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之后,又一千店品牌成预制菜新靶心,高价冰淇淋也“翻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1 09:08 1

摘要:从西贝用预制菜点燃了争议的导火索,到绿茶餐厅悄悄撤下“现做”招牌,喜家德隐去外卖包装上的“现做”标签,再到太二酸菜鱼因“七分钟上齐三道菜”陷入质疑……

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品牌官作者|品牌官

图源:小红书

从西贝用预制菜点燃了争议的导火索,到绿茶餐厅悄悄撤下“现做”招牌,喜家德隐去外卖包装上的“现做”标签,再到太二酸菜鱼因“七分钟上齐三道菜”陷入质疑……

餐饮品牌是一个接一个地被拉到聚光灯下“公开处刑”,全民都在盯着“现制”是真是假,活脱脱就是一场行业的“信任大考”

在这场战火连天的“现制争议”里,一家原本和预制菜八竿子打不着的冰淇淋品牌,也猝不及防地被卷了进来——它就是同样主打“当天现做”的野人先生

图源:网络

图源:小红书

这场“池鱼之殃”的源头,来自消费者的吐槽:说是现做,结果用的却是保质期长达六个月的冷冻奶浆,把半成品从机器里挤出来,这算哪门子新鲜?

图源:bilibili

对此,创始人回应得很直接:不可能没有冷冻的原料,所谓冷冻奶浆其实是由巴氏杀菌后的鲜牛乳制成,调味的配料都是新鲜现切现做,最后再通过极速凝冻制成。

图源:界面新闻

“我们在门店其实一直在宣传现制。”创始人补充道。

不得不说,这块“现制+无添加”的招牌,确实帮品牌赚足了眼球,连扩张速度都透着“黑马”势头

不到两年,就从区区百家门店一路狂飙至近千家,还放话要在2025年再开一千家

能跑这么快,一方面是抓准了当下消费者对“健康新鲜食品”的期待;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成熟的扩张模式。创始人更是直言,借鉴的就是流量宠儿——霸王茶姬的“奶茶打法”

图源:数英网

两张王牌叠在一起,野人先生的这波“冰淇淋速度”,势头想不猛都难。

不过,这匹黑马能跑多远还不好说。高速扩张能不能稳住供应链?门店规模化之后,“现制”还能不能依旧说服消费者?这些都是野人先生需要面对的挑战。

靠“现制”立住脚

用“效率”冲规模

野人先生能在短时间内打开市场,不仅在于赶上了“意式现制冰淇淋”的消费风口,还因为它把“口碑”和“规模”的节奏踩得恰到好处

先看它牢牢抓住“健康新鲜”的差异化人设。

图源:数英网

除了门店里一抬头就能望见的“当天现做、拒绝隔夜”标语,为了让“现制”更有说服力,野人先生还拉上了北京农学院为它背书,合作建设牧场,从奶源端处强调原料新鲜。

图源:新华社

在配料与调味上,它还主打低脂、低糖、低热量,精准戳中年轻人“想吃冰又怕胖”的小纠结,就算是正在减脂的朋友,也能找个由头,心安理得地来上一口。

图源:大众点评

图源:数英网

图源:小红书

于是,野人先生玩出了不少“中式创新”的新花样。把五常大米、桂花酒酿融入意式冰淇淋;再脑洞大开,研发出奇异果、羽衣甘蓝青苹果、山楂等新奇口味。口味月月轮换,每日限时供应,给人一种“再不来尝就要错过”的新鲜感。

图源:数英网

新鲜、低脂、创新三管齐下,让野人先生成功营造出“轻奢冰淇淋”的调性。客单价定在28-38元,虽然不算便宜,但就凭着这点基调,花点小钱尝鲜也未尝不可

有了“让人愿意买”的理由,野人先生便能安心地进一步研究“让更多人买”的扩张逻辑。

图源:Yugelato

它没走传统冰淇淋品牌“慢慢沉淀”的路子,而是直接套上奶茶加盟店的标准模版。自研专利设备统一配送,加盟商不用自己调试;从选址评估到装修落地,总部全程把控,把筹备周期压缩到1.5个月。

图源:界面新闻

值得一提的是,它对加盟商并不是“来者不拒”。加盟商的资金实力、运营理念都得过关,宁可放慢速度,也不愿把门槛放低。这种“快而不糙”的扩张模式,让它在短时间内铺满市场,又不至于因为“野蛮夸张”砸了招牌。

