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年,美国老想着怎么卡中国脖子,从贸易战打到科技封锁,可中国就是屹立不倒,靠的是我们自己的勤劳和制度优势。现在,他们又转头去拉拢中国邻国印度和越南,想把制造业链条挪过去,复制中国的成功。
这些年,美国老想着怎么卡中国脖子,从贸易战打到科技封锁,可中国就是屹立不倒,靠的是我们自己的勤劳和制度优势。现在,他们又转头去拉拢中国邻国印度和越南,想把制造业链条挪过去,复制中国的成功。
美国对华贸易战从2018年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开始了,那时候加征关税,针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的税,目的是逼企业撤出中国市场。结果中国企业调整供应链,出口没崩盘,反而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和开拓东盟市场稳住了阵脚。到2020年,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一出,美国抓住机会,借着印太战略调整对印度的定位,从冷战时期的疏离,转向所谓的关键伙伴关系。军事援助也水涨船高,从2020到2024年,翻了三倍,涵盖火箭系统和直升机交付,总额超20亿美元。
拜登上台后,没放松这根弦,2021年5月在东京推出印太经济框架,邀请印度和越南等14国加入,表面谈供应链安全,骨子里就是引导投资避开中国。框架分四个支柱:贸易、供应链、清洁经济和公平经济,到2025年,前三个支柱有点进展,比如供应链协议强调降低对中国依赖,但贸易支柱谈判还卡着,协调难题一大堆。美国企业像苹果和三星,开始在印度建厂,试图转移电子和纺织产能。
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二度上台,2月4日就对所有中国进口品加10%关税,7月10日扩展到90国对等关税,国务院忙着和各国谈判豁免。这时候,印度和越南成了重点对象。美国副总统万斯4月21日访印,和莫迪敲定贸易路线图,内容包括降低钢铁关税、扩大美国农产品出口,还限制中国电子份额。双边贸易额从2024年的2123亿美元目标翻番,到2030年冲5000亿美元。军事上,美印启动INDUS-X平台,2023年起扩展国防科技合作。
越南这边,美国也下血本。2018年贸易战伊始,美方就推供应链转移,越南地理位置好,劳动力便宜,成了热门选择。2024年,美越贸易总额1551亿美元,越南对美出口占其GDP近30%。2025年7月2日,美越签新贸易协议,越南零关税换取美国市场准入,但美国对越南出口加20%关税,对转口中国货加40%。
英特尔和三星在越南扩半导体厂,投资聚焦电子和纺织。越南外资存量到2024年底超3220亿美元,美国排第13位,主要在住宿和加工制造。美国这套转向,本意是分散风险,建“中国+1”模式,可越南对华进口依赖重。
IPEF框架下,美国怂恿成员国把产业链挪到印越,2025年上半年新增40多项科技合作。但进展慢,清洁经济协议签了,可投资覆盖有限,成员国间扯皮不断。日本企业嫌越南劳动力技能低,印度环保法规变来变去。
而美国对印度的扶持,从经济到军事,一揽子推进。2025年4月,万斯访印后,美印贸易额突破千亿,农产品进口配额扩大,美国中西部农场受益。科技合作项目增到四十多个,波音在班加罗尔建航空厂,辉瑞在海得拉巴搞制药。军事上,DTTI倡议绕过官僚,加快武器交付,2025年2月特朗普会莫迪,承诺增售军火。可8月27日起,美国对印度出口加50%关税,波及602亿美元商品,包括纺织、宝石和家具。
越南的援助也热火朝天。2025年1至7月,对美出口850亿美元,半导体和纺织领跑。美国投资逐年涨,2024年中旬超1300个项目。7月协议后,越南零关税姿态换来部分豁免,但转口中国货40%关税,让河内头疼。VN指数7月公告后跌7%,创纪录大跌。美国6月压越南减对中国工业品依赖,发长长清单要求。越南经济脆弱,出口占GDP87%,关税一压,股市乱套。
IPEF里,印越是主力。2025年,供应链支柱推进,鼓励纺织和芯片迁厂。但挑战多,协调难,越南技能缺口大,印度电力不稳。企业主管直言,转移成本高,回报不确定。美国企业多元化供应链,去越南印度建厂,可这些地方没法子比中国完整产业链。
美国倾斜援助,表面慈父,里子是算计。印度买俄油被罚额外关税,越南被逼选边站。可印越不是傻子,印度和我们经贸1360亿美元,越南也离不开中国市场。
而印度和越南想接中国班,短板明显。印度基础设施弱,2025年外资虽增加,电力和物流跟不上,班加罗尔园区延误频发。50%关税一砸,纺织业失业潮起,孟买染坊停工,竞争不过越南和中国。越南出口高,可依赖中国原材料,关税威胁下,增长预期从15%降5%。胡志明港查转口货,供应链脆弱,英特尔扩厂也卡壳。
IPEF执行慢,2025年公平经济支柱谈判卡住,华盛顿圆桌争条款。成员国间,日本嫌越南焊工不行,印度法规变卦。清洁经济协议签了,可太阳能项目投资少,古吉拉特沙漠光伏慢吞吞。美国策略想建替代中国,可忽略地缘现实,印越没法复制中国积累。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制造业靠创新和素质提升,产业链齐全。面对关税,中国企业数字化升级,机器人臂抓部件,效率高。一带一路深化,2025年和东盟贸易增长,中越基建协议签了,挖掘机推土建高速。
美国替代路径,注定有限,难以撼动中国基础。
来源:元衡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