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力守护!乌鲁木齐疾控发布假期健康饮食提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3 11:16 1

摘要:10月1日,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发布假期健康饮食提示,从科学搭配到安全防护,全方位护航假期 “舌尖幸福”。

10月1日,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发布假期健康饮食提示,从科学搭配到安全防护,全方位护航假期 “舌尖幸福”。
科学饮食,“营”造健康基底
想要健康吃喝,科学饮食是基础。
餐桌上要牢记 “彩虹法则”,告别 “无肉不欢” 的习惯,让红(番茄、草莓)、绿(菠菜、西兰花)、黄(玉米、南瓜)、紫(茄子、紫甘蓝)等各色蔬果 “C 位出道”,颜色越丰富,摄入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越全面,营养也更均衡。
肠胃偏爱 “七分饱”,面对美食要放慢节奏、细嚼慢咽,感受到胃部有 “七分充盈感” 就停筷,给消化系统留足工作空间,避免腹胀、消化不良。
主食的 “地位” 也不可动摇,米饭、面条、杂粮是身体能量的主力,别被各类菜肴 “挤占” 份额,建议采用 “粗细搭配” 的方式,用燕麦、藜麦等替代部分精米白面,助力肠道蠕动。
选择零食时,要警惕薯片、辣条、含糖饮料等 “高油高糖陷阱”,换成新鲜水果、原味坚果(每日 20-30 克)、无糖酸奶,既能解馋又无负担。
酒水饮料方面,酒精过量伤肝,建议用白开水、淡茶水或鲜榨果汁替代,驾车者更要做到 “滴酒不沾”。
安全防护,筑牢“食安防线”
吃得科学,更要吃得安全,筑牢 “食安防线” 必不可少。
专家提示,首先要把手部卫生 “前置做”,饭前便后、处理食材前,必须用 “流动水 + 肥皂 / 洗手液” 揉搓双手 20 秒以上,仔细清洁指缝等缝隙,阻断病菌传播途径。
生熟分开要 “严执行”,最好准备两套刀板,分别处理生肉海鲜与熟食果蔬,食材也要用密封容器分隔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食物 “烧熟煮透” 是关键,肉、禽、蛋、海产品需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 75℃以上,涮火锅时确保肉片全变色,吃烧烤避免外焦里生,不贪 “鲜嫩” 食用半生食材。
冰箱使用也要讲科学,做好的饭菜在室温下存放不能超过 2 小时(夏季需控制在 1 小时内),要及时放入冰箱冷藏(0-4℃)或冷冻(-18℃以下);剩菜再次食用前,需加热至 75℃以上,且加热后要在 2 小时内吃完。
此外,野味野菌要 “坚决拒”,不购买、不食用来源不明的野生动物、野生蘑菇及野菜,部分野菌含有剧毒且难以辨别,误食可能危及生命。
特殊人群,“定制”饮食方案
对于老年群体与儿童,老年人饮食宜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材,做到少盐、少糖、少油腻。
儿童饮食要清淡且营养均衡,保证牛奶、鸡蛋、豆制品的摄入,同时严防呛噎与暴饮暴食。
“三高” 人群需严格遵循 “低糖、低脂、低盐” 原则,控制主食摄入量,多吃蔬菜与优质蛋白(如鱼、虾、鸡胸肉等),并按时服药、监测身体指标。
孕期女性要注重饮食的均衡与安全,避免食用生食(如生鱼片、溏心蛋)、半生食及酒精,选择新鲜、易消化的食材,保障自身与胎儿健康。
外出就餐,警惕食源性疾病风险
假期外出就餐机会增多,选择餐厅时要 “看标识”,优先挑选食品安全等级为 “大笑脸”(A 级)或 “微笑脸”(B 级)的餐饮单位,避开卫生条件差、无资质的流动摊贩。
点选菜品时要 “慎生冷”,凉拌菜、生海鲜等高危食物尽量浅尝辄止或直接不点,降低食源性疾病风险。
如果计划长途旅行,建议自备干粮包,装入独立包装的全麦饼干、矿泉水、苹果等,避免因饥饿而选择卫生无保障的食品。
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尤其是多人同时发病时,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并向医生详细告知食用的食物种类、时间及身体症状;妥善保留剩余食物、呕吐物等样本;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以便及时处置。

#乌鲁木齐头条#

来源:水区零距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