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往年八月底,港口、仓储、铁路同步调度。种植户有信心,运输商排满单,期货盘面涨声一片。但今年,美豆压仓,大量出库计划延后。堆积如山的仓储画面出现在农业州地方新闻里,播种完的农民坐在收割机上,静默无言。
近期特朗普本人在社交平台发文,几个关键词炸出了屏幕:“大豆”“损失”“APEC”“会晤”。
随后市场震荡,价格回调,但波动幅度自8月21日以来首次突破1.5%。没人清楚这个帖子背后意味着什么,但所有人都知道,美国农民的忍耐已到极限。
十月初,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让不少交易员眉头紧锁。
过去几十年,中国买家通常会在这个节点完成数轮采购,但这一季毫无动静。统计纪录里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一艘美豆船都没动。
往年八月底,港口、仓储、铁路同步调度。种植户有信心,运输商排满单,期货盘面涨声一片。但今年,美豆压仓,大量出库计划延后。堆积如山的仓储画面出现在农业州地方新闻里,播种完的农民坐在收割机上,静默无言。
9月中旬,来自南美的传闻被坐实。阿根廷与巴西的大豆成交量激增,中国买家持续下单,合同签署频繁。中资船队排在南美港口等装载。与此对比,美国港口冷清,缺乏调度。
巴西一口气拿下多个大宗采购,阿根廷临时下调出口税,意在提升大豆出口竞争力。美国农民看到消息后感到焦虑。
农业州的议员坐不住。部分共和党议员于9月底与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会面,会后传出“沮丧”情绪。他们要求行政部门评估中国采购转向南美的后果,并尽快提出对策。有议员在州内接受采访时表态称,农户无力继续承担滞销带来的现金流缺口。
数据更为残酷。主产州普遍传出每英亩亏损预估在100美元至150美元之间。部分中型家庭农场启动抵押贷款程序。种植结构无法短期调整,轮种计划不能中断,资金断裂即可能导致土地丧失。农民的心理临界点逐渐逼近。
在此节点,特朗普团队出面回应。9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记者表示,将动用关税收入的一部分,补贴大豆农户。他说要把从贸易中拿到的钱“还给真正受伤的人”。但具体数额与执行方案尚未公布。财政部对“关税盈余分配计划”的推进没有详细信息,农业部也未设立专项账户。农民只能听说,但没有看到资金流入。
接连几日,农业协会、农产品贸易联盟在多个平台发布声明,要求立即出台补贴分配细则,明确拨付路径与时间表。有农民代表团表示将赴华盛顿集会陈情。社交媒体上关于“出口崩盘”的话题登上热榜。特朗普在农业州内部压力加剧。
10月1日,他发帖,把矛头对准中美贸易。他说,因谈判问题不买美豆,农民受了伤。他还说,会在四周后的APEC峰会上直接谈这件事。帖文发出当天,芝加哥大豆主力合约跳涨1.9%。但当天午后,涨幅快速回吐。交易员称市场对政策表态已出现迟疑,情绪更像反复试探。
特朗普在帖中说,“永远不会让我们的农民失望”。但仓储还在积压,期货成交低迷,现金市场报价下调。
船没走,仓满了,交易静默,农户焦灼。
这一次,没人下单,没人启航。
10月31日至11月1日,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韩国庆尚北道的庆州召开。
作为年度多边外交场合之一,各方目光聚焦。但特朗普没有等待会议正式议程公布。10月1日,他在社交媒体贴文中预告,自己将与中方领导人会晤,大豆议题为主要关切之一。
过去几周,他在多个场合释放信号。农业补贴话题在白宫连续三次高层会议上被提及。部分高级幕僚认为APEC是重新启动农产品出口的“窗口”。特朗普将这一计划摆上台面,希望向农业州选民展现掌控力。
外交部在9月22日已就中美是否将在APEC会晤作出回应。发言人表示,两国元首保持沟通,具体安排仍在对接。这种表述保留空间,但并未明确回应。
南美出口继续推进。阿根廷本月初对外宣布,延续部分农产品出口税减免政策,大豆装船节奏加快。中国进口商在9月完成的订单多数来自南美。美国则未见新增大豆采购成交。
美国农业部当季出口销售数据再度确认,中国对美豆订单尚未开启。库存快速增加,仓储费用开始上涨,铁路运输链进入“半冻结”状态。加工企业因缺乏出口路径,开始减少本地采购,期现货价差进一步拉大。
特朗普发文后,市场出现短暂提振。部分交易员提前押注APEC会晤或带来“象征性回暖”。但多数机构对实际成交仍持保守判断。价格曲线反映出短期交易信心低迷。