在营销上,它同样是一套接一套。

图源:小红书

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健康、轻盈的标签的让Gelato本身就自带流量,热度指数相当高,在小红书上甚至有高达12.4亿的浏览量。

而野人先生是早就盯上了这个“待爆”热点,在2015年开出国内首家Gelato门店,抢先一步占住“品类认知”

图源:数英网

占住先机后,它又靠包装成功“出圈”。基于环保理念,野人先生用玉米淀粉做的可降解包装,冬天不冰手、夏天不漏水,还成了它的黄金“专利”

图源:大众点评

不曾想,因为材料特别,这个玉米杯竟歪打正着被不少人误以为“能吃”,意外引发了新一波“打卡晒杯”热潮;更夸张的是,还有博主自带吐司、法棍到现场“接雪糕”,愣是把打卡完成了挑战赛。

图源:YouTube/抖音

它还有一套限定的“饥饿营销”玩法,比如借“长安的荔枝”热度,限时在广州推出岭南荔枝新口味;还有一上架就全网热议的“青柠木姜子”口味,更是立刻带来了流量。

图源:抖音

线上造话题的同时,它也没落下“拉新转化”的线下妙招。晚上9点后推出“买一送一”,既能强化“现制”标签,还能吸引顾客;

图源:小红书

还有门店常设的免费试吃,让犹豫的消费者先尝后买,把更多潜在消费者拉进门店。

图源:小红书

线上话题引流、线下活动转化,一整套营销组合拳下来,不仅带火了品牌,更实实在在拉动了客流和销量

扩张越快

隐藏的挑战越明显

“快节奏”的背后,问题也随之暴露。

最绕不开的,就是季节性短板

图源:抖音

冰淇淋“靠天吃饭”,就算野人先生靠热度在旺季赚足人气,一到冬季,客流下滑还是不可避免。只做冰淇淋这一个品类,门店很容易陷入“旺季忙不过来、淡季没生意”的困境,换句话说,这门生意天然就带着不稳定

图源:马上赢科技站

紧接着是“现制”的信任危机

野人先生能卖高价,核心是消费者认“现制、无添加”的标签,但“冷冻奶浆”、“半年保质期”的质疑一出来,之前的信任就开始松动,矛头也很快指向品牌。

虽然创始人也在报道中解释过,冷冻奶浆是鲜牛乳制成,客观上营养物质含量更高,且实际周转很快,不到一月就能用完,但不少网友依旧不买账

图源:网友评论

很多人对“预制类产品”耿耿于怀,甚至还进一步引发了抵制“加工产品”的逆反心理。不少消费者打卡后吐槽“38块买的不是现做,感觉被坑了”,于是“打卡客流”也随之收缩。

图源:网友评论

媒体好评的热度退潮,加上现在消费更趋理性,大家对价格的敏感度也高了。根据《2025-2026中国冰淇淋消费趋势报告》,在消费者购买冰淇淋的主要原因中,“价格合理”占其中的65.5%

图源:艾媒咨询

对比之下,很多人开始算“性价比”:“同样是现打,DQ才20块,为什么要花38块买冷冻奶浆?”野人先生在这种舆论冲击下,显得有点手足无措

图源:网友评论

最后,还有个更隐蔽的“麻烦”。野人先生的奶茶打法,看似顺风顺水,但要放在冰激凌这条赛道上,还是存在一定的“水土不服”。

原料损耗首先就是个大坑,由优质奶源制成的奶浆成本高,冷门口味卖不掉就只能报废,损耗率比起茶饮可不是一丁半点;

人工效率也不尽人意,冰淇淋讲究“现打现盛”,可打好的冰淇淋在冷冻储藏下挖取速度慢,等候时间长;

图源:网友评论

外卖配送则更麻烦,为了防止融化,要额外加冰袋、用冷链配送,成本高不说,一旦融化还会收到差评,这些都是比奶茶难解决的“先天问题”

综合以上,速度和质量的博弈,还有不同赛道的“打法”复制,最终会不会成为它的隐患?至少现在来看,似乎已经埋下了伏笔。

破局不是“补短板”

而是“找新路”

