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提到痛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痛起来要命”,但比疼痛更折磨人的是痛风石,那些在关节处凸起的硬结,不仅影响活动,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而长期以来,能有效溶解痛风石的口服药几乎是空白。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一提到痛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痛起来要命”,但比疼痛更折磨人的是痛风石,那些在关节处凸起的硬结,不仅影响活动,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而长期以来,能有效溶解痛风石的口服药几乎是空白。
现在,中国药企终于传出好消息,一品红的痛风创新药AR882已完成全球关键性Ⅲ期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更关键的是,它的疗效比不少国外同类药物还要出色。
这款国产新药到底强在哪?为何能让资本市场和患者都充满期待?
要理解AR882的价值,得先说说痛风治疗的痛点,痛风的根源是尿酸过高,现有药物要么降尿酸效果有限,要么存在明显副作用,比如传统药物苯溴马隆有肝毒性风险,而首个URAT1抑制剂雷西纳德作用时间短,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对于最棘手的痛风石,很多患者只能靠手术切除,却治标不治本。这种临床需求的缺口,恰恰成了AR882的突破口。
作为一款强效高选择性尿酸转运蛋白抑制剂,AR882的核心优势在于“精准优化”。研发团队针对现有药物的短板进行了分子结构改造,既保留了强效降尿酸的能力,又解决了安全性问题。
它能与尿酸转运蛋白长效结合,药效可持续24小时,能全天候平稳阻断尿酸重吸收,这就避免了尿酸水平波动对肾脏造成的额外压力,从根源上降低了肾毒性风险。
临床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在2025年欧洲风湿病协会联盟大会上披露的长期数据显示,AR882单药治疗6个月时,患者的目标和非目标痛风石都出现了高比例的完全溶解,血清尿酸(sUA)也随之显著降低。
全球多中心IIa期临床试验更给出了直观数字,50毫克剂量的AR882有效性达95%,75毫克剂量有效性接近100%。
能在一个月左右将患者尿酸水平降到300μmol/L以下,这个数值是痛风治疗的关键目标线,而目前已上市的所有痛风药都没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有位痛风石患者的治疗经历很有代表性,使用AR882仅36天后,关节处的痛风石就开始破裂,122天后明显溶解,180天实现了完全溶解,彻底摆脱了长期的疼痛困扰。
要知道,即便是痛风治疗的一线用药别嘌呤醇,在溶解痛风石方面也鲜有如此显著的表现,这也是AR882被寄予厚望的核心原因。
这款新药的底气,来自一品红真金白银的研发投入和清晰的创新转型战略。
放在几年前,一品红还以儿童药和慢病仿制药为主,但企业敏锐地意识到,单纯依赖仿制药难以支撑长期发展,2018年起便将战略重心转向创新药研发,2020年更是明确提出“从传统产品创新向高端制剂及新靶点创新转型”。
近五年间,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从8.08%跃升至22.40%,创新药研发投入早已超越仿制药,这样的投入强度在本土药企中并不多见。
一品红药业集团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杨文谦博士强调,公司的核心身份是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
而AR882进入全球III期临床、自研口服GLP-1减肥药物APH01727实现中美双报、创新药研发投入超越仿制药,这三个关键节点正是企业蜕变的最好印证。
如今,一品红的在研创新药项目已达10余个,覆盖代谢内分泌、免疫炎症、神经等多个治疗领域,形成了有梯队、有重点的研发管线。
除了AR882,管线里的其他产品也各有亮点,口服小分子GLP-1RA药物APH01727已在中美两国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针对2型糖尿病及肥胖适应症,相比市面上的注射剂,它有望实现一日一片,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还有作为小分子GnRH拮抗剂的APH02744,2025年4月已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Pre-IND申请,预期今年可启动临床试验,目前国内尚无同类分子上市,未来能为妇科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图片来源网络
偏向性GLP-1小分子激动剂APH03920在临床前试验中表现出更好的药效、更长的代谢时间和更少的胃肠道副作用,具备成为“同类最优”药物的潜力。
在前沿技术布局上,一品红也没落下,公司围绕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这一全球先进技术搭建平台,APH03571正在开展临床前研究,有望成为该平台首个进入临床的分子,实现企业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突破。
杨文谦博士透露,未来三年,公司计划每年推动1~2个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实现中美双报,目标很明确:培育出能走向全球的大单品。
市场早已用脚投票,自2025年开年以来,受益于AR882的亮眼进展,一品红股价涨幅超250%,市值突破270亿元,跻身年内表现最强劲的医药股之列。
要知道,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开展III期临床的小分子药物屈指可数,AR882能走到这一步,本身就证明了其硬实力。
目前,一品红已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AR882突破性疗法申请,若能顺利获批,上市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杨文谦博士认为,一款新药要成为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必须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具备显著疗效和安全性,还要有全球化的市场布局。
从AR882的表现来看,它显然符合这些特质,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预计2030年将达14.2亿,其中痛风石患者超1亿人。
在中国,高尿酸血症患者约2亿,痛风患者约2000万,且还在持续攀升,庞大的患者群体构成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对于患者来说,AR882的意义远不止一款新药那么简单,它意味着不用再依赖副作用明显的老药,不用再为痛风石的切除手术发愁,更意味着中国药企在痛风治疗领域,终于从“追随者”变成了“竞争者”。
从仿制药到创新药,从本土研发到全球临床,一品红的转型之路,正是中国医药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随着AR882全球III期临床试验的推进,我们离这款“更有效”的痛风新药上市又近了一步。
未来,当中国患者能用上自己国家研发的全球级新药,当“国产创新药”成为全球市场的常客,这或许就是中国药企最“争气”的模样。
来源:沧海旅行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