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让我去加拿大帮忙带娃,洗澡时外孙指着我的脸说了8个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1 01:29 1

摘要:深夜的温哥华,李秀梅拖着行李箱站在门口,女儿王雅哭着拉住她的手臂。刚刚还在浴室里给外孙洗澡的温馨画面,瞬间变成了这场激烈的争吵。

做化名处理

"妈,你不能走!孩子们需要你!"

"我在这个家已经不受欢迎了,还留下来干什么?"

"妈,小轩还小,他不懂事,你别跟孩子一般见识!"

"不懂事?他才5岁就知道说那种话,是谁教的?"

深夜的温哥华,李秀梅拖着行李箱站在门口,女儿王雅哭着拉住她的手臂。刚刚还在浴室里给外孙洗澡的温馨画面,瞬间变成了这场激烈的争吵。

半个小时前发生的那一幕,让60岁的李秀梅彻底心寒。

她掏出手机,颤抖着手指点开了航空公司的APP。

飞回中国的机票,当晚就有班次。

究竟在那间小小的浴室里,5岁的外孙王轩对着奶奶说了什么?

01

2024年3月15日,李秀梅接到了女儿王雅从温哥华打来的越洋电话。

"妈,你能不能来帮我几个月?"电话里,王雅的声音带着哭腔,"我真的撑不下去了。"

王雅已经在加拿大生活5年了。丈夫陈志强是个工程师,收入不错,但加班是家常便饭。去年二胎出生后,王雅一个人带着5岁的王轩和刚满周岁的小女儿王心,每天都像打仗一样。

"小轩现在上幼儿园,每天接送,还有各种活动。小心又正是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我真的分身乏术。"

王雅在电话里说着说着就哭了,"我昨天因为太累,差点把小心从婴儿车里摔出来。妈,我需要你。"

李秀梅听着女儿的哭声,心都碎了。作为母亲,她最见不得孩子受委屈。"别哭了,妈明天就去办签证。"

"真的吗?妈,您真愿意来?"王雅的声音里充满了希冀。

"傻孩子,你是我女儿,我不帮你谁帮你?"李秀梅温柔地说,"不过我英语不好,去了也帮不了什么大忙。"

"您能来就是最大的帮忙了!"王雅激动地说,"有您在,我就不用担心孩子们了。"

李秀梅心疼女儿,虽然对出国这件事有些忐忑,但还是答应了。

自从老伴三年前去世后,她一个人住在哈尔滨的老房子里,除了偶尔跟老姐妹们打打麻将,生活确实有些单调。能够帮助女儿,享受天伦之乐,何乐而不为?

办签证的过程比想象中复杂。李秀梅跑了好几趟领事馆,准备了一大堆材料。

银行流水、房产证明、邀请函...每一样都让她头疼。年纪大了,对这些新程序不太熟悉,好几次都跑错了地方。

邻居刘大妈羡慕地说:"哎呀,秀梅,你可有福气了!去加拿大享福,我们这些老太太都羡慕你呢!"

李秀梅苦笑:"哪里是享福,是去给女儿当免费保姆的。不过能看着孩子们长大,也值了。"

"你别这么说,"刘大妈劝道,"女儿孝顺,请你去帮忙,说明她心里有你。"

"希望如此吧。"李秀梅看着手中厚厚的签证材料,心情复杂。

等待签证的那半个月,李秀梅开始恶补英语。她买了本旅游英语书,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基本对话。“你好”、“谢谢”、“对不起”......这些简单的词汇对她来说都不容易。

4月20日,李秀梅踏上了飞往温哥华的航班。14个小时的飞行,对于60岁的她来说确实有些吃力。

飞机上的外国空姐说英语她听不懂,只能点头微笑。邻座的乘客看她紧张的样子,用中文问她:"第一次出国?"

"是啊,去看女儿和外孙。"李秀梅有些不好意思,"年纪大了,什么都不懂。"

"没关系,慢慢就习惯了。"那人安慰道,"我刚移民那会儿也是这样。"

但想到很快就能见到小外孙和外孙女,李秀梅心里还是充满了期待。她在包里翻出王轩的照片,这是去年圣诞节王雅发给她的。照片里的小男孩笑得很灿烂,一口小白牙特别可爱。

王雅和陈志强开车来接机。李秀梅一出海关,就看到女儿红着眼眶朝她跑来。

"妈!"王雅紧紧抱住李秀梅,"你来了就好,你来了就好。 "

李秀梅看着女儿憔悴的样子,心疼得不行。王雅明显瘦了,眼圈发黑,显然很久没有好好休息了。"傻孩子,妈不是来了吗?以后你就能好好休息了。"

陈志强接过李秀梅的行李,客气地说:"妈,一路辛苦了。家里都准备好了,您先回去休息。"

回到家里,李秀梅第一眼就被温哥华的房子惊艳了。独栋别墅,前后都有院子,装修得很温馨。客厅很大,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暖洋洋的。比哈尔滨的老房子大多了,也漂亮多了。

“奶奶!”5岁的王轩跑过来,用流利的英语说:“欢迎来到加拿大!我好想你!

