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日,湖南长沙一名女子在工作时不慎被反锁在冷库内。一名外卖员在店外听到冷库内传出的巨大敲门声后,进入店内查看,并最终打开冷库门将女子救出。当时,女子已被困二十多分钟,身体出现瑟瑟发抖和轻微缺氧症状,但整体状况良好。事后,获救女子为表达感谢,特意向外卖员赠送
长沙一女子被困冷库获救,被锁冷库应如何科学自救?
9月1日,湖南长沙一名女子在工作时不慎被反锁在冷库内。一名外卖员在店外听到冷库内传出的巨大敲门声后,进入店内查看,并最终打开冷库门将女子救出。当时,女子已被困二十多分钟,身体出现瑟瑟发抖和轻微缺氧症状,但整体状况良好。事后,获救女子为表达感谢,特意向外卖员赠送锦旗并请其所在站点员工吃早餐。
此次事件并非个例。2022年,苏州一名李先生也曾将自己误锁在冷库内。在敲门无人应答、手机无信号无法联系亲友的情况下,他急中生智,利用手机无信号也能拨打紧急电话的功能,成功拨通了110报警。在等待救援期间,他蜷缩身体以减少热量流失,最终也幸运获救。
这两起幸运的脱险事件,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冷库作为一种特殊的作业环境,一旦被困,情况将十分危急。那么,如果我们不幸遭遇类似险情,应该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自救,为自己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呢?
冷静是第一要务:避免恐慌,保存体力
被锁在密闭的极寒环境中,恐惧和绝望是人之常情,但必须尽快克服。恐慌会加速心跳和呼吸,导致体温流失更快,并迅速消耗宝贵的体力。因此,自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强制自己冷静下来。深呼吸,告诉自己保持清醒,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科学求救:最大化被发现的概率
在冷静下来后,应立即采取行动寻求外部救援。
利用手机紧急呼叫功能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求救方式。请务必记住,无论手机是否处于无服务、欠费或电量极低状态,紧急呼叫号码(如中国的110、119、120)通常都是可以拨通的。手机会自动搜索任何可用的网络信号来接通紧急电话。苏州李先生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拨通电话后,清晰、准确地说明自己的位置、被困环境(冷库)、身体状况以及被困时长,并保持通话,听从救援人员的指导。
制造规律性声响如果手机无法使用,制造声音是吸引外界注意的关键。不要盲目地、胡乱地拍打,这样很快会耗尽体力,且声音容易被误判为机器噪音。应采用有节奏、持续性的方式敲击冷库门或墙壁。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三短三长三短”(即SOS)是最佳选择。使用硬物,如钥匙、工具或鞋底,敲击金属部分,声音传播会更远、更清晰。
利用视觉信号如果冷库门上有观察窗或缝隙,可以尝试将衣物、纸张等颜色鲜艳的物品伸出或堵在缝隙处,以引起外部人员的注意。
保存体温:与时间赛跑的生存法则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对抗严寒、防止失温症是生存的核心。
减少热量流失立即采取蜷缩姿势,将身体紧抱在一起,尽量减少皮肤与冰冷空气的接触面积。如果地面极度寒冷,可以找纸箱、泡沫板等任何可用的隔热物垫在身下。避免直接接触金属墙壁和地面。
保持衣物干燥如果可能,用塑料布等物品包裹自己,形成一层隔热层,防止体表水分蒸发带走更多热量。
适度活动在保证不大量出汗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轻微的活动,如搓手、跺脚、活动手指脚趾,以促进血液循环,但切忌剧烈运动,那会加速体力消耗和热量散失。
从被动获救到主动预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每一次幸运的获救,都应成为一次深刻的安全警示。个人掌握自救知识固然重要,但从源头上杜绝隐患更为关键。
正如警方所提醒的,经营冷库的商家必须承担起主体责任。应在冷库内部醒目位置安装紧急报警按钮,并确保其与外部监控系统或管理人员手机联动。同时,必须在冷库内张贴清晰、易懂的紧急开门操作指南,告知被困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如何从内部解锁或开启安全门。
总而言之,长沙女子的获救离不开外卖员的细心与善良,但我们不能将生命安全完全寄托于偶然的幸运”。提升个人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的自救技能,并推动企业完善安全设施与管理,才是避免此类悲剧重演的根本之道。
来源:孟婆爱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