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法XS势力到处抬头,他们不择手段扩张,如果我们还死抱着道德牌坊不放,撑下去的几率几乎为零。
理想主义这种东西,在这个世道没有生存空间。无论是关系还是生意还是政治,多半都会以失败收场。
现在法XS势力到处抬头,他们不择手段扩张,如果我们还死抱着道德牌坊不放,撑下去的几率几乎为零。
那我们该怎么办?跟着比谁更下作吗?不行,那样就和自己坚持的底线和立场矛盾了。
所以,我们得换个活法。先承认这世界已经烂透了,而且会一直烂下去。
然后冷静看看自己有什么牌,在乱局里找漏洞。找到一个就插根钉子,再找下一个继续插。
这样虽然不能保证一定会成功,但只是放弃理想主义面对现实,同时又不丢掉底线这点,就能让我们继续往前走。
这不是道德高尚或者摆姿态,而是在法XS比MZ更懂权力的世界里活下去。
回想泽连斯基在二月二十八日见特朗普时的外交灾难,乌克兰方面准备得一塌糊涂。
他们居然准备了乌克兰战俘的照片和俄军的暴行影像,打算在镜头前递给特朗普看。
他们似乎忘了特朗普在移民局干过什么事。把这种苦难画面交给一个强行拆散别人家庭的人看,后果只会让特朗普冷漠和反感。
更别说副总统万斯当场就坐在那里,他之前还公开讲过“乌克兰变成什么样我不在乎”这样的话。
果然,那次外交会面变成了一场骂战。特朗普在直播里吼泽连斯基拿第三次世界大战赌博,万斯质问他有没有说过谢谢。
泽连斯基最后被赶出白宫,记者会取消,矿产协议也没签成。特朗普还在网上骂他在椭圆形办公室对美国不敬。
这件事不仅让乌克兰丢脸,还彻底改变了形势。欧洲那些支持泽连斯基的国家开始出现裂缝。
但最重要的是乌克兰自己变了,他们不再打感情牌,而是开始冷静制定战略,用硬实力去让全世界正视自己。
现在,乌克兰正在与美国谈远程导弹和武器采购的事。这不是只聊某一种武器,乌方已经提交了一张总额高达九百亿美元的采购清单。
与此同时,欧洲启动了PURL的计划。欧盟国家会分批筹集五十亿美元,然后由美国负责把武器交付给乌克兰。现在各方原则上同意把这个计划扩大到一千亿美元。
也就是说,像爱国者这类防空装备还有其他一些装备,名义上是放在一百亿美元框架里,但实际上可能会被列为额外开支,这样一来总额就会远超一百亿美元。
欧盟特意在资金分配上模糊处理,就是为了以后有更多操作的空间。
把这么大金额的交易摆出来,乌克兰是有现实和政治两方面考量的。
一方面,这是想打破美国一部分 “乌克兰白吃白喝” 的舆论。主动提出自己要花九百亿美元买武器,把接受援助改成有偿采购,这样就能堵住那些指责基辅只会伸手要援助的美国反对声音。
另一方面,时机选得也很关键。乌方挑在现在这个敏感的时候行动,能在国际舆论和政策圈里制造压力,也能引出更多话题。
还有一层意思,是为了避免再出现之前援助中断的情况。
五角大楼在七月二日的时候,曾以库存不足为理由,暂停向乌克兰运送多种弹药和导弹。
这次停发让乌克兰和欧洲都特别意外,也暴露了光靠其他国家的库存打仗有多脆弱。
这次提出大额采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解决这种不稳定,把临时援助变成可以持续的供应链。
这次谈远程导弹和武器采购不只是单纯的技术谈判,而是政治和舆论的混战。
乌克兰想用巨额武器订单改写当前叙事,把自己从被动受援助的一方,变成有偿购买的买家。
当然,乌克兰这份清单摆到台面上,并不是真的要把所有东西都拿到手,而是借着这个时机制造政治压力。
就算最后只批准两百亿美元的采购,也够让媒体和国会反复炒作,舆论也会持续关注这件事。一旦像雷神、洛克希德这样的军工巨头卷进来,事情就更好了。
德国刚刚宣布投入八百三十亿欧元进行国家重整,其中七百五十亿直接投向国防,欧洲也正在重新加速军工发展。
这种情况下,美国军工巨头们怎么可能无动于衷。这笔九百亿的单子流入他们的口袋,根本不用分账,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大肥肉。
美国军工界在乎的是股价、产能和利润,不会被那帮嘴炮影响。
乌克兰此举等于把自己和美国军工绑在了一起,还顺带和那些坚持国家安全的共和党参议员站到了同一阵线。这些参议员的支持不只是道德上的声援,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共振 。
特朗普一边态度摇摆,一边不断试探。乌克兰趁他还没完全倒向另一边,直接把局面搅热。
至于成效其实无所谓,只要谈判继续下去,媒体报道不断,乌克兰就能稳住存在,还能把美国内部不同派系拉出来互相牵制。
不得不说乌克兰这是一步极高明的棋。如果能奏效,乌克兰就能拿到真金白银的武器。要是失败了,也不会空手而归。
对他们来说,光是逼美国内部的军工、政客和媒体不断消耗,就已经是大收获。
这种操作既像赌博,又像政治博弈,甚至带点俄罗斯式的影子。
说到底,乌克兰用一份九百亿美元的协议,把自己变成了美国利益链上的一环,让所有人都要在乌克兰的问题上表态。
虽然最终结果如何还不知道,但局面已经彻底被搅动了。
乌克兰加油!
来源:好故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