李秀梅愣了一下,然后笑着用中文回答:"奶奶来看你了,你怎么不说中文?"

王轩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改口说:"奶奶,你来了!我想你了!"

"这就对了。"李秀梅高兴地抱起外孙,"让奶奶看看,哎呀,长高了好多!"

王轩在奶奶怀里撒娇:"奶奶,你带礼物了吗?"

"当然带了!"李秀梅从包里掏出几样小玩具,都是在哈尔滨买的传统中国玩具,"这是拨浪鼓,这是中国结,还有这个小兔子..."

王轩拿着这些新奇的玩具,爱不释手:"谢谢奶奶!"

刚满一岁的王心正在客厅的爬爬垫上玩玩具,看到陌生人有些害羞地往王雅身后躲。

"小心,这是奶奶,你见过的,视频里的奶奶。"王雅抱起女儿,"来,叫奶奶。"

王心睁着大眼睛看着李秀梅,半天才怯生生地说了声:"奶奶。"

李秀梅的心瞬间就化了:"哎呀,我的宝贝外孙女,长得真像妈妈!来,让奶奶抱抱。"

王心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了小手。李秀梅小心翼翼地抱过孩子,王心没有哭,反而好奇地看着这个新来的人。

"妈,您看,小心不认生,一下就喜欢您了。"王雅欣慰地说。

当晚,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陈志强特意提前下班,还买了李秀梅爱吃的菜。

"妈,您初来乍到,先休息几天适应一下时差。"陈志强说,"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别客气。"

李秀梅点点头:"你们工作忙,我来就是为了帮忙的。明天开始我就照顾孩子们。"

"妈,真的太感谢您了。"王雅握着母亲的手,眼中含泪,"我都快崩溃了,您来了我就有救了。"

李秀梅拍拍女儿的手:"说什么感谢,我们是一家人。"

王轩在一旁用叉子吃着意大利面,突然抬头问:"奶奶,你会做中国菜吗?"

"当然会!"李秀梅说,"奶奶明天就给你做红烧肉,做饺子!"

"太好了!"王轩开心地拍手,"我最喜欢吃饺子了!妈妈包的饺子不好看。"

王雅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我包饺子确实不如您。"

"没关系,慢慢学就会了。"李秀梅温和地说,"明天奶奶教你包饺子。"

那一刻,李秀梅觉得这趟加拿大之行,真的是来对了。看着女儿脸上久违的轻松表情,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02

李秀梅很快就适应了在温哥华的生活。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一家人准备早餐。她发现这里的超市什么都有,中国菜的食材也不难买到,价格虽然比国内贵一些,但质量很好。

第一次去超市,她被这里的规模震惊了。整整一个街区那么大,商品琳琅满目。王雅推着购物车陪她逛,耐心地给她介绍各种商品。

"妈,这是有机蔬菜区,虽然贵一点,但更健康。"王雅指着一排绿叶菜说。

李秀梅看了看价格标签,倒吸一口气:"这么贵?在哈尔滨一块钱能买一大把。"

"这里物价就是高,没办法。"王雅无奈地说,"不过我们收入也还可以,别太省。"

李秀梅还是习惯性地挑便宜的买。她看到一些菜有折扣标签,立刻选了好几样。王雅想阻止,但看到母亲认真比价的样子,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

结账的时候,收银员是个年轻的华人女孩,用中文跟李秀梅打招呼:"阿姨好!"

李秀梅很高兴:"哎呀,你也是中国人啊!"

"是的,我来加拿大三年了。"女孩笑着说,"您刚来吧?"

