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惜君晚会“强占C位”,陈楚生被挡,王祖蓝惊愕,导演组回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3 00:57 1

摘要:国庆夜的聚光灯原本应该照在主咖身上,却被几步横移抢了去,镜头里的中轴线忽然起了波澜

国庆夜的聚光灯原本应该照在主咖身上,却被几步横移抢了去,镜头里的中轴线忽然起了波澜

那是2025年的“湾区升明月”国庆晚会,开场群星合唱

按节目组的流程,彩排时每个人有大致的走位,刘惜君在靠右的位置,标记胶带在地面上其实挺清楚

到了正式演出,她没有沿着自己的线路走,先站到周柏豪的左前方,周柏豪试图回到镜头线,她又横向卡住,镜头里他只剩半边肩

接着全员集结成一排,她继续横向移动插进中心区域,站进原本属于陈楚生、陈丽君那条中轴,舞台中间灯光更亮,第一机也正对着那条线

为了显得不那么突兀,她还拽了一下陈楚生往前,像是在谦让,但实际把他推到和她同一前沿,整个队形开始乱

你能从视频里捕捉到那一秒的空气僵住:王祖蓝下意识微微张嘴,陈丽君笑容没掉,但眼神明显在找位置

王祖蓝做了个向前的手势让孙悦靠前,刘惜君这才回头让了半步,顺势站到孙悦旁边,可此时陈楚生的镜头仍被遮到,舞台的中间线一度被她占住

孙悦随后把陈楚生往前捞了一下,刘惜君才真正往旁站,折腾几秒后,陈丽君被迫退到第二排,王祖蓝无奈后撤,站到后排靠近灯光侧边

台上的音乐在继续,台下弹幕已经开始刷“走位”

争议发酵得很快,网友给她起了个新外号“螃蟹姐”,说她横着走

评论里有人数着她从右到中间的步数,粉丝这边也硬气,甩话“这阵容C位站了就站了”

我个人不赞成这种话法,感觉是一种把专业规矩当成游戏的轻率

毕竟群唱不是个人舞台,前排中轴那一块不仅是礼数,更是调度、机位和表演的综合结果

10月1日晚,《月曲》节目的导演回应:只有开场前带着“代位”导演和部分艺人排了一次,没有标准站位要求,拥挤可以随机调整,他们不太想大家把焦点放在站位

这番话架起了另一个争点

有人晒出彩排图说网上流传的是A段,刘惜君正式演的是B段,她和B段站位能对上,还提到不少演员当天都做了调整,镜头看似“插队”的情况可能和拍摄角度有关

话说回来,视角确实会误导,但周柏豪被挡、王祖蓝后撤、陈丽君退二排,是肉眼可见的现场连锁反应,这属于事实

我倾向于把这事拆成两层:舞台的硬规则,和圈内的“江湖规矩”

硬规则是:直播第一机通常对准舞台中轴,地面会有走位标记,谁站中间影响到镜头、灯光和收声

江湖规矩是:合唱时通常把资历、作品贡献、晚会主题相关性放在前面,临场调整也要照顾到同组的排序

彩排时大多数人是助理代位,王祖蓝自己到场,按照常识他对排面更清楚,他那一下的惊愕更像对流程被打乱的即时反馈,而不是表演的“戏”

站位从来不是小事,它是资源排序的明面

这几年各种“C位之争”都在提醒我们这个行业到底看重什么——影响力、作品、商业价值,和人情世故

比如今年4月的上海拉夫劳伦大秀,郑秀晶坐稳中心,张柏芝被安排在侧边靠墙,秀场的椅背都会贴名字,现场照片一翻,谁被镜头爱谁被边角化,一目了然

上影节红毯更直白,地上有贴纸标出站位,走错一步就是话题

《东极岛》那组,倪妮径直走向C位,和朱一龙、吴磊的排序出现错位;

《酱园弄》那组,杨幂主动避位,章子怡的主心骨不言自明;

《无名之辈2》,王俊凯误站中间后侧身让位;

《脱缰者也》,郭麒麟稳站C位,这里面有番位、主创排序,也有团队控场

国内观众对“番位”的敏感不止一次,在《盗墓笔记》宣传期,井柏然和鹿晗的名字排列打成公开拉锯,片方来回换海报

海报排布里的那一行字,谁在前谁在后,背后是合约、票房预期和流量权重

你也能理解为什么一个舞台上的几步横移,能让这么多人突然有情绪

国外也一样,2024年香奈儿北京大秀,河正宇穿绿西装的亮相把国内明星的曝光压下去,“外援优先”成了大家嘴里的潜规则

秀场的logo墙前,闪光灯常常会先跟随国际面孔,这是一种现实:品牌要的是风向和全球传播,不一定是本地的情面

这些对照,能帮我们把湾区晚会的这场风波放在更大的框里看

回到刘惜君,很多人问:如果真拥挤,怎么做才算专业?

我的看法是,事实先行——看地贴、看摄影机的位置、看同组艺人有没有预设的“中轴人”

拥挤时用手势示意并侧身,保持齐排,宁可让出半步,也别贸然横插中间

合唱有一个简单原则:看齐不抢光,镜头自然会给每个人时间

这个原则不体面吗?

恰恰是体面

截至10月2日,刘惜君没有公开回应

这很常见,艺人遇到舆情,团队会评估再说

但缺席回应并不等于没事,它会把话语权留给现场视频和公众解读

大家骂得狠,我能理解情绪,但也提醒一句:别把所有恶意都归到一个人身上,现场有调度、有导演、有机位,这次的混乱未必只有个人选择造成

这件事也逼着我们重新审视“C位”的意义——它不是一块地砖,而是行业信用和职业素养的投影

站位是小动作,口碑是大账

一个人要在台上被看见,有很多办法:作品、舞台完成度、合作时的风度

硬抢的光,往往带来硬伤

哪怕你只是往中间挪了三步,别人就要退到后排,那几个人回后台的眼神,其实比弹幕更要命

我不否认舞台上会有临场变动,谁都有可能在节奏里犯小错

但当错引发连锁反应,就需要有人及时“归位”——这次是孙悦拉了陈楚生,是王祖蓝向后挪

一个团队越成熟,越能在两三秒里恢复秩序,这也是专业的温度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好看不只靠C位,好看靠彼此成全

如果导演说没有固定站位,那就更需要自觉的边界感;

如果有人说“这阵容C位站了就站了”,我更愿意看谁在乱的时候把队形拉回

舞台就是社会的缩影,排在中间不等于是主角,守住分寸,反而让你被记得更久

信源资料
武遗海:《刘惜君 “横移抢 C 位” 惹众怒,晚会变闹剧?_》-2025年10月2日
搜狐网:《上影节红毯 C 位争夺战:娱乐圈咖位法则与人情世相切片_倪妮粉_流量_站位》-2025年6月18日
腾讯网:《刘惜君抢 C 位事件反转!导演回应没有站位安排,歌手可自己调整》-2025年10月2日
搜狐网:《2025上海大秀咖位大洗牌:郑秀晶稳坐 C 位,张柏芝无人问津,谁才是真正赢家?_资源_陈丽君_行业》-2025年4月30日

来源:小非凡追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