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首艘也是全球首艘电磁弹射型两栖攻击舰51“四川”舰,在近期互联网上曝光的相关图片显示,已经拆了那条曾经非常醒目的工棚,意味着沪东中华造船厂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十之八九已完成在甲板上安装电磁弹射轨道和调试等任务。
中国首艘也是全球首艘电磁弹射型两栖攻击舰51“四川”舰,在近期互联网上曝光的相关图片显示,已经拆了那条曾经非常醒目的工棚,意味着沪东中华造船厂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十之八九已完成在甲板上安装电磁弹射轨道和调试等任务。
此外,有网友发现主舰岛桅杆顶部的“背靠背”式386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也开始转动了,烟道口深色的油渍和烟迹,证明舰上的主机早已试车;甲板上的偏流板都已竖起来了,貌似有进行出海试航的迹象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福建”号航空母舰已经成功进行了歼-15T多用途战斗机、歼-35隐形战斗机和空警-600预警机的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降落测试以后,076型电磁弹射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被曝光已经拆除了工棚,自然引发了中国网友和国外相关军事网站的关注。
由于在全直通的飞行甲板上,设置了一条100余米长度的电磁弹射轨道,让“四川”舰毫无悬念地成为全球最先进的两栖攻击舰,外界甚至将其称为中型航空母舰,性能比采用蒸汽弹射技术的4万吨级的“戴高乐”号核航母还要先进。
076型两栖攻击舰长度260米,宽约43米,内部机库能存储攻击-11、攻击-21等无人机和直-8、直-9、直-18和直-20直升机,直通甲板适合它们的起降作业。
甚至有军迷表示“四川”舰具有电磁弹射歼-35隐形战斗机、空警-600预警机的能力。在舰尾有坞舱,能部署数艘气垫登陆艇和无人艇等;舰上另有车辆舱,能搭载数十辆装甲类战车。
外界观察到076型两栖攻击舰的设计提供了防御系统,以提高其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其主要资产是3座HQ-10近程导弹发射站,3座CIWS型1130型近防炮系统以及多联装的火箭式诱饵发射系统。
军事区域网站9月30日报道,这艘电磁弹射型两栖攻击舰,被中国海军视为无人机部署战略中的重要资产,它有能力输送1000余名海军陆战队员。可将其运用于未来的有可能的统一行动,在跨越台湾海峡时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四川”舰是全球首型专为大规模集成无人机作战而设计的航空攻击舰,它搭载的攻击-11、攻击-21无人机群,除了可用来执行远程穿透打击,还可为己方的远程反舰导弹提供中继制导。
释放出的一个信号就是,中国海军正在跨越传统两栖攻击舰的思维,以开阔的视野和战略眼光,抢占下一代海战模式的制高点!目前,美西方海军还没有同类型的电磁弹射的两栖攻击舰,而且在舰载大型无人机的研制和装备领域也明显落后于中国海军。
拆了为电磁弹射器安装和调试遮风避雨的工棚的“四川”舰,与成功进行了歼-35等舰载机电磁弹射起飞的“福建”舰,两者叠加在一起的消息,成了近期国外相关军事网站重点关注和报道的内容。
在全球引发了轰动效应,其背后就是对中国所展现出的体系化创新能力以及航母和攻击舰电磁弹射化快速装备迭代速度的深度焦虑。
中国海军在电磁弹射和拦阻领域完成了对美西方海军的双超越,这在全球海军舰艇装备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以“福建”舰和“四川”舰为代表的中国海军新质战力已呈现领跑的趋势,以至于美西方军方内部出现了一种不乐观的观点认为,“可能追不上中国海军在这方面的步伐了”。
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在网络上曝光已拆除甲板上的所有工棚,此时距离这艘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的新型作战舰艇下水才9个月而已,释放出即将进行首次海试的明确信号。
中国的建造数万吨级大型水面战舰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堪称首屈一指,体现了中国造船工业的蓬勃发展和大国的崛起速度,快速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的大国影响力。
来源:国平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