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代的统治者,为了培养和选拔地主阶级的忠实奴仆,设置了一些文化教育机构。其中最高的学府乃是国子监。 明代的国子监分南、北二监,北监设在北京,南监则在南京。现今座落在安定门内成贤街北的国子监,便是元、明、清三代的太学旧址。
明代的统治者,为了培养和选拔地主阶级的忠实奴仆,设置了一些文化教育机构。其中最高的学府乃是国子监。 明代的国子监分南、北二监,北监设在北京,南监则在南京。现今座落在安定门内成贤街北的国子监,便是元、明、清三代的太学旧址。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内有规模宏伟的孔庙、讲坛、图书馆、刻书处和宿舍。永乐年间在北京国子监学习的监生达万人,到明代中叶也保持五、六千人,俨然是一所规模相当可观的高等学府。 国子监又是北京城内一座著名的古建筑,它保留了不少元、明、清三代具有不同风格的建筑物,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其中元代的先师门,就是北京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一三O六年(大德十年)始建的孔庙,也是北京城内为数不多的元代遗物。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另外,重檐四柱的大成殿,以及彝伦堂、敬一亭和先师门对面的琉璃照壁,则保留了明代中叶的建筑风格。国子监内最突出的建筑,乃是重顶方宇、重檐黄瓦的辟雍,它的四周绕以饰有双层雕栏的圆形水池,水池四方架有通向辟雍的石桥--圜桥。这座造型优美,庄严华贵的建筑,建于一七八四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是皇帝讲学的地方。现在这座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已开辟成首都图书馆,真正发挥了它向人民群众传播知识的功能。
来源:心如止水HJL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