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冬天我把这句话发到评论区,点赞冲到三万,可真正让我后背发凉的,是今天刷到的工商信息——高谦益在苏州开了家“益本堂”,五百万风投已经到账,招牌上赫然印着“迟春堂同源配方”。
“你偷走的不是一张纸,是师父熬了四十年的那口老砂锅。
”
去年冬天我把这句话发到评论区,点赞冲到三万,可真正让我后背发凉的,是今天刷到的工商信息——高谦益在苏州开了家“益本堂”,五百万风投已经到账,招牌上赫然印着“迟春堂同源配方”。
别急着骂叛徒。
我托药监局的朋友调了档案,发现人家压根没带走一张旧纸,他注册的是“健康咨询”,经营范围写得明明白白:只讲文化,不卖药。
换句话说,他把师父那套“望闻问切”的叙事打包成了流量, legally speaking,没碰红线。
这操作比偷配方狠多了——配方还能锁进保险柜,故事一旦会走路,谁也追不回。
更魔幻的是守元药庄。
去年他们刚跟日企签了“汉方药”合作协议,官网吹得震天响,结果三季度财报一出,市场份额直接掉18%。
为啥?
日本合作方把“万灵丹”改名叫“清湿颗粒”,包装印满日文,老病号当场翻脸:我吃了二十年的国产丸子,现在告诉我这是进口货?
消费者用脚投票,迟春堂趁机涨价,传统认证标签往盒子上一贴,营收飙35%。
你看,市场永远比法院先动手,判决书才八页,收银机啪啪响得更快。
夏元更惨。
他以为花两百万就能买通配方,现在倒好,名字写进了“失信黑名单”,新公司连GMP初审都过不了。
我同学在中信投行,原本给他做上市辅导,上周直接砍了项目:监管函里一句“违背公序良俗”,比任何财务黑洞都吓人。
说到底,资本不怕你打官司,怕的是你连故事都讲不圆。
最耐人寻味的是高谦益那篇专访。
他对着记者说“离开不是终点”,镜头扫过办公室,背景墙上挂着师父手写的“守正”二字——那是迟春堂大火当晚,老掌柜从火场里抢出来的唯一遗物。
我盯着照片看了很久,突然明白:这哥们根本没叛逃,他只是把战场从煎药室搬到了直播间。
老派师徒讲“传”,新派玩家讲“播”,一字之差,中间隔着整整一个互联网。
所以别再问我“传统到底该怎么保”。
国家药监局刚出的条例我连夜读完,罚款上限提到十倍违法所得,可条文后面跟着一句“鼓励公开传统知识来源”,翻译成人话:只要你肯讲故事,官方给你撑腰。
迟春堂下一步动作我赌五毛,肯定搞非遗直播,让八十岁的老药工戴麦出镜,一边搓丸一边讲“当年师父教我认附子”,弹幕刷到飞起。
别觉得low,2023年中医药伦理培训教材都拿这个案子当开篇案例,标题就叫《当徒弟成了对手》。
教材我弄到了电子版,最后一页写着:真正的传承,是让配方在新时代长出新肉。
看得我直起鸡皮疙瘩——原来法院、资本、老头、网红,全被同一句话收编了。
夜里刷手机,看到益本堂账号发了条预告:本周五直播,主题“如何辨别真假万灵丹”。
我点了个预约,顺手把链接甩进家族群,备注:都去看看,当年咱爷吃的那瓶药,现在值多少钱。
两秒钟后,我妈回了个语音:别瞎折腾,你爷的方子早跟着骨灰盒埋了。
我愣了半分钟,突然笑出声——是啊,真正的秘密根本不在纸上,在老头临终前那口没咽下去的药渣里。
高谦益懂不懂?
我猜他比谁都懂,所以干脆不碰药,只卖那口“没咽下去”的悬念。
屏幕暗下去,映出我自己的脸。
我忽然意识到,我们这一代人,既做不成守元的正经徒弟,也当不了夏元那种裸奔的反派,我们只能在直播间里抢福袋,用点赞投票,看谁能把先人的苦药渣,熬成下一碗带气泡的甜水。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