面对这些挑战,野人先生并非毫无察觉,近期也已迈出了调整的步伐。

图源:飞书

它双管齐下:一边与飞书合作打造“千店数字中枢”,试图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品控效率,破解加盟模式下的管理难题;一边还上线奶茶产品,希望借此填补单一冰淇淋赛道在冬季的客流空白

图源:野人先生下单小程序

这些举措的方向没错,但看起来像是“止疼片”而不是“处方药”。仅靠后台系统和一条新增的奶茶线,解法未免显得单薄

事实上,无论是冰淇淋同行还是跨赛道品牌,在类似困境中也摸索出了不少成熟的打法,或许能成为野人先生的参考答案。

先看如何破解冰淇淋“夏热冬冷”的先天难题。这一季节性短板几乎是所有冰淇淋品牌的共性挑战,但有不少头部冰淇淋品牌早就跳出了“夏季依赖”

图源:DQ

比如DQ,除了常年在售的冰淇淋蛋糕,它还将美式文化中的经典产品搬上菜单:从标志性的暴风雪一路延伸到美式汉堡等热食,把冰淇淋从“单支小甜品”升级成“适合聚会分享的场景化美食”

图源:DQ

每到圣诞节,它又会推出带有冬季元素的限定新品,巧妙地为“冷冰冰的冰淇淋”赋予了“热烘烘的节庆氛围”,拉动冬季消费。

图源:哈根达斯

哈根达斯更聪明,把冰淇淋做成礼盒,在冬季精准卡位新春这个举国同庆的节点。麻将造型的限定冰淇淋,不仅有记忆点,还成了高端的“送礼选项”,既满足了大众对“年味仪式感”的需求,也解决了“冬季少人吃冰”的尴尬。

国外品牌Baskin Robbins的思路则更具巧思,它直接将新品类与节日热度绑定,在感恩节时推出火鸡造型的冰淇淋蛋糕,造型独特,话题十足,引发了社交平台的自发传播,轻松打破了季节限制

图源:YouTube

野人先生目前仅新加了奶茶品类,若能进一步拓展“新品类”、“限定效应”、“送礼佳品”等新路线,或许能为冬季经营再添一重保障

再看更核心的“信任修复”问题,跨赛道的喜茶其实早有成功经验可参考。

此前喜茶从“强调真奶真茶”到部分使用冷冻果浆时,也曾遭遇过质疑,但它没有单靠公关,而是用行动去重建信任。

一方面开设“明厨亮灶”的真果直“剥”间,让大家亲眼看到原料处理;

图源:Foodtalks

另一方面在点单页面设置“原料溯源”链接,将供应链上游的品质把控环节公开化,告诉消费者“果浆来自哪里、怎么保鲜”。

图源:Fooddaily

慢慢地,大家的注意力从“是不是鲜果”转到“原料好不好”,喜茶也顺利度过了信任危机。

就连“外卖融化”这个困局,行业也有过妥善解法。

和路雪、伊利、蒙牛等品牌曾联合饿了么,投放超500万个定制冰袋,并推出线上冰品“融化必赔”服务

图源:界面新闻

签收时融化了,凭照片就能赔钱。这不仅解决了消费者的顾虑,还传递了品牌“敢担责”的信号。

说到底,野人先生靠“现制”和“快扩张”抓住了风口,但要从“红一阵”变成“红很久”,关键是找到适配冰淇淋品类的经营逻辑

既要保留“现制”的核心优势,又要用产品创新、场景拓展解决季节问题;既要靠透明化重建信任,也要用服务细节留住消费者。

写在最后

野人先生的故事,并不是稳赚不赔的“甜蜜想象”

这也是很多新消费品牌的缩影——靠一个精准的卖点快速起量,却在扩张中遇到品类特性、消费者信任的挑战

资本喜欢看“门店数量”、“增长曲线”,但消费者认的是“每一次品尝冰淇淋的体验”:是不是真的新鲜?价格值不值?这个口味有没有什么新颖独特的地方?

如果只追求快,却忽略了体验和信任,再快的扩张也只是“昙花一现”

要是能在“新鲜”的核心上,把季节、信任、服务的问题都理顺,或许能真正走出一条属于“现制冰淇淋”的长期路。毕竟消费者要的不是“快闪冰淇淋”而是“能一直放心吃的美味”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来源:品牌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