"刚来几天,来帮女儿带孩子的。"李秀梅说。

"那您真辛苦了。"女孩说,"不过温哥华华人很多,您应该会喜欢这里的。"

从超市回来,李秀梅就开始忙活起来。她给王轩做了他最爱的糖醋里脊,给王心煮了小米粥,还包了一大盘饺子。

王轩对奶奶的到来显得特别兴奋。以前王雅忙得焦头烂额,很少有时间陪他玩。现在有了奶奶,他可以随时找人聊天,讲故事。

"奶奶,你给我讲孙悟空的故事吧!"王轩最喜欢听中国的故事。

李秀梅搂着外孙,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西游记。她用最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王轩听得入迷,还会问各种问题。

"奶奶,孙悟空为什么要保护唐僧?"

"因为孙悟空答应了观音菩萨,要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说到做到。"

"那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

"因为唐僧想要把佛法传播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李秀梅耐心地解释。

"那我也要像孙悟空一样厉害!"王轩挥舞着小拳头。

李秀梅笑着说:"那你要好好学习,听爸爸妈妈的话。孙悟空虽然很厉害,但他也要听师父的话。"

除了讲故事,李秀梅还教王轩一些中国的传统游戏。她用纸折了很多小动物,教王轩玩翻花绳,还教他背诵简单的唐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秀梅一句一句地教,王轩跟着念,虽然有些字音不准,但很认真。

"奶奶,这首诗是什么意思?"王轩问。

"这是一个人在外地想家的诗。"李秀梅温柔地说,"就像奶奶现在想哈尔滨的家一样。"

"奶奶,你想家吗?"王轩天真地问,"那你回家吧,我跟你一起去。"

李秀梅被这句话暖到了心里:"轩轩真乖,但是奶奶要在这里陪你们,等你们长大了,奶奶再回家。"

王心虽然还小,但也慢慢亲近了奶奶。李秀梅有经验,知道怎么哄孩子。每次王心哭闹,她总能很快安抚下来。她会给王心唱儿歌,做各种有趣的表情逗她开心。

"妈,您真是我的救星。"王雅感激地说,"自从您来了,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小心特别喜欢您,她以前半夜经常哭,现在有您在,她睡得特别安稳。"

李秀梅心里很满足。虽然语言不通,出门不方便,但看着女儿不再那么疲惫,孩子们健康快乐,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周末的时候,陈志强会开车带着一家人出去转转。李秀梅第一次见到大海,兴奋得像个孩子。

"这就是太平洋?"她站在海边,看着一望无际的蓝色,"真是太美了!"

王轩拉着奶奶的手:"奶奶,我们去捡贝壳吧!"

祖孙俩在沙滩上跑来跑去,王轩不时地捡起漂亮的贝壳给奶奶看。李秀梅笑得合不拢嘴,用手机拍了好多照片发给哈尔滨的老朋友们。

"看,这是太平洋!这是我外孙!"她在微信群里发着照片,语音消息里满含自豪。

"秀梅真是有福气,在加拿大享天伦之乐呢!"朋友们纷纷回复,语音里满是羡慕。

"是啊,孩子们都很乖,女儿女婿也孝顺。"李秀梅回复着,心情格外愉快。

那段时间,李秀梅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奶奶。每天看着孩子们在她的照料下健康成长,看着女儿因为她的帮助而重新焕发活力,她觉得自己的存在很有价值。

但渐渐地,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出现,像细小的裂缝一样,在这个看似和谐的家庭表面慢慢蔓延...

03

随着在温哥华生活的时间增长,李秀梅开始感受到一些微妙的变化。

有一天,她在厨房包饺子,王轩跑过来说:"奶奶,老师说我们不应该吃太多面食,对身体不好。"

李秀梅手中的动作停了一下:"谁说的?饺子很有营养啊,有肉有菜有面,奶奶从小就吃饺子长大的。"

"可是老师说的。"王轩认真地说,"Miss Johnson说要吃很多蔬菜和水果,还有全麦面包。她说亚洲人吃太多米饭和面条,所以会..."

"会什么?"李秀梅有些紧张地问。

"会胖,会生病。"王轩天真地重复着老师的话,"她说这是科学证明的。"

李秀梅没有多说什么,但心里有些不舒服。她包的饺子明明很受欢迎,王轩每次都吃得很香,为什么会有问题呢?难道她坚持了一辈子的饮食习惯真的是错误的?

还有一次,她给王心穿了件红色的小衣服,这是她从哈尔滨带来的,绣着精美的花朵,特别漂亮。但王雅看见了,皱了皱眉头。

"妈,这件衣服太显眼了。"王雅委婉地说,"这里的人不太喜欢给小孩穿这么鲜艳的颜色,会显得很突兀。"

"红色多喜庆啊,在中国小孩都穿红色的。"李秀梅不解,"而且这衣服多漂亮,是我特意买的。"

"可是我们现在在加拿大。"王雅无奈地说,"入乡随俗嘛。其他家长看到了会觉得奇怪的。"

李秀梅看着女儿为难的表情,没有再争辩。她默默地给王心换了件淡蓝色的衣服,但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连孩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要迎合别人的眼光?

