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股一放假,全球股市就“开挂”?国庆中秋休市期间,欧美股市踩着创新高的节奏收涨,今天亚太股市更是集体“沸腾”,连代表A股核心资产的A50指数都直线飙升。不少股民盯着行情屏犯愁:这波上涨到底由头在哪?A股节后能补上这波行情吗?
A股一放假,全球股市就“开挂”?国庆中秋休市期间,欧美股市踩着创新高的节奏收涨,今天亚太股市更是集体“沸腾”,连代表A股核心资产的A50指数都直线飙升。不少股民盯着行情屏犯愁:这波上涨到底由头在哪?A股节后能补上这波行情吗?
一、全球股市“嗨起来”,两大推手藏不住了
懂行的都清楚,股市不会平白无故大涨,这次全球普涨的核心逻辑就两个,每一个都戳中市场痛点。
1. 美联储降息预期“拉满”,热钱要来了
这是最关键的推手。最新数据显示,美国9月“小非农”ADP就业人数居然减少3.2万人,远低于预期的增加5.1万人,加上美国政府再度停摆,关键经济数据都没法发布。市场立马嗅到了宽松的味道,现在CME“美联储观察”显示,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经飙到96.2%,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对股市来说,降息就等于“放水”,全球热钱会跟着收益差流向估值低洼的市场,这波上涨本质是提前抢跑宽松红利。
2. AI技术再爆新动静,科技股带头冲
科技股的“发动机”又启动了。9月底刚结束的音博会上,科大讯飞已经能用AIGC技术把经典音乐转成动态视觉画面,还能联动出定制饮品,这种“听觉-视觉-味觉”的全链路应用,说明AI已经从概念落地到消费场景了。加上年初就明确的AI推理时代趋势,金融、医疗等行业都在深度融合AI提升效率,资金自然扎堆往科技股里钻,带动整个市场情绪升温。
二、亚太股市涨成啥样?A50飙升靠谱吗?
今天的亚太股市堪称“满堂红”,各个市场的涨幅看得人眼馋,A50的异动更是让A股股民心里痒痒。
从盘面看,韩国股市是最猛的“带头大哥”,高开后一路震荡上行,涨幅直接超3%,完全不给空头反击的机会;港股也不含糊,恒生科技指数高开高走,涨幅达2.3%,恒生指数更是拉出中阳线,创下阶段性新高;台湾加权指数、澳大利亚股市涨幅都超1%,印度、泰国等市场也跟着飘红,整个亚太市场一片火热。
最受关注的A50指数盘中直线拉升,明显是资金在抢筹码。这背后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降息预期下,热钱盯上了A股核心资产,A50成了“替代品”;另一方面A股休市期间,原本要进A股的资金没地方去,只能先炒A50补流动性。不过得提醒一句,A50对A股的指引不是100%准,虽然2023、2024年假期后同向涨跌概率超80%,但它常有反应过度的情况,涨跌幅往往比A股实际走势大得多。
三、节后A股能补涨吗?我的3个判断
结合盘面和资金逻辑,我觉得节后A股补涨的概率很大,至少有三个支撑点站得住脚。
1. 节前已经“打底”,趋势在往上走
A股休市前,主力资金已经有动作了,沪指不仅突破了短期均线,盘面也从震荡转向企稳,明显是在为上涨蓄力。股市讲究“顺势而为”,既然节前已经走出上升趋势,节后借着全球普涨的东风,大概率会顺着趋势往上走。
2. 金融科技“发动机”没熄火
现在A股的资金和人气都盯在金融科技上,这板块刚好踩中“AI+金融”的双重风口。节前金融科技板块已经调整了一段时间,筹码消化得比较充分,相当于“深蹲”完做好了起跳准备。只要这个主线不熄火,节后行情就有核心推动力。
3. 全球资金“用脚投票”,A股没理由掉队
全球股市普涨本质是对宽松周期的一致预期,而A股的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里算偏低的,热钱没理由绕开。何况A50已经提前反应了资金对A股的看好,加上2023年国庆期间A50涨,节后A股跟着涨的先例,这次外部环境更利好,补涨的逻辑更顺。
总结
说到底,这次全球股市上涨、A50飙升,核心是美联储降息预期和AI技术落地带来的双重利好。对A股来说,节前有趋势铺垫,节中有外部利好加持,节后补涨的概率确实不低。但还是要给大家提个醒,A50的指引仅供参考,股市从来没有“必然”,入场前一定要想清楚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幸福7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