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5E教学模型,并分析立德树人视域下5E教学模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需求。本文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从吸引、探索、解释、迁移和评价五个阶段探索5E教学模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笔者认为,5E教学模型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型,既能培养他们的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朱贞翊
摘要:介绍5E教学模型,并分析立德树人视域下5E教学模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需求。本文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从吸引、探索、解释、迁移和评价五个阶段探索5E教学模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笔者认为,5E教学模型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型,既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又能使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的情感价值目标得到较好的实现。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英语;5E教学模型
引言
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与网络科技的更迭,丰富的语言素材与语料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更大的进步空间,同时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思想成长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精英,在积极关注世界局势的发展与潮流的变化的同时,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中不良思潮的侵蚀。他们一方面注重社会变化和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在时代需求与个体价值实现之间感到困惑与挣扎。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容易受西方语言文化背后潜藏的不良意识形态和歪曲价值观念的影响。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教育部 2020)因此,大学英语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也是中英两种语言与文化碰撞与传播的重要阵地,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与文化意识。大学英语教学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知识传授目标与情感价值目标中,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育一批又一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中坚力量。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5E教学模型在大学英语
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需求当代社会需要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传统的以语言知识灌输为主的英语教学方法与现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已不再同步。因此,有必要采用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指导教学实践,持续进行反思与改进,以唤醒教师的专业自省意识,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与教学实践的改善。同时,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语言知识目标与情感价值目标的统一、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统一的重大责任。
基于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交叉性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并将立德树人的价值观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挖掘课程丰富的语言与文化内涵,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完善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5E教学模型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型,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不断回溯和更迭知识的构建,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学习能力和共情能力进行实践与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进行创新与改进。
5E教学模型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美国生物科学课程研究所基于探究式学习理念开发的一种教学模型,包含五个阶段:吸引(Engagement)、探索(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因为这五个阶段的首字母都是E,所以被称为5E教学模型(邹晓瑜 2023)。在5E教学模型中,第一阶段“吸引”即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意识;第二阶段“探索”指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三阶段“解释”是揭示探究的意义;第四阶段“迁移”指新概念的迁移与运用;第五阶段“评价”是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效果与反馈。
随着教学模式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5E教学模式展开了大量研究。例如,艾森克拉夫(Eisenkraf)的实验研究发现师范生的英语教学能力在实验后得到了显著提升(转引自邹晓瑜,2023);乔鲁妮萨、普拉博沃和苏里亚蒂 (Choirunnisa,Prabowo & Suryanti)将5E教学模式引入小学教育领域,证实该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转引自冯晨晨,2023)。国内关于5E教学模式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程卓(2020)将该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证实了其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际价值,并有助于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李慧琳(2020)将该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证实了学生的阅读成绩在实验后确实得到了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基于立德树人目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5E教学模型,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需求。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5E教学模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课程涵盖中英两种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与思维差异,其教学内容展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等教育因素。基于此,大学英语教师应深入挖掘课内外思政元素,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美德,从学生的个体关怀出发,帮助他们树立自我尊严,筑牢道德防线,增强道德实操能力,用立德树人构建对祖国的文化认同、理想信念与爱国热情。
5E教学模型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教学模型,可以从五个阶段层层深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将5E教学模型合理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可以将中英语言知识的传授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人文素养、思政元素进行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文化认同教育,并且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目标传授的体系中,融入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活实践和个人成长中,帮助他们自主性、自发性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阶段:吸引(Engagement),即创设情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视角设计教学导入,并展开单元背景和话题。然而,当代大学生拥有一定的文化潮流话语权,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与教师迥然不同。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结合单元教学背景和主题词,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点,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有机结合。这不仅能强化课程的知识传授功能、思想政治功能、意识形态功能,还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完善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内容设置以学生个体关怀为中心的课前问卷调查、问题思考等任务,创设引起学生兴趣与关注的各种场景,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课堂。
第二阶段:探索(Exploration),即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本阶段,教师应在上一阶段创设情境的基础上,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设计具有交叉性、相关性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探析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指导策略和学习方向,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思考知觉,引导他们构建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教师的方向指导,实现语言知识目标与文化知识目标的统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例如,在此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总结汇报等活动感知主题,积极思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行深度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三阶段:解释(Explanation),即揭示探究的意义。
在本阶段,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新兴的教学工具及方法,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演讲、情景模拟、专题讨论、分组讨论等,对课文的核心要素与立德树人思政元素进行追根溯源,对教学内容和主题思想进行思政深度的双向拓展,着力体现立德树人的映射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总结课文核心要素与立德树人思政元素之间的共同特征,进行现在和过去的对比、国内与国外的对比、文化的对比、精神的对比、思想的对比,以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立场高度,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语言知识积累和语言技能提升的基础上,为他们搭建课内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支架,引导他们对课内相关素材进行反思,对文化现象进行拓展升华,挖掘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树立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
第四阶段:迁移(Elaboration),指新概念的迁移与运用。
这是对上一阶段的深化,指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之后,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会贯通后进行归纳、总结、迁移、输出与运用。在本阶段,教师要创造性地将课内知识目标、学生课外生活、正确价值观念结合在一起,设计各种课堂练习与课后活动,让学生能辩证思考语言到文化、学习到生活、课内到课外、学校到社会等之间的辩证关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升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内知识迁移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唤醒他们的爱国热情,帮助他们构建家国情怀与身份认同。
第五阶段:评价(Evaluation)即收集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与反馈。
评价并不局限于教学的某一个环节,而是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评价的核心在于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及时反馈与调整,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语言知识与情感价值目标中蕴含的知识性、方向性、观念性等评价维度,在渐进性、过程性、多元性、相关性、精准性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同时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
结语
教师基于立德树人目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5E教学模型,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实际教学需求,通过五个阶段的教学活动,既能达成知识传授目标,又能使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的情感价值目标得到较好的实现;能够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经验深度反思、深刻理解、辩证看待中西方差异,戮力传承中华文明精神,热忱贡献社会发展,悉心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激昂展现家国情怀,竭力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总之,5E教学模型作为一种先驱的、典范的教学模型,能够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修于行,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有良好的提挈作用。
引用文献
程卓. 2020. 5E教学模式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D]. 扬州大学.
冯晨晨. 2023. 5E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 [D]. 石河子大学.
教育部. 2020.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D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李慧琳. 2020. 探究式教学法指导下的5E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渤海大学.
邹晓瑜. 2023. 5E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淮北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2023年贵州省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德育唤醒视域下大学英语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2023009)。
来源:永大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