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特辑 | 玉骨梅魂:中华文化孕育的艺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1 20:03 1

摘要:近代以来,西方人提出了国花这个概念,于是世界各国便制定了本国的国花。日本的国花是樱花和菊花,美国的则是浪漫的玫瑰。荷兰是郁金香,最奇怪的是墨西哥,该国的国花竟然是仙人掌。

近代以来,西方人提出了国花这个概念,于是世界各国便制定了本国的国花。日本的国花是樱花和菊花,美国的则是浪漫的玫瑰。荷兰是郁金香,最奇怪的是墨西哥,该国的国花竟然是仙人掌。

那么,咱们中国的国花是哪个呢?1929年,民国政府将梅花定为国花,梅花是中华民族之魂,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一直没有正式选出国花,但梅花是倡导的“国花”之一。

《甄嬛传》里的这句诗为唐崔道融所作

冯贽《云仙杂记》有:“烟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无倾城笑耳。”玉骨可视为梅花枝干的美称。文化地位上,梅,居“四君子”之首,更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自古以来得君子所爱。

特别是到了宋代,文人地位提高了,梅花也成了他们清高孤傲精神的象征。一时间,咏梅诗词的数量大增。《全宋诗》的27万首诗中有4700多首与梅花相关,《全宋词》近2万首词里的咏梅词有1120多首。

宋马麟《暗香疏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汪士慎《梅花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梅花被人们争相吟咏,她有冰肌玉骨的皎皎仙姿,点作“人人欲看寿阳妆”;有暗香疏影的悠悠情思,托身“不论世外隐君子”;更有傲雪凌霜的铮铮铁骨,化为“二分明月故臣心”。

文人爱梅之情结深潜而久远。闲居四野的文人,以品梅为趣,多出于对孤傲高洁品格的追求。

飞雪有声,惟在梅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梅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

玉牌作品《玉骨》以和田白玉子料为材,温润细腻,皑如白雪。牌型中正修长,边线方圆相济,线条舒朗。篆刻内容:“玉骨冰姿,孤标清香”,牌面章法上引进了墨锭、银锭、铜刻、竹刻等姊妹艺术,此外作品气息还引用屏条、手扎、手卷艺术等。牌额创作上借鉴了碑额艺术,以云纹组合团扇,牌额上面的作品名称“风骨”,运用了篆刻里面最难创作的鸟虫篆,让文字和纹饰有机的融合。

绘画部分强调明清的文人小写意画风,以书入画,大密大疏。运刀如笔,画面仿若国画手法为之,梅树如巨浪腾空,一波三折,坚挺轩昂,繁简相宜。在刻画躯干和枝丫部分时,以砣痕深浅表现墨色浓淡,遒劲苍朴,以深浅不一的阴刻线条描绘,富有层次,立体感强,饱含笔墨意蕴。

范成大在《梅谱》中认为:“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为贵。”赏梅,离不开“稀、老、瘦、含”四字。这一审美对梅画的创作影响深远。

背面刻草书,苏轼诗词作品红梅三首之一,“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用帖学的行草入玉,笔意连贯,潇洒飘逸,与画面相呼应,以诗点题,诗画相和,观之气韵旷逸。

梅,有着幽姿淑韵的美,如同中国文人心上的一粒朱砂痣,是文人高士的精神归宿,何其难得,又何其诗意。

玉牌不仅是道之载体,亦为自身养心之源,君子当以玉以观己,用心领略其中之美,方可于物外得道,于己内养心,得以达至崇高之志向。

松的顽强生命力、竹的柔韧有度、梅花的傲雪芬芳。“岁寒三友“由内而外,由精神到现实,见证着中国人越来越内敛又坚韧的气质。这种气质成为中华文明历经跌宕起伏的护身符。

真正的“玉骨”,是你历经风雨,仍然充满力量并且热爱这个世界。

周立祥·载道玉艺

祝您国庆中秋,双节同欢!

来源:华夏艺术图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