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禁?不存在的!户晨风又在用小号,卖日本产品割韭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2 18:11 1

摘要:可你猜怎么着?他当天就开了新号,直播切片满天飞,不到十天,小号粉丝破百万,推荐日本牙膏、嘲讽北大高材生、宣扬“麦当劳年夜饭”……人是封了,货还在卖,嘴还在喷,流量还在赚。

这年头,封禁一个网红,
跟拔草一样——
你以为拔干净了,
第二天一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网红“户晨风”,就是这届互联网的“打不死的小强”。
9月20日,全网封禁,账号禁言,作品清空,粉丝归零。
按理说,这该是“社死”现场,从此江湖再见。

可你猜怎么着?
他当天就开了新号,直播切片满天飞,
不到十天,小号粉丝破百万,
推荐日本牙膏、嘲讽北大高材生、宣扬“麦当劳年夜饭”……
人是封了,货还在卖,嘴还在喷,流量还在赚。

好一个“放弃版权”!
他说:“我宣布,所有视频,谁爱用谁用,随便盈利!”
翻译过来就是:我不能出镜,但你们都是我的嘴替。
这哪是放弃版权?这是搞“内容传销”!

一个被封的网红,摇身一变成了“幕后教父”,
靠无数小号,把他的“苹果人”“安卓人”那套歪理,
继续喂给互联网的韭菜们。

你说他懂什么科技?高中毕业,修车工出身。
可在他嘴里,用iPhone的叫“苹果人”,住“苹果房”,开“苹果车”;
用安卓的叫“安卓人”,活该住“安卓房”,开“安卓车”。

这哪是数码博主?这是现代版“种姓制度”设计师。
照他这逻辑,喝豆浆的得叫“豆浆人”,吃米饭的得叫“米饭人”,
以后相亲都得先问一句:“你是哪一派?”

更离谱的是,他推荐日本狮王牙膏,被网友质问:“为啥不推国产?”
他理直气壮:“我不是诱导,是强烈推荐!”
好家伙,诱导不够深,得加大力度。
合着爱国情怀在他这儿,是个可以调节的“档位”?
国产牙膏“档位低”,日本牙膏“档位高”,
所以必须“强烈推荐”?
那下次是不是该说:“不是歧视,是极度鄙视”?

最魔幻的,是他教北大研究生找工作。
人家法学硕士,名校毕业,一时没找到理想工作,
跑来问他怎么办。
他大手一挥:“去通下水道!你北大毕业,别人收50,你收100;
别人一天干两单,你干十单!”
要不就是:“去殡仪馆应聘,高端服务业!”

听听,这是人话吗?
一个高中辍学、靠喷人火起来的网红,
在教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何放下身段”?
这不是建议,这是精神霸凌

他不是在帮人找工作,是在享受“踩高捧低”的快感。
你学历越高,他越要踩你一脚,
这样才能显得他“虽无文凭,却有流量”的“成功”。

可笑的是,真有年轻人信他。
北大研究生跑去问他通下水道的事,
这不是求知,是“中毒”。
当社会的上升通道变窄,
当年轻人焦虑到连年夜饭该不该在家做都开始怀疑,
这种“反智网红”就有了市场。
他们不讲逻辑,只讲情绪;
不讲事实,只讲立场;
不解决问题,只制造对立。

户晨风那一套——
贬低国产、吹捧外国、嘲笑普通人生活方式、把吃饭做饭说成“浪费时间”——
本质上就是流量厚黑学
越极端,越有话题;
越对立,越有热度;
越反常识,越能出圈。

他不是不懂道理,他是故意装不懂
他知道说“麦当劳比年夜饭高级”,能惹怒一票人;
他知道说“安卓人低人一等”,能引来骂战;
他知道推荐日本产品,能被贴上“不爱国”标签,
然后引发更大争议——
骂声也是流量,黑红也是红。

可问题是,这种流量,有毒。
它毒害的是年轻人的价值观。
它让人觉得:
读书不如当网红,
努力不如会骂人,
尊严可以拿来换流量。

我们总说“清朗行动”,可清得了账号,清不了思想。
封得了主号,封不了切片。
今天封一个户晨风,明天冒出十个“户声传递”“晨风再起”。
只要流量逻辑不变,只要对立能变现,
这种“精神毒瘤”就会一直野蛮生长。

所以,别只盯着账号封不封。
更该问的是:
为什么一个高中毕业、满嘴跑火车的人,
能月入百万?
为什么一个嘲讽学历、贬低国货的人,
能拥有百万粉丝?
为什么我们的年轻人,会把这种人当“人生导师”?

或许,这才是最该被“封禁”的问题。

最后送户晨风一句:
你可以推荐日本牙膏,
但别忘了,
中国人刷的不是牙,是脸。
你喷的每一句,
都在往这张脸上泼脏水。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