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闭店潮背后:线下零售如何打赢“体验与商品力”攻坚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21:38 1

摘要:2025年8月底,无印良品在北京、上海等地十多家门店扎堆闭店的消息冲上热搜,要说这牌子当年多火,逛街的人谁没买过他家的收纳盒、香薰。可现在呢,门店里打折促销,货架都空了不少。与此同时,胖东来门店成了旅游打卡地,山姆会员店2025年二季度中国区净销售额达416.

2025年8月底,无印良品在北京、上海等地十多家门店扎堆闭店的消息冲上热搜,要说这牌子当年多火,逛街的人谁没买过他家的收纳盒、香薰。可现在呢,门店里打折促销,货架都空了不少。与此同时,胖东来门店成了旅游打卡地,山姆会员店2025年二季度中国区净销售额达416.38亿元,同比增长30.1%,这冰火两重天的场面,到底咋回事?

无印良品闭店,其实不是个例,2024年以来,好多传统商超都在调改,沃尔玛、永辉都缩减过门店。说实话,现在消费者买东西路子太多了,能逛专卖店,能刷网店、看直播,选择多了,要求自然高了。以前靠地理位置好就能赚钱的实体店,现在光卖货可不行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昊说,这波闭店是行业调整的体现,要么是自己经营方向没转过来,要么是遇到更强的对手了。中国人民大学谢莉娟教授说得更直接:消费者需求没减少,只是换了地方满足,效率低、盈利差的门店,自然得被淘汰。你看,现在大家买东西不光看性价比,更看重质价比,东西好不好,值不值这个价。就像谢莉娟调研的一家酒类零售店,人家在店里辟了个小专柜卖生活用品,把进店变成了消费者的生活习惯,这就是在往生活场景上靠。

再说vivo,2025年6月在上海门店搞手机拍摄效果体验,消费者能现场试用、感受,这就是线下店的优势,线上看图片视频,哪有亲手摸、亲眼见来得实在?实体店正从单纯卖货的地方,往体验中心转型呢。不过谢莉娟也提醒,搞体验只是过渡,核心还得回到商品本身,东西好不好,才是硬道理。

这边老玩家退场,那边新品牌正猛着呢,先说山姆和胖东来,山姆2025年计划新增7家门店,总数到56家;胖东来13家门店2024年卖了169.64亿元,成了“信誉标杆”。为啥这么火?说白了,就是东西好、性价比高,还有自有品牌撑腰。谢莉娟说,他们的核心是供应链能力强,选品准,消费者信得过。

再看泡泡玛特和霸王茶姬,那更是细分赛道的狠角色,2025年8月,泡泡玛特半年财报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盲盒玩的是“情绪消费”,门店都升级成沉浸式潮流文化空间了。霸王茶姬呢,2025年二季度全球门店7038家,GMV达81亿元,靠新中式茶饮在纳斯达克上市了。这俩例子说明啥?现在消费者需求更细分、更个性化了,互联网又能把小众需求放大,只要抓住一个点,就能做成大生意。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昊分析,这些新品牌能火,一是抓住了情绪消费,大家买东西不光为了用,还图个开心、能社交;二是消费两极化,该省的省,该花的花,像泡泡玛特这种能带来精神满足的,大家就愿意多花钱。而且你看,泡泡玛特创始人还控制门店扩张速度,更注重线上线下整合,这说明现在做零售,不能光靠开店数量,得玩精细化运营。

现在线上获客成本越来越高,阿里都到3569元一人了,线下的价值又回来了。谢莉娟说,线上信息多,线下体验深,这是线上替代不了的。比如买手机,线上看参数,线下能摸能试,感受完全不一样。而且实体店扎根社区,有烟火气,消费者养成习惯了,忠诚度就高。

那线上线下咋融合,张昊说,得同品同价、会员权益互通,线下侧重体验和即时性商品,线上负责拓宽渠道。谢莉娟总结了四个关键词:技术、产品、服务、网络。用技术做数字化转型,开发自有品牌和线上错位竞争,叠加便民服务,再利用社交网络传播。就像有的酒类企业,用大数据帮线下选址、选品,做到“千店千面”,不依赖线上也能做得好。

说白了,零售的本质还是服务人,无印良品闭店和山姆、泡泡玛特的崛起,其实就是行业在洗牌,能跟上消费者需求的,就能活下来,甚至活得更好。未来的实体店,得既有好商品,又有好体验,还得跟社区绑紧,线上线下打成一套组合拳。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来源:点尘看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