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阳性率上升,专家提醒:保持良好习惯,注意防护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7 05:12 1

摘要:近期,不少网友在微博、小红书上发帖称,身边同事又出现了排着队似的发烧、感冒,还有发烧、喉咙痛、肌肉疼等症状,在医院进行核酸检测为阳性。“新冠又来了”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近期,不少网友在微博、小红书上发帖称,身边同事又出现了排着队似的发烧、感冒,还有发烧、喉咙痛、肌肉疼等症状,在医院进行核酸检测为阳性。“新冠又来了”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5月16日,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主任、主任医师李升炉提醒,市民需要注意防范。

中疾控:全国阳性率突破16%

中国疾控中心于5月8日发布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在3月31日至5月4日的监测期内,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从7.5%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由3.3%提高到了6.3%。

从地域分布来看,包括湖南在内的南方省份新冠阳性率相对北方省份略高一些,这或许与南方的气候、人口密度以及人员流动特点等因素有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接受媒体报道时表示,从3月开始,新冠门诊就诊人数、阳性率都开始增加,4月、5月有上升趋势,暂时还没有看到下降。

李侗曾表示,从致病力来看,现在流行的毒株和之前没有太大变化,大部分人还是轻症,重症较少。

保证营养、好心情都是“自愈神器”

“目前新冠的重症率很低,及时就诊,早期用药,通常恢复较快。”李升炉提醒道,治疗期间多喝水,保证营养,保持好心情,就是最好的“自愈神器”。

李升炉建议公众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2.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要均衡饮食,多吃肉蛋奶,搭配鲜果蔬,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每天适度运动30分钟,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与人接触要佩戴口罩,保持室内良好通风;根据需要及时就医。

3.科学佩戴口罩: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减少感染风险。

4.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免疫力较弱人群(如孕妇、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

延伸:老年人是本轮新冠要重点防护的人群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从年龄上看,在4月28日至5月4日的这一周,在15岁—59岁、60岁以上人群中,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新冠阳性率均排在第一。在0岁—14岁的群体中,阳性率排在第一的则都是鼻病毒。

李侗曾注意到,此次新冠感染,年轻人一般3至5天就能缓解,老年人可能要5至7天。他特别提醒,老年人中免疫力低下的、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仍然有重症风险。肿瘤晚期、器官移植、免疫严重下降的人群也有重症风险。

病毒学家常荣山表示,新冠对15岁以下儿童的致病力较弱,没有流感强,但对敏感人群(高血糖、高血脂、50岁以上人群)的致病力约为流感的两倍,在确认感染新冠后,需要做抗病毒治疗。

来源:营养密码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