最让她困惑的是王轩的一些行为。这个孩子有时候会说一些让她摸不着头脑的话。

比如有一天,李秀梅在教王轩写中文字,王轩突然停下笔说:"奶奶,为什么我一定要学中文?我是加拿大人。"

李秀梅愣住了:"你是中国人的孩子,当然要学中文。这是我们的文化,是你的根。"

"可是我出生在加拿大,我的朋友们都不会中文。"王轩有些抗拒,"而且中文太难了,我在学校已经有很多功课了。"

"学中文不是负担,是财富。"李秀梅耐心地解释,"你会两种语言,将来会有更多机会。"

"可是老师说,我们应该专心学好英语和法语,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加拿大社会。“王轩认真地说,”她说太多语言会让小孩困惑。"

李秀梅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看着这个聪明的孩子,突然意识到,也许在王轩心里,她代表的那个中国,已经变得遥远而陌生。

还有一次,李秀梅想教王轩一些中国的礼仪,比如见到长辈要鞠躬问好。王轩听了直摇头:"这样很奇怪,我的同学们都是拥抱或者击掌。"

"这是尊重长辈的表现。"李秀梅说,"在中国,小孩子见到爷爷奶奶都要这样做。"

"可是老师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需要特别的礼仪。"王轩理直气壮地说,"而且爸爸妈妈也从来不鞠躬。"

李秀梅一时语塞。她转头看向王雅,希望女儿能支持她,但王雅只是尴尬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这种文化冲突不仅体现在教育上,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吃饭的时候,李秀梅习惯给大家夹菜,这在中国是关爱的表现。但她发现,每当她给陈志强夹菜时,他都会有一瞬间的不自在,虽然会礼貌地说谢谢,但明显不太习惯。

还有一次,李秀梅看到王心在地上爬,担心她着凉,就给她穿了厚一点的衣服。但王雅看见了,说:"妈,您给她穿得太多了,这里的医生说,小孩子不能穿太厚,会影响体温调节能力。"

"怎么会呢?"李秀梅不解,"小孩子体质弱,当然要多穿点。"

"这里的育儿理念跟国内不一样。"王雅耐心地解释,"他们认为让小孩适当接触一些凉意,反而能提高免疫力。"

李秀梅看着穿得单薄的王心,心里很担心,但又不好多说什么。

时间过得很快,李秀梅来加拿大已经三个月了。表面上一切都很和谐,王雅对她很感激,陈志强对她很客气,孩子们也很喜欢她。但她内心的困惑和不安在一天天增加。

她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在哈尔滨的时候,她是受人尊敬的退休教师,邻居们都很敬重她,学生家长见到她都会主动打招呼。但在这里,她感觉自己更像是一个免费的保姆,所有的建议都被客气地忽略,所有的习惯都需要改变。

有一天晚上,她给哈尔滨的老朋友刘大妈打电话。

"怎么样,秀梅?在加拿大还习惯吗?"刘大妈关心地问。

李秀梅犹豫了一下,说:"挺好的,就是...有些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孩子们不听话?"

"不是,孩子们很乖。就是这里的人...思想观念跟我们不太一样。"李秀梅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总觉得自己像个外人。"

"别多想了,"刘大妈安慰道,"你是去帮女儿的,她肯定感激你。而且能在国外生活,多少人羡慕呢。"

"是吗?"李秀梅苦笑,"有时候我觉得,我反而给她添麻烦了。我说的话,做的事,好像都不对。"

"怎么会呢?你这么有经验,带了那么多年学生,还能带不好两个孩子?"

