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日国庆当天,上海旗忠网球中心的中央球场,本是一场备受期待的国际赛事——意大利选手贝雷蒂尼对阵法国选手马纳里诺。比赛进行到关键阶段,看台上突然传来高频尖叫,一名女子不仅扭动身体,还全程用英语大声喧哗,直接打乱球员发球节奏,比赛被迫暂停。
10月1日国庆当天,上海旗忠网球中心的中央球场,本是一场备受期待的国际赛事——意大利选手贝雷蒂尼对阵法国选手马纳里诺。比赛进行到关键阶段,看台上突然传来高频尖叫,一名女子不仅扭动身体,还全程用英语大声喧哗,直接打乱球员发球节奏,比赛被迫暂停。
现场裁判第一时间上前警告,可这名女子毫无收敛。安保人员随后介入劝阻,没想到她反而掏出一本外国护照在安保面前挥舞,嘴里还反复喊着“我不是中国人”,甚至用肩膀故意冲撞安保人员。视频画面显示,她态度嚣张,完全无视周围观众的不满,最终几名安保人员只能合力将她抬出场地,离场时她仍在挣扎喊叫,而现场观众则爆发出一片欢呼声。
上海闵行区警方很快通过官微发布通报,明确涉事女子为46岁的谢某某,因酒后严重扰乱公共秩序,已被依法予以行政处罚。通报同时呼吁,大型赛事需观众共同维护秩序,文明观赛是基本准则。警方的快速响应,让不少网友点赞“中国规矩不惯着特权”。
随着事件发酵,网友开始深挖谢某某的身份。有知情者透露,谢某某并非天生外籍,中文名叫谢云,原本是中国人,后来嫁给一名瑞典丈夫后更改国籍(疑似瑞士籍)。更让人意外的是,她还是国内某品牌的CEO,按常理属于高学历、高收入人群,本应更注重言行修养。
现场目击者还提到,谢某某被制止时,除了外国护照,国庆上海网球赛现闹剧:46岁外籍女子喊“我不是中国人”,撒野后被抬出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根据中国法律,加入外籍后,原中国国籍自动丧失,身份证会被剪角注销,她在现场展示剪角身份证的行为,更像是在刻意强调自己的“外籍身份”。
有熟悉职场心理的网友分析,谢某某的极端行为或许藏着深层原因。可能过去在生活或工作中受过轻视,如今换了外籍身份,便想通过这种嚣张方式证明自己“高人一等”,结果借着酒劲彻底失控。这种“靠国籍找优越感”的做法,在网上引发一片声讨,不少人直言“国籍从来不是撒野的资本”。
更让网友关注的是,有人扒出谢某某的证件信息显示,她原本计划在10月26日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要知道,广交会是国内外企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人员密集且涉及国际商务洽谈。不少网友担忧,“要是她在广交会上也发酒疯,不仅丢面子,还可能影响国际合作氛围”,纷纷呼吁相关部门取消她的入场资格。
事件热度居高不下,网友的吐槽也从愤怒转向讽刺。有人制作了相关表情包,把谢某某高频尖叫的行为,和动物界喜欢吼叫的“吼猴”联系起来,开玩笑说“建议动物园请她做特色项目,让她和吼猴一起叫,既满足她的需求,又能给游客添乐子”。这种幽默的调侃背后,其实是大众对“特权思想”的反感——不管是什么国籍、什么身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要守中国的规矩。
不过,围绕这件事的讨论也出现了不同声音。有部分网友认为,虽然谢某某的行为不妥,但“将人比作动物”的调侃是否过于偏激?还有人提出,警方通报仅提到“行政处罚”,具体处罚内容没有明确,这样的力度能否起到警示作用?毕竟赛场不是私人场合,一次扰乱可能影响球员状态,也破坏其他观众的观赛体验。
也有人从规则意识的角度思考,近年来国内大型赛事越来越多,类似的观赛乱象却时有发生。除了事后处罚,是否该提前加强观赛礼仪宣传?比如在门票上标注禁止行为、赛前播放文明观赛短片,从源头减少乱象。还有人关注到谢某某的“外籍身份争议”,认为部分人对“外籍”存在错误认知,觉得换了国籍就能凌驾于规则之上,却忘了尊重所在国秩序才是基本素养。
46岁、CEO身份、外籍、酒后撒野、喊“我不是中国人”,这些标签叠加在一起,让这件事远超“赛场闹事”本身。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少数人对“身份”的扭曲理解——以为国籍能成为“免罪符”,却忽略了无论身处何地,遵守规则都是做人的底线。
最后一个问题留给大家:对于谢某某这样的行为,除了警方的行政处罚,赛事方是否该将其列入“观赛黑名单”?未来遇到类似外籍人士扰乱公共秩序的情况,该如何平衡“依法处罚”与“避免国籍争议”?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来源:广西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