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麦积区社棠镇柏林村的阳光玫瑰种植基地里,一串串饱满圆润的葡萄挂满枝头,迎来大丰收。为精准对接国庆、中秋“双节”消费市场,基地通过多元销售模式和精致礼盒包装,为葡萄销售带来一波热潮。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褚艳玉 董怡凡)金秋时节,麦积区社棠镇柏林村的阳光玫瑰种植基地里,一串串饱满圆润的葡萄挂满枝头,迎来大丰收。为精准对接国庆、中秋“双节”消费市场,基地通过多元销售模式和精致礼盒包装,为葡萄销售带来一波热潮。
走进柏林村葡萄种植基地,连片的温室大棚延伸至远方,郁郁葱葱的葡萄藤间,阳光洒落于串串果实之上,果香氤氲。作为麦积区绿色食品种植示范基地,这里的256亩葡萄始终以高标准把控品质,品种涵盖阳光玫瑰、蓝宝石、巨峰、妮娜皇后等早中晚熟品类,可实现销售周期的持续延伸。
“我们完全按照绿色食品种植要求,采用物理防虫和有机肥培育。”麦积区早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彦兵介绍。基地内随处可见的太阳能防虫灯、声控防鸟灯,成为生态种植的“守护者”。不仅如此,基地还坚持控产提质,每亩产量控制在2000斤以内,“虽然产量降了,但葡萄的玫瑰香味更浓、甜度更高,口感更佳!”葛彦兵自豪地道出了柏林村葡萄赢得市场认可的核心密码。
“双节”期间,基地精准对接节日消费需求,推出的礼盒包装成为市场“新宠”。 “我们不仅做了礼盒包装,还推出葡萄品类拼装,能根据大家的需求调整搭配。”某商场销售人员杨艳霞介绍,拼装礼盒集多种葡萄品种于一体,既丰富了口感层次,又提升了礼品的精致感与档次,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节日馈赠,都成了高端又实用的选择,一经推出便备受青睐。
为了拓宽销路,基地积极构建“线上销售+线下采摘”的运作模式,实现销量与口碑的双向提升。“我们线上每天能销售约150张团购券,线下则以天水本地及周边县城的市民采摘为主。”基地直播主播周童告诉记者,不少市民选择周末自驾带家人前来采摘,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体验亲子互动的乐趣,让葡萄园成为了假期休闲的“打卡地”。
柏林村葡萄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党支部+合作社+果农+电商”模式的支撑。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种植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基地配套建设的预冷库与加工包装车间,为葡萄的贮存、保鲜及商品化处理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精致礼盒包装提升了葡萄附加值,进而形成了从种植、培育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如今,社棠镇柏林村不仅以绿色种植打响了“甜蜜品牌”,更以多元业态激活了特色农业潜力。这份“生态甜”,既甜了市民的“双节”餐桌与节日情谊,更甜了当地百姓的致富路,为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的“甜蜜答卷”。【编辑 曹宁】
来源:麦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