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座以碧海蓝天为底色的城市,温暖从来不是遥远的风景,而是近在身旁的真实。它悄然生长于一次毫不犹豫的停靠,一次自然而然的伸手,最终汇聚成这座城市最平实也最动人的底色。
当深度算法遇见城市温度,每一则报道都将成为正能量的放大器,每一次点击都是智慧与共情的交响。
观海新闻推出“‘AI’在青岛”栏目,用科技之光点亮人性之美,以AI智慧重构新闻生产传播范式,让青岛故事有速度更有温度。
在这座以碧海蓝天为底色的城市,温暖从来不是遥远的风景,而是近在身旁的真实。它悄然生长于一次毫不犹豫的停靠,一次自然而然的伸手,最终汇聚成这座城市最平实也最动人的底色。
公交司机推轮椅上车众人帮忙
这一刻,一车人都是她的“腿”
9 月 9 日, 青岛 825 路公交司机慕景在驾驶途中正常停靠车站,此时,一位推着母亲上车的乘客上前询问轮椅是否能上车,慕景向他热心指明从后门更方便上车。在乘客推轮椅到达后门时,他拉好手刹,立刻上前帮忙将轮椅抬上车,这一举动带动了车上了几名热心乘客,他们纷纷起身帮忙,合力将轮椅与老人安稳抬上了公交车。
每个人都互相帮助,才能搭起生活的桥梁!这一刻,一车人都是她的“腿“。
△图片由观海智核生成
观海智评:在青岛825路公交车上,那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抬手相助,更像是一幅城市温情的流动画卷。当慕师傅停稳车、拉下手刹的瞬间,一个善意的念头便悄然传递开来,感染了车上的每一个人。陌生的乘客们不约而同地聚拢,用共同的臂膀,成为了老人前行最坚实的“腿”。
这短暂的停靠,让公交车厢这个小小的公共空间,瞬间充满了家的暖意。它无声地告诉我们:在这座城市里,善意从不孤单,它总能汇聚成溪流,默默托举起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爱在青岛,就藏在这寻常车厢里,一次次自然而然的伸手之间。
熟练停车救助摔倒老人
巴士司机暖心善举被完整记录
9月24日中午12时37分左右,驾驶员李斯科驾驶227路公交车正常行驶至宁夏路南京路路口,此时路口信号灯变为红灯,他按照交通规则平稳停车等待。就在等候期间,一名老年行人匆忙跑着通过路口,或许是因路面状况或自身行动不便,老人突然脚下一滑,重重摔倒在路口斑马线上。
这一突发情况瞬间引起了李斯科的注意,路口车流量大,车辆来来往往,担心老人安全,他没有丝毫犹豫,在确认车辆已完全停稳、不会对后方交通造成影响后迅速拉起手刹,拿出车辆掩木垫在车轮下,确保车辆安全固定。随后,他快速打开驾驶室车门,一路小跑冲到老人身边。
到达老人身旁后,李斯科小心翼翼地尝试搀扶老人,同时轻声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耐心安抚老人因摔倒产生的紧张情绪。
这暖心施救的整个过程,被后方车辆车载监控清晰完整地记录了下来,可以看到,李斯科动作迅速且有条不紊,从停车到下车救助到搀扶过马路,全程仅用了短短几十秒,充分展现了他面对突发情况时的沉着冷静与强烈的责任心。
事后,当同事和乘客提及此事时,李斯科表示:“当时根本没多想,看到老人摔倒,第一反应就是赶紧上前帮忙。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尤其是老年人,在外面遇到意外,能搭把手就搭把手,这是我应该做的。”
△图片由观海智核生成
观海智评:路口车流穿梭,一位老人的踉跄跌倒,是对城市良知的一次无声叩问。而227路驾驶员李斯科的回答,是毫不犹豫的奔跑。他那一连串熟练而沉稳的动作——拉手刹、垫掩木、快步上前——不仅是职业素养的体现,更是深植于内心的良善本能。他没有豪言壮语,只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这份朴素的信念,恰恰是“爱在青岛”最动人的底色。
几十秒的守护,守护的不仅是一位老人的安全,更守护了这座城市的价值与温度。这温暖的一瞬被记录了下来,但它更应刻进我们心里,提醒我们,青岛的文明,正是由这样一个个主动担当、热忱相助的平凡身影共同铸就的。
统筹:魏巍 孙飞 陈海芹
文案撰写、素材整理 | 吕靖雯
AI有“画”说丨观海智核
责任编辑 | 王逸群
观海新闻出品
来源:观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