中方尚未就是否接见特朗普做出正式回应。白宫方面未公布与中方领导人会晤的安排,外交官层面正加紧协调。农业协会则急切推动白宫明确方向。农民要求快速恢复出口,不接受长期博弈。
特朗普一边表态补贴,一边对外喊话。会晤能否落实,大豆能否出仓,一切指向10月底的庆州。
进入10月,大豆在美国农业主产州的滞销问题仍未缓解。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新销售季已开启数周,中国方面尚未签署任何新的美国大豆采购合同。这一空档,为1999年有记录以来首次。
美方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中国买家尚未预订一艘美国大豆货轮。相较于去年同期,这一现象引发了农民、加工企业与运输系统多方连锁反应。主产州中,部分仓储已达到上限,运输调度频繁延迟,市场流动性趋紧。
美国大豆协会负责人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如果情况持续恶化,将造成农户单季每英亩损失达100至150美元。由于出口停滞、价格下跌及仓储压力,一些中型农场开始寻求短期融资或增加贷款额度以维持运营。
特朗普在9月25日的公开讲话中称,将把部分关税收入用于补贴农民。这一表态之后,白宫并未发布具体的补贴执行细节。美国财政部与农业部也未就拨款计划给出明确时间表。
在农民层面,补贴仍处于“等待”状态。部分农业州议员和农场主呼吁白宫尽快明确执行机制,以缓解现金流紧张问题。与此同时,地方媒体报道显示,仓储积压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带来影响,加工订单出现延迟,企业收购意愿下滑。
10月初,美国农业贸易组织和多个农业州协会陆续发表公开信,强调必须尽快启动实际措施,稳定农产品外贸出口预期。一些组织警告称,若出口局面迟迟无法打开,即使有补贴,也难以维持农户正常经营。
芝加哥期货市场大豆价格在10月初短暂反弹后回落,交易量整体下降。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在无实际采购订单支撑下,价格难有持续回升动力。
10月1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计划在四周后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中方领导人会晤,并明确提出大豆将是主要讨论议题之一。这一表态迅速引起美媒与农业团体广泛关注。
中方对此暂无具体回应。9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表示,中美元首保持着沟通与交往,关于具体会晤问题,双方正在保持沟通,目前暂无进一步信息。
美国农业界多方持续关注中美在APEC会议上的互动是否能够推动农产品出口回暖。部分农业州参议员在公开场合表达希望会晤取得实质性成果,强调出口恢复对本州农户至关重要。
特朗普此前曾多次承诺,将借助关税收入向农户提供补贴,以弥补因出口停滞带来的损失。但截至目前,这些补贴尚未实际落地。农业协会呼吁,不能仅靠预期与承诺维系行业信心。
与此同时,南美供应继续增强竞争压力。巴西与阿根廷的大豆在价格与物流上均更具优势,多批订单已由中方下达至南美发货。美方农业观察人士指出,美国大豆在当前关税壁垒下缺乏竞争力。
截至目前,特朗普关于APEC会晤的说法仍停留在个人发声层面。美国国务院与白宫未就会晤安排发布正式通告。APEC官网已公布会议时间和议程范围,但尚未显示任何双边会晤细节。
距离APEC会议召开不足两周,市场、农户与政策界仍在等待是否有更多明确信号。是否会晤、是否达成采购共识,仍未有公开信息确认。
此时此刻,农场上的收割继续,堆场的大豆仍未装船,白宫与外交系统的协调在暗中进行。庆州的会议尚未开始,一切未有定论。
参考信源:
《特朗普称将与中方在APEC会晤谈大豆问题》——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年10月1日
2.《中方回应“中美元首是否将在APEC会晤”》——外交部官网,2025年9月22日
3.《美媒:中国9月未采购一船美国大豆,为1999年来首次》——环球时报,2025年9月20日
来源:猫眼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