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一患者擅离病房被处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1 10:01 1

摘要:事情是这样的:2025 年 9 月 22 号,新会区有个确诊了基孔肯雅热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一点不配合 —— 政府和相关部门按规定采取的防控措施,他全不当回事,既不做好隔离防护,还偷偷跑出医院。

前两天 “新会发布” 在 9 月 27 号发了个消息,说江门新会有个患者,因为不服从传染病疫情防控的规定,最后被依法处罚了。

事情是这样的:2025 年 9 月 22 号,新会区有个确诊了基孔肯雅热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一点不配合 —— 政府和相关部门按规定采取的防控措施,他全不当回事,既不做好隔离防护,还偷偷跑出医院。

后来查清楚了,这人确诊之后,根本不听疫情防控的要求,在医院住院隔离那阵儿,居然两次擅自离开隔离病房,这明显违反了新会区虫媒传染病疫情防控指挥部发的第 1 号通告。现在已经对他做了行政处罚,也算是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你要是非要踩规则的红线,最后肯定会被规则 “收拾”。

不少人可能觉得,基孔肯雅热在国内不算甲类、乙类也不是丙类传染病,好像没多大事,不用太在意。但大家可能没注意,江门早在 9 月 19 号就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应急响应,还发了一系列指挥部令 —— 这些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都有行政强制力。所以这次的案例,其实也是给大家普了次法:别觉得 “不是甲乙丙类就无所谓”,防控规定该遵守还得遵守。

而且现在广东江门的情况也不轻松,这一周新增的病例已经超过 2000 例了,按规定所有患者都必须住院隔离。可能有人还不清楚这病,其实基孔肯雅热是靠蚊子传播的,所以患者必须做好 “防蚊隔离”—— 说白了就是别让蚊子叮到自己,而住院隔离是最稳妥的办法。

一般来讲,这病死不了人,也几乎不会人传人,病毒要扩散全靠蚊子。只要患者不被蚊子咬,这病毒就没法再传给别人。但反过来想,要是社区里有感染者,周围的蚊子一旦叮了他,就可能变成 “移动的传播工具”,风险就藏在这儿了。

不过大家也不用怕重症,这病的重症概率特别低。它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复制和扩散的范围很局限,主要就是侵犯关节滑膜细胞和皮肤上皮细胞,很少会跑到神经中枢或者心血管系统里,也不会引发那种能危及生命的细胞因子风暴。所以得了这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关节痛 —— 因为病毒刺激身体产生的炎症因子,大多集中在关节这些局部地方,疼得厉害但很少扩散到全身。

治疗方面也简单,退烧止痛的药,除了阿司匹林都能用,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或者非甾体抗炎药;要是急性关节痛得受不了,用布洛芬也能缓解。而且现在出现的少数重症病例,基本都是免疫力差或者有基础病的人,比如老人、有慢性病的患者,普通人根本不用瞎担心。另外,这病自限性挺强的,很少会有并发症,大部分人只要对症治疗,慢慢就能好,所以大家别恐慌。

但得重点说一句:症状不重,不代表 “外溢风险” 低。传播这病的白纹伊蚊,在国内分布特别广,最北边都能到辽宁。而且马上就是中秋国庆双节,到处都是人流动,不管是旅游还是回家,人员一交叉,防控形势其实更紧张。所以除了黑龙江那边(毕竟蚊子分布可能没那么广),其他地区的人都得多留意点,别大意。

这么看下来,现在江门那边的疫情形势还挺严峻的。更麻烦的是,目前既没有预防基孔肯雅热的疫苗,也没有能治的特效药,所以防蚊子是唯一的预防办法。而且专家还说,广东的蚊子都有抗药性了 —— 这就更让人担心了,常规的灭蚊方法可能效果没那么好。

所以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家都配合防控:该隔离的好好隔离,别像那个患者一样乱跑;社区里也得好好灭蚊,只有把传染源控住、把传播途径切断,才能早点把疫情压下去。这次处罚那个不配合的患者,也是 “杀鸡儆猴”,提醒所有人别碰规则的红线。

其实世界挺小的,每个人的行为都可能影响到别人。做人得 “慎独”,哪怕没人盯着,也别觉得 “小事无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话到啥时候都管用,毕竟谁也别想做那种影响别人命运的事。

最后,作为医生,也想跟同行们说一句:双节快到了,遇到外来的发热病人,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记住了:岗位哪怕再小,责任也不小;病毒哪怕再微小,也得心存敬畏,一点都不能马虎。

来源:重症医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