华为合作的“爱恨纠葛”

3.1 赛力斯:最早洞察华为AI及智能电动汽车变革的先锋

2019年1月18日,小康与华为签订合作协议,开启了双方的合作之旅。2021年4月6日,小康股份张兴海与华为余承东在重庆举行签约仪式,重庆市市长、常委、副市长纷纷站台支持。在此期间,小康股份成为华为智选车的唯一合作伙伴,这一合作让赛力斯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崭露头角。2025年9月29日,赛力斯付清引望投资款,成为持股10%的引望股东,进一步巩固了双方的合作基础。

3.2 比亚迪:错失赛力斯机遇后的再携手

比亚迪与华为的距离不到一个小时车程,但却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错失了一个与赛力斯类似的机遇。2019年3月25日,华为与比亚迪在深圳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未来在汽车智能网联、智能驾驶以及智慧云轨、智慧园区等方面展开深度交流与合作。然而,在随后的几年里,双方的合作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直到2024年8月27日,华为宣布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正式官宣合作,签订智能驾驶合作协议,首款产品聚焦即将上市的方程豹豹8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3.0,共同打造全球首个硬派专属智驾方案。此次合作,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副总裁迟林春,以及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首席科学家廉玉波、高级副总裁杨冬生、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方程豹汽车总经理熊甜波等高层悉数出席签约仪式,并现场品鉴体验方程豹豹8,共同表达了对合作和产品的信心与期待。

4、地处北上广芜的四大五百强国企与华为合作的“爱恨起伏”

4.1 北汽集团:新能源牌照先驱与华为的合作波折

北汽集团获得第一家新能源牌照,并与华为合作造出第一款高阶智能电动汽车极狐阿尔法S,本应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占据先机。然而,合资车品牌曾经的躺赢风光,让北汽自主品牌在发展过程中相对较弱。北汽本该在鸿蒙智行中占据类似问界的“太子”之位,但实际发展却未能如愿。

4.2 上汽集团:从“灵魂论”到全面拥抱的快速转身

上汽集团连续18年位居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但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也曾提出“灵魂论”,对与华为等科技企业的合作持谨慎态度。然而,从“灵魂论”到全面拥抱华为,上汽仅用了3年8个月的时间。这种快速调整战略方向的能力,是央国企中难以学会的,也为上汽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4.3 广汽集团:从困境到重新拥抱的逆袭之路

广汽集团曾一度陷入困境,用一个11:0的比分将自己“干进ICU”。但从重新全面拥抱华为到如今,中间仅间隔1年多。理论上,广汽仍有翻盘的机会,关键在于能否抓住与华为合作的契机,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4.4 奇瑞集团:出口冠军与华为的合作回归

奇瑞集团是中国自主品牌连续23年的出口冠军,在与华为合作造车的过程中,经历了近两年的折腾后,最终回归智界品牌战略合作2.0。这一回归,将为奇瑞集团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第十和第十一大主机厂与华为合作的“爱恨故事”

5.1 长城汽车:AI时代转型升级的挑战

长城汽车曾是自主强品牌,在燃油车时代单车盈利曾经位居中国自主品牌第一。然而,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大潮中,长城汽车却显得有些落伍。如果没有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冲击,长城汽车或许还能在燃油车时代活得很滋润。但如今,燃油车时代的领先反而成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绊脚石。长城汽车必须补上汽车智能化这一课,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2 江淮汽车:缺钱缺技术下的豪华品牌突围

江淮汽车作为中国第十一大传统主机厂,与赛力斯一样,前面有十座大山需要跨越。由于缺钱缺技术,江淮汽车曾经穷怕了。但也正是这种困境,促使江淮汽车成为中国两大打败BBA的豪华品牌之一。安徽有“两界”,除了中国汽车豪强的推让之外,安徽人余承东也是重要原因。

6、吉利控股与华为合作造车的“爱恨情仇”

华为车BU第一任CEO王军,担任千里科技和吉利主导的千里科技的联席总裁。2025年9月28日,千里科技联席总裁、千里智驾董事长兼CEO王军与千里智驾联席CEO、吉利控股首席智驾科学家陈奇,这两位智驾行业的老兵分坐在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的两边。重庆千里科技公司董事长印奇提及智驾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以大模型为驱动、纯视觉为核心的方案,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千里科技主张纯视觉方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7、五家新势力与华为的“爱恨纠葛”

7.1 蔚小理:赴美上市与华为ADS的错失

蔚小理作为赴美国上市的公司,决定了他们不能首批搭上华为ADS的“快车”。2024年,蔚小理错失第二波选择华为ADS的机会,这可能是致命的。

蔚来搭载华为ADS的智能汽车是否快上市了,仍是一个未知数。

何小鹏作为新势力拜访任老的代表,小鹏汽车选择华为零部件模式显然是不够的。

理想汽车是蔚小理中“含华量”最高的,但又是被鸿蒙智行误伤最重的。对于理想汽车来说,选择华为ADS仍然是必答题。

7.2 小米汽车:最应选择华为ADS的新势力

小米汽车作为新势力中的一员,其痛点正是华为智能电动汽车解决方案的优点。把“两个大学生”培养成人,仍然是小米及雷军的必答题。选择华为ADS,或许能为小米汽车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7.3 新势力销冠零跑:搭上华为ADS“快车”的幸运儿

在众多新势力中,零跑汽车总算搭上了华为ADS的“快车”。而零跑汽车和蔚来汽车,谁将先上市搭载华为ADS的智能汽车,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华为与中国主机厂的合作造车之路,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也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变革与发展。未来,双方的合作将走向何方,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来源:遥遥领先的M9和M60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