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当年卖美妆的聚美创始人陈欧,现在居然成了短剧圈的 “大玩家”?他在郑州投建的短剧基地,不仅拍了快 700 部微短剧,每天还能接待八九个剧组,连签约的演员都有人火出圈了!一个做电商出身的老板,怎么突然跨界把短剧生意做得这么风生水起?他的基地到底有啥特别的
谁能想到当年卖美妆的聚美创始人陈欧,现在居然成了短剧圈的 “大玩家”?他在郑州投建的短剧基地,不仅拍了快 700 部微短剧,每天还能接待八九个剧组,连签约的演员都有人火出圈了!一个做电商出身的老板,怎么突然跨界把短剧生意做得这么风生水起?他的基地到底有啥特别的,能让北京的制作方都千里迢迢跑过去拍?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陈欧的 “短剧版图”,看看这波跨界操作里藏着多少门道。
要说陈欧这个聚美航空港竖屏电影基地,选址和改造就挺有想法。它坐落在郑州机场附近,是用以前闲置的商场改造成的,足足有 17000 平方米那么大,相当于两个多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你可别以为闲置商场改造会很粗糙,里面的场景搭建那叫一个细致,家庭里的客厅卧室、医院的病房手术室、公司的普通办公室和总裁套间,甚至连法院的审判庭都有,足足 20 多个场景,制作方想拍啥题材基本都能在这儿一站式搞定。而且这些场景还原度超高,比如医院的手术室里,手术灯、手术台、器械柜一应俱全,连墙上的消毒指示标都做得跟真的一样,让人一进去就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根本不用后期费大劲抠图。
基地的工作人员跟记者说,到现在为止,这儿已经累计拍了快 700 部微短剧了,平均下来每天都有八九个剧组在这儿同时开工,忙的时候走廊里都能看到穿着戏服的演员来回走。更厉害的是,现在基地还有不少空间没利用起来,后面打算把几个会议厅也改成拍摄场景,到时候能接待的剧组只会更多。你想想,以前拍短剧,剧组可能拍家庭戏要去一个地方,拍职场戏又得转场到另一个地方,光路上的时间和运输设备的成本就不少。但在陈欧这个基地里,楼上拍完家庭戏,下楼就能拍办公室戏,省了多少麻烦事,这也是为啥那么多制作方愿意来这儿的原因。
记者去采访的时候,还在基地一楼大厅碰到了陈欧本人,他正跟来考察的人聊天呢。陈欧自己也说,现在好多北京的制作团队,宁愿大老远从北京跑到郑州来拍短剧,就是看中这儿的场景全、效率高。其实不光陈欧的基地火,郑州现在整个短剧产业都挺热闹,除了聚美这个基地,金水区大志影视基地、新郑木马影视基地这些也都已经投入使用了,加起来有十几家。以前说起影视基地,大家最先想到的都是横店,可现在短剧成了新风口,郑州明显是想借着这股劲儿,把自己打造成短剧圈的 “竖店”—— 毕竟短剧大多是竖屏观看,叫 “竖店” 还挺贴切。
从数据上就能看出来郑州短剧产业有多猛。2025 年全国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公布的信息显示,郑州现在有 800 多家做微短剧的公司,差不多 4 万人靠这个行业吃饭。今年前 8 个月,郑州短剧市场规模就达到了 3.85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35.7%,还有 315 部作品登上了全国短剧热力榜,比去年多了 27%。这增长速度,说一句 “爆发式增长” 一点都不夸张。而陈欧的基地能在这么多同行里站稳脚跟,跟他精准抓住短剧制作的痛点有很大关系。
大家都知道,微短剧跟传统影视剧不一样,它制作周期特别短,一般一部剧拍 7 天左右就得完成,而且制作方都想尽量压缩成本。陈欧的基地就是冲着这点来的,场景设置得特别周全,就是为了避免剧组来回转场浪费时间和钱。就拿医院场景来说,不光有普通病房,连重症监护室、医生办公室都有;拍职场戏,普通员工的格子间、老板的豪华办公室、开会用的会议室全给你配齐了。剧组不用再到处找场地,省下的时间就能多拍几场戏,成本自然也降下来了。这种 “想剧组之所想” 的设计,能不吸引人吗?
更让人意外的是,陈欧不光搞基地,还顺便做起了艺人经纪。今年他好几次在微博上发消息招短剧演员,只要跟聚美星选签约,每年就能保证有 120 天的拍摄机会,后续的影视资源也由公司负责对接。这对想入行的新人来说,可是个不小的诱惑 —— 毕竟很多新人刚入行的时候,连稳定的戏约都没有。现在聚美星选已经签了不少演员,其中有几个都小有名气了,他们参演的短剧在全平台的播放量加起来有十几亿,随便刷几个短视频平台,都有可能刷到他们的作品。能把演员从新人捧到有知名度,陈欧这跨界算是跨得挺彻底的。
不过当记者想跟陈欧多聊聊聚美在短剧行业的后续计划时,他却以 “现在很少面对媒体” 为由拒绝了,还挺神秘的。网友们对陈欧这波跨界也是议论纷纷,有网友说:“陈欧这眼光可以啊,以前做电商就挺成功,现在又抓住了短剧的风口,看来是真有商业头脑!” 还有网友表示:“郑州能有这么多短剧基地挺好的,能带动不少就业,也让我们能看到更多好看的短剧。” 但也有网友担心:“现在短剧行业太火了,会不会出现粗制滥造的情况?希望陈欧的基地能保证作品质量,别只追求数量。” 还有人调侃:“当年说‘我为自己代言’的陈欧,现在是不是要改成‘我为短剧代言’了?”
其实陈欧跨界做短剧,不光是他个人的商业选择,也反映出现在短剧行业的火爆程度。随着大家碎片化时间越来越多,短小精悍、剧情紧凑的微短剧越来越受欢迎,市场需求大了,产业链自然就跟着完善起来,影视基地、艺人经纪这些配套也都慢慢发展起来。郑州能成为短剧产业的聚集地,一方面是因为当地有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像陈欧这样的投资者带来了资源和活力。
说到底,不管是做电商还是做短剧,能抓住市场需求、解决行业痛点,才是能成功的关键。陈欧的基地之所以能火,就是因为它解决了短剧制作周期短、成本高、转场麻烦的问题。不过短剧行业现在虽然热闹,但也面临着内容同质化、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未来能不能持续发展,还得看能不能出更多优质作品。希望像陈欧这样的从业者,能在追求数量的同时,也把质量提上去,让短剧行业能健康发展,给观众带来更多好作品,也给这个行业里的从业者更多机会。毕竟只有行业好了,身处其中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来源:村里的姑娘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