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好意思,我不卖,我是中国人,我以后要把这项技术捐给自己的国家!”
文 | 招财小羊
编辑 | 招财小羊
“我给你300万美元,你把这项技术卖给我!这些钱够你全家几代吃喝不愁!”
“不好意思,我不卖,我是中国人,我以后要把这项技术捐给自己的国家!”
看到这句对话,您是不是以为这是那个电视剧上的对白?
姜向涛
曾在2007年以及2013年左右,英国与美国、日本等多国瓜类专家先后来到中国。
当看到在中国土地上出现全雌西瓜后,他们一个个惊叹不已,竖起大拇指:
“中国的农民真了不起!”
而这些人口中夸赞的“农民”就是如今农民出身的育种专家:“姜向涛!”
他没有多高的文化,没有多雄厚的背景,最擅长以及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种瓜。
但没想到的是,当年国外专家研究几十年都没成功的瓜种,他竟然在短短5年时间就研究出来。
并且在20多年里一下子培育出40多个专利瓜种!
这不禁让人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而这个全雌西瓜为何如此受欢迎呢?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新华社】【大庆电视台绝对现场】【林甸融媒体中心】【南海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其实要说种瓜育种名扬国际这件事情,并不是姜向涛的本意。
因为最初他做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挣点钱增加自己的收入,让家人过得好一点!
时间回到30年前,也就是1995年。
彼时已经44岁的姜向涛就是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宏伟乡的一位普通农民。
因为整个村庄的收入都不太好,一直靠种瓜卖瓜的他有了育种的念头,因为卖种子的利润更多一些。
于是,他说干就干,先是自己靠着经验学习专业技术,随后也没忘记乡亲们,开始带着他们一起研究种子。
后来做的还不错,他们还开始为各个研究所制种。
虽然收入不如预期那么高,但这份工作让他对育种产生了浓厚兴趣。
3年后,儿子的一声呼喊,让平淡的生活迎来了改变!
那是1998年的夏天,其小儿子在瓜地里突然发现一株很特别的西瓜株:
“这株西瓜苗每节都结着幼果,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丰产特性!”
在儿子的呼喊下,他也去看了一眼,而就是这个举动,他创造了历史:
“成为世界全雌西瓜发现第一人!”
或许有人疑问,什么是全雌西瓜,这种瓜很难种植成功吗?
事实上,所谓的全雌西瓜从字面意思上而言就是一种只开雌花的西瓜品种。
但当时全球的大部分瓜种都是开“雄花”,产量不稳定,品质也有好与坏。
而如果能够培育出全雌西瓜,那就意味着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好,比传统的西瓜带来成倍的效益。
当时在美国农业专家的实验室中,相关的基因测序仪正昼夜不停地运行,却始终无法破解控制西瓜雌花分化的遗传密码。
而在日本的育种中心,科学家们看着试验田里大量夭折的变异植株,无奈地记录下又一次失败的数据。
甚至国外不少专家为了培育出全雌瓜种,已经耗费数十年、投入数亿美元都未能解决。
当时的姜向涛发现了异常并且进行长时间观察,确定其没有开雌花之后,就想办法提取种子。
但是这条路走得一点也不顺当!
当年为了获得种子,他不得不从其他相同品种的西瓜上取雄花进行授粉。
而最终,也成功收获了138粒珍贵的种子。
可是当其将种子种下去之后,事情并不像自己预料的那般。
因为所有的种子都没有结出全雌西瓜,反而大部分都长成了普通西瓜,那些神奇性状消失了。
不过面对这个结果,他也没有放弃,认为自己应该坚持观察研究下去,这其中一定不简单。
果然在坚持的第三年,他再次在自己的瓜地里面发现了全雌瓜出现了。
在他不断地查阅资料之后,终于明白:
“原来这是罕见的隐性基因表达!”
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他才算真正地开始进行相关种子的培育,不过其使用的是最传统的方法。
没有实验室,他就把家里10平方米的仓房改造成育种室,没有恒温设备,他用火炕保温。
没有高级仪器,他用放大镜观察花粉。
整整5年的时间,他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件事情上,即使有时候家里人不支持,但他从未放弃。
2005年,他终于成功了!
但在高兴之余,身为农民的他也明白一个道理:
“这个种子很重要,自己不能占为己有,要向上级报告!”
于是,他就几经周折找到了相关的专家,对方在郑州,他就不远千里去了郑州,在专家看到后惊叹:
“现在全球都没有搞定这个问题呢!我为你联系更大的专家!”
于是,姜向涛就又找到吴明珠院士,这位院士在看到姜向涛的研究后也大为震惊:
“你真的了不起!国外育种专家十几年都没成功!”
但其实,姜向涛也明白,相关的研究还需要完善。
于是在吴明珠的帮助下,他在海南找到了基地进行南繁育种。
而这一育,就是整整18年的时间,多年来,他不停穿梭两地,研究成功是越来越多。
从2006年开始这个消息开始在国外传播,而不少专家也慕名而来。
不过他们都是有目的的!
“价钱随便你开,只要将育种技术传授给我们!”
那时候,在不少远道而来的外国专家口中,这种话姜向涛不知道已经听了多少遍。
但他的回答只有一句话:
“这技术本属于中国,我怎么能卖呢?”
而他的视野也没有那么局限,在相关国内专家的指导下,他也将其中的一些成果写成论文分享在国内的报纸上。
他希望有更多的瓜农能够学习到知识,但没想到,却引来了不少想收购自己种子的商家。
有人直接承诺他只要他愿意,在北京上海等地可以给他一套别墅,豪车更是不在话下。
但做了一辈子农民的姜向涛是发誓不会离开土地的,于是他根本没有心动。
当时还有邻居劝他,不为自己想也为后代们想想,这可能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心动,等到2012年以后,在国际上他是彻底出名了。
其名字直接登上了国际葫芦科遗传协会年报。
在受到不少鼓励之后,他继续研发的热情就越来越大,在他看来:
“全雌西瓜技术是中国农业的宝贵财富,不能成为个人牟取暴利的工具!”
在拒绝各种各样的收购之后,他又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
“将自己耗费十多年心血培育的品种无偿捐献给国家!”
这十几年来,他已经向国家种子基因库无偿捐献了23个全雌瓜品种种子。
而即使已经做了不少贡献,但他依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在2024年,已经近74岁的他又成功在海南基地培养出4个甜度更高的新瓜种。
而他的“试验基地”也变成了整整7个大棚。
在这里面,有上百种瓜类品种,而自从当年踏入这片土地之后,他已经有18个年头没和家人一起过年。
他不愿意错过一点观察的机会……
2023年,他的故事得到各大媒体报道,其中新华社专门为其撰文。
等到2024年8月,其所在的林甸县还专门为其进行报道,并且表示他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
直到如今,74岁的他依然没有选择停下,继续走在育种的大路上……
如今,姜向涛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他培育的种子一样。
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结果,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他没有高学历却有大智慧,没有实验室却有大成果。
他没有巨额财富却有大境界,他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他的名字,应当被永远铭记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史册上!
看了姜向涛的故事,您是否对农民有了新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吟古今的张清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