李秀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刘大妈,你说我是不是真的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别胡思乱想,"刘大妈说,"你还年轻着呢。再说了,有些东西是不能变的,比如对孩子的爱,对家庭的责任。"

挂了电话,李秀梅望着窗外的夜景,心情复杂。温哥华的夜晚很美,万家灯火闪烁,但她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她开始思考,自己坚持的那些东西,真的都是对的吗?还是说,她真的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这种内心的挣扎一直持续着,直到那个改变一切的夜晚到来。

04

7月15日,星期五。

这是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夏日傍晚。王雅接到公司的紧急电话,需要加班处理一个重要客户的项目问题。

"妈,真不好意思,今天又要麻烦您了。"王雅匆忙收拾文件,"客户那边出了点状况,我必须去处理。"

"没关系,你去忙吧。"李秀梅挥挥手,"工作要紧,家里有我呢。"

陈志强也刚好出差去多伦多,要到周日才回来,家里就剩下李秀梅和两个孩子。

"王心已经睡了,应该不会醒。王轩你早点哄他睡觉,明天还要上兴趣班。"王雅叮嘱着。

"知道了,你快走吧,别让客户等急了。"李秀梅催促道。

王雅离开后,家里安静下来。王心在婴儿床里睡得很香,小嘴微张,呼吸均匀。王轩在客厅里玩他最喜欢的乐高积木,专注地搭建着一个复杂的城堡。

"轩轩,你想要什么样的城堡?"李秀梅坐在旁边,饶有兴趣地看着。

"我想建一个像迪士尼乐园一样的城堡。"王轩认真地说,"有很多房间,还有塔楼和花园。"

"那你要加个中国式的亭子,会更漂亮。"李秀梅建议道。

王轩想了想,点点头:"好啊,奶奶你帮我一起建吧。"

祖孙俩一起搭积木,时间过得很快。李秀梅发现王轩很有创造力,虽然只有5岁,但想法很独特。

"轩轩真聪明,"李秀梅夸奖道,"这个城堡比迪士尼的还漂亮。"

王轩得意地笑了:"奶奶,等我长大了,我要当建筑师,建很多很多漂亮的房子。"

"那太好了,奶奶支持你。"李秀梅摸摸王轩的头,"不过现在时间不早了,该去洗澡了。"

"好的,奶奶。"王轩乖乖地放下手中的积木。

李秀梅给浴缸放水,仔细调好温度。她用手肘试了试水温,确保不会太热或太凉。然后加了一些王轩喜欢的泡泡浴液,很快浴缸里就充满了香甜的泡沫。

"哇,好多泡泡!"王轩兴奋地跳进浴缸,立刻被泡沫包围了。

"小心别滑倒。"李秀梅提醒着,然后坐在浴缸旁边的小凳子上。

"奶奶,你看,我能做泡泡帽子!"王轩把泡沫堆在头上,得意地笑着。

"真棒!我们轩轩真聪明。"李秀梅也被逗乐了,拿出手机给王轩拍了几张照片。

祖孙俩在浴室里有说有笑。王轩用英语唱着在幼儿园学的歌,李秀梅则给他讲中国的儿歌。气氛很温馨,充满了家庭的温暖。

"奶奶,你小时候也是这样洗澡的吗?"王轩好奇地问,一边用小手捧着泡沫吹着玩。

"奶奶小时候条件没这么好,"李秀梅回忆着,眼中满含温情,"那时候要去澡堂子洗澡,冬天特别冷。"

"澡堂子是什么?"王轩停下手中的动作,专注地看着奶奶。

"就是很多人一起洗澡的地方,有个大池子,热气腾腾的。"李秀梅比划着,"大人小孩都在一起,很热闹。"

王轩听得一脸新奇:"听起来很有趣!我也想去试试。"

"等你长大了,奶奶带你去中国看看,让你体验一下奶奶小时候的生活。"李秀梅温柔地说。

"好啊!"王轩开心地拍手,溅起一片水花,"我要去看奶奶小时候住的地方,还要吃奶奶小时候吃的东西。"

"一定可以的。"李秀梅笑着说

,"到时候奶奶给你做最正宗的哈尔滨菜。"

时间过得很快,王轩在水里玩了快半个小时。李秀梅看看时间,催促道:"该起来了,水都凉了,再不洗该感冒了。"

"再玩一会儿嘛,奶奶。"王轩撒娇道。

"不行,听话。"李秀梅装作严肃的样子,"明天还要上画画课呢。"

王轩只好不舍地站起来。李秀梅拿起毛巾,准备给他擦干身体。

"奶奶,"王轩突然抬起头,用那双清澈的眼睛看着李秀梅,"我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李秀梅一边擦着王轩的头发,一边笑着问。

王轩忽然表情变得很认真,他用小手指着李秀梅的脸,仔细地打量着她。那种专注的神情让李秀梅有些不安。

"怎么了,轩轩?有什么问题吗?"李秀梅停下手中的动作,有些困惑地看着王轩。

王轩沉默了几秒钟,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他用稚嫩但异常清晰的声音说出了那改变一切的8个字...

来源:荒唐的以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