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主公开吐槽景德镇鸡排哥!他家鸡排挺一般的,都是营销出来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3 12:46 1

摘要:“鸡排哥来了!” 下午两点的景德镇珠山大道街口,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原本松散的人群瞬间收紧。李俊永骑着印着 “回头客鸡排” 的三轮车刚停稳,几十个手机镜头已经齐刷刷对准了他 —— 黑色裤子配白色翻领 T 恤,这是他走红后不变的行头。

“鸡排哥来了!” 下午两点的景德镇珠山大道街口,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原本松散的人群瞬间收紧。李俊永骑着印着 “回头客鸡排” 的三轮车刚停稳,几十个手机镜头已经齐刷刷对准了他 —— 黑色裤子配白色翻领 T 恤,这是他走红后不变的行头。

这个在五中门口摆了九年摊的南昌人,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 “顶流”。直到本地博主 “甜甜小圆圈” 因和男友吵架拍的视频意外走红,他那句 “你可以侮辱我,但是不要侮辱我的顾客” 成了全网热梗,7 天涨粉 47 万,连二舅哥家的民宿都被慕名而来的游客住满了。

就在全网都在刷 “鸡排哥金句” 时,一条微博突然打破了追捧的氛围。有博主直言:

“其实他家鸡排挺一般的,都是营销出来的,排队都造成交通拥堵了,建议国庆后搬去深圳。”

这话像投入油锅的凉水,评论区立刻炸了锅。有人火速附和:“每年都有这种网红,湖南理发店、淄博烧烤都是例子,热乎两三个月就凉了,80% 打卡的都是外地来的,纯属跟风”;

但反驳的声音更激烈:“人家带动家乡经济,你倒好远程指手画脚,现实中倒像个死尸”。

要理清这场争议,得先看清鸡排摊前的真实景象。10 月 1 日国庆当天,有人早上 9 点就来排队,等了整整 5 个小时,就为了接住鸡排哥的一句梗,前一天还特意练了装鸡排的动作。

浙江来的游客说,刷到太多金句视频,专门趁假期赶来 “现场听脱口秀”;杭州的视力障碍小伙冒雨排了 4 小时,鸡排哥破例多给了一份,让他赶得上回杭的班。

但吐槽者说的 “拥堵” 并非虚言。走红初期,五中门口的公交站被人群堵得水泄不通,连机器人直播都被卡得原路返回。有网约车司机一接到去五中的单就知道:“又是去排鸡排的”。

不过这问题很快有了转机,国庆前城管部门把摊位迁到了便民服务点,交警加派了疏导人手,当地市民谢先生还自费买了 100 个凳子供游客休息,晚上 11 点才收摊。

至于 “鸡排一般” 的说法,分歧更明显。本地吃货小李和小陈骑 8 公里电动车来打卡,直言 “景德镇小摊吃遍了,他家最酥脆”;网约车赵师傅吃了好几年,觉得 “味道确实不一样”。

但也有游客承认,排队 3 小时买到后 “没想象中惊艳”,更多是为了拍张照发圈 —— 有人没排到号,借别人的鸡排拍完就走。

鸡排哥自己倒看得通透。面对镜头追问,他坦言那些火出圈的金句 “一开始就是为了留住顾客,让等待不无聊”,算是种朴素的营销策略。但他没搞过直播带货,也拒绝开连锁,6 元一份的鸡排限购 2 份,还是因为 “顾客说吃不完浪费” 才改的规矩。

争议的核心,其实是 “网红经济” 的老问题:热度到底是营销堆出来的,还是真有底气?新京报的评论点出关键:“他 9 年没换摊、没涨虚价,信任是每天炸 200 块鸡排攒下的”。聋哑顾客优先、孕妇免单的细节,比任何营销都管用。

就像有网友说的,大家追捧的不只是鸡排,是 “把顾客当朋友” 的真诚 —— 这在套路满满的当下太稀缺了。

如今鸡排哥成了景德镇文旅推荐官,国庆期间全家开了 9 个摊位分流,还免费教亲戚技术。人群依旧在排队,但多了志愿者维持秩序,摊位旁摆着防暑药品,曾经的拥堵早已不见踪影。

那位吐槽的博主或许没说错,网红热度总会退去,但至少现在,这 6 元鸡排撑起的不只是流量,还有一座城市的烟火气。

来源:文史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