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日子——2025年农历八月初十,正巧与举国同庆的国庆节撞个满怀!在这双喜临门的日子里,除了享受长假带来的悠闲,咱们老祖宗也留下了一些生活智慧。听老人们讲,农历的八月初十在传统里被称为“穷日”,也有一些说法是“破日”,听起来似乎有些忌讳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日子——2025年农历八月初十,正巧与举国同庆的国庆节撞个满怀!在这双喜临门的日子里,除了享受长假带来的悠闲,咱们老祖宗也留下了一些生活智慧。听老人们讲,农历的八月初十在传统里被称为“穷日”,也有一些说法是“破日”,听起来似乎有些忌讳,但其实啊,这恰恰是提醒我们“除旧迎新” 的最佳时机。
记住“1要添、2不忘、3不破、4要庆”这个顺口溜,不仅能让我们顺应天时,更能为家庭招来好运与祥和,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1要添:添衣、添福、添温暖
所谓“添”,首先指的就是“添衣”。此时已过秋分,凉意渐浓,尤其在北方,早晚温差非常大。老话常说“春捂秋冻”,但到了这个节气,可不能再一味地“冻”了。及时添加衣物,尤其是保护好脖颈、腰腹和脚踝,避免寒气入侵,就是守护全家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身体暖和,元气才足,好运自然也愿意亲近。
更深一层,“添”也是为家庭“添福气”。今天不妨去超市采购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把冰箱填得满一些,尤其是米缸、面缸,象征着“家中粮仓满,生活不慌张”。为家人添置一双新筷子、一个新碗,也有“添丁添碗,人旺家旺”的好寓意。一个小小的举动,寄托的是对家庭富足、人丁兴旺的美好期盼。
二、2不忘:不忘祖、不忘恩
在这个新旧交替、家国同庆的日子里,有两个“不忘”尤其重要。
一不忘祖。国庆假期,很多人得以返乡团聚。如果条件允许,不妨带着家人进行一次简单的祭祖,或者去扫墓。缅怀先人,感恩他们开创基业、福泽后代。这不只是形式,更是一种血脉亲情的延续和文化传承,能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根,获得内心的安定与力量。
二不忘恩。 这个“恩”范围很广。不忘国家的护佑之恩,我们今日的和平与繁荣,离不开祖国的强大;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假期里多陪他们聊聊天,亲手做一顿饭;不忘朋友的相助之恩,发条信息,送上节日的问候。常怀感恩之心,福气才会越聚越多。
三、3不破:不破财、不破和、不破身
既然是“穷日”、“破日”,我们就要有意识地避开那些可能“破败”运势的行为。
一不破财。今天要谨慎处理大额金钱往来,避免冲动投资和非必要的奢侈消费。尤其国庆期间商家促销繁多,更要保持理智,管好自己的钱包。守住财,就是守住了生活的底气。
二不破和。家和万事兴。今天切记不要与人发生口角争执,无论是家人还是外人。一句伤人的话,可能会破坏一天甚至更久的好心情和好气场。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维持家庭和人际的和谐,就是守护了最珍贵的“人和”风水。
三不破身。 指的是不要打破良好的生活习惯,损害身体健康。国庆欢庆,但切忌熬夜狂欢、饮酒过量、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让身体处于一个平稳、健康的状态,这才是迎接一切好运的基础。
四、4要庆:庆国、庆家、庆丰收、庆团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庆”!今天既是传统节日,又是国庆节,双重喜气,必须好好庆祝!
庆国:感受国庆的喜庆氛围,看一场升旗仪式,或者看阅兵重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
庆家:组织一场温馨的家宴,亲自下厨做几道拿手好菜,一家人围坐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品尝当季的美食,如螃蟹、柿子、石榴、芋头等,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庆团圆:给无法团聚的亲人打一个视频电话,让亲情跨越山海,温暖彼此。
朋友们,传统习俗并非迷信,而是古人总结出的生活哲学,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的处世之道。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遵循“1添、2不忘、3不破、4要庆”的提醒,用最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辞旧迎新,既传承文化,又乐享现代假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家庭幸福,身体安康,好运常伴!
祝大家国庆快乐,吉祥如意!
来源:南瑾夏子说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