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对罗子群真的姐妹情深。离婚前,罗子君多次用钱援助妹妹。离婚后,即使罗子君自己生活困难,只要妹妹一个电话,她也是二话不说赶去帮忙。
在《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对罗子群真的姐妹情深。离婚前,罗子君多次用钱援助妹妹。离婚后,即使罗子君自己生活困难,只要妹妹一个电话,她也是二话不说赶去帮忙。
罗子君始终认为妹妹的不幸婚姻全因白光而起,对白光厌恶至极。然而白光去阿辉工作的理发店惹事,毁坏她人价值3万的包包时,罗子君为何要拿出自己的婚戒为其赔偿?
这难道只是“伏妹魔”的习惯使然吗?背后藏着更深的意味。
白光在阿辉工作的理发店大闹。罗子君被一个女顾客拉着,说白光打架把她3万的包包毁了,要求罗子君赔钱。
3万块钱,对离婚前的罗子君而言,就是一双鞋子的钱,压根不会放在眼里。对于此时的罗子君而言,是一座小山。
贺涵赶来,主动提出他来赔这笔钱,想替罗子君解决燃眉之急。为什么罗子君要拒绝呢?
在罗子君心中,贺涵已经在工作上帮助过自己太多次了,她觉得欠贺涵的已经很多了。如果接受了贺涵金钱上的帮助,她害怕自己又会和贺涵之间形成金钱依赖关系。
这和过去依赖陈俊生有何不同呢?
她的拒绝并非逞强,而是一种清醒的“划界”——她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不能再从一个依靠,逃向另一个依靠。”
她从包里拿出身上最值钱的结婚钻戒。这枚戒指曾被她视为珍宝,是爱和甜蜜的象征。现在她离婚了,婚戒也失去了意义。
罗子君用婚戒赔付的举动,既彻底告别了那段失败的婚姻,也完成了自我的独立宣言。
有些放手,不是失去,而是成长。
还有,在她心中,亲情很重很重!
罗子君从小目睹母亲抚养她们姐妹的艰辛,罗子君内心早早埋下“守护家人”的执念。
离婚前,她对母亲和妹妹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离婚后,尽管自身难保,她依然是娘家的顶梁柱。
罗子群被白光赶出家门,她会把妹妹和外甥一起接到她家里住。当母亲开始黄昏恋,她也一直支持母亲追求自己的爱情。她渴望用一己之力,为亲人撑起一片晴天。
这一次,她用婚戒去平息白光惹的事。这是她作为姐姐,在无力时的对妹妹一家最后的助力。
罗子君的付出早已超出一般姐妹情的范畴,那是她对“家”这个概念的责任与执着。
爱的边界在哪里?
罗子君的故事让我们不禁思考:亲情中付出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当我们在为家人倾尽所有时,是在拯救他们,还是在满足自己“被需要”的渴望?
真正的爱,应该像温暖的阳光,给予生长所需,却不剥夺对方成长的空间。
罗子群终究需要直面自己的婚姻选择,而不是永远躲在姐姐的庇护下。而罗子君也需要明白:有时候,放手让亲人去经历风雨,才是更高级的爱。
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为家人付出到哪一步才是恰到好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甜田读书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