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第八届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举行,“团河行宫海外回流文物展览”同步启动。展品遴选自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等,跨越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涵盖瓷器、陶器、金器等90余件套珍贵文物。该展览将持续至12月底,市民可在团河行宫遗址公园的涵道斋、璇源堂观展。
近日,第八届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举行,“团河行宫海外回流文物展览”同步启动。展品遴选自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等,跨越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涵盖瓷器、陶器、金器等90余件套珍贵文物。该展览将持续至12月底,市民可在团河行宫遗址公园的涵道斋、璇源堂观展。
此次展览以宋、元、明、清瓷艺为核心主线,兼顾唐代典型器物,围绕“白为基、青为骨、彩为声”的中国传统审美谱系构建叙事脉络。唐代三彩女俑、三彩马与骆驼俑,呈现盛唐开放与多元交流的城市气象;宋代影青与南方龙泉的粉青、梅子青,薄胎厚釉之间见克制清朗与书房器度;元明时期青花以分水与留白铺陈山水典故与吉祥意涵;清代粉彩与多样色釉低温晕染,形成“成套、成景、成序”的礼制与空间秩序。
重点展品包括唐代三彩釉陶骆驼、清同治黄地粉彩梅鹊纹羹匙等。其中,唐代三彩釉陶骆驼,昂首阔步、姿态雄健,定格了丝路生命的昂扬瞬间。该骆驼器为清末修建铁路时出土,曾被外籍工程师携带出境,后在国际拍场现身,由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齐跃进馆长多轮竞价购回并促成回归展出,见证文物“回家之路”。参展位置在团河行宫涵道斋展厅。
清同治黄地粉彩梅鹊纹羹匙,寓意“喜上眉梢”,题意鲜明,黄地显尊、粉彩精润、金彩点缀,反映晚清御窑在礼制筵器上“密而不繁、雅而不薄”的工艺追求,是同治朝大婚用瓷制度化生产的体现。藏品旧藏于丹麦电报公司经理、艺术收藏家索弗斯·布莱克(1882-1960年)家族,经历百年辗转,在海外华人藏家多年寻访与洽商后,于欧洲拍场竞得,回归后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参展位置在团河行宫璇源堂。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