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术 | 失眠患者的福音!他靠这项新技术重获“好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8:39 1

摘要:小李(化名)难过地说道。那段时间,夜里,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白天,他疲倦、头痛,工作效率直线下降,连生活的热情也被消磨殆尽。

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检测探索优化经颅磁刺激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应用

完成人:赵丹、贾晋瑄、谢青等

“连续两个月,我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小李(化名)难过地说道。那段时间,夜里,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白天,他疲倦、头痛,工作效率直线下降,连生活的热情也被消磨殆尽。

起初,他像许多失眠者一样依赖安眠药:药效来的快,但副作用也不小——头晕、乏力,甚至有摔倒风险,更让人担忧的是长期依赖。

转机出现在他接触了一项新技术: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 精准经颅磁刺激(rTMS)。这项技术就像一面“照亮大脑”的镜子,帮助医生找到失眠的根源,再对症下药。

01.

创新与优势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 是一种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改变皮层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

在传统TMS治疗中,医生通常会选择额叶区域作为刺激点,但不同患者的疗效差别很大。

新方法的关键在于“先看清,再治疗”:

借助fNIRS(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可以检测大脑皮层哪些区域异常过度兴奋。

在影像上,红色区域代表“过度兴奋”,蓝色区域代表相对平静。

医生据此精准确定靶点,再进行rTMS干预。

小李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结果显示,他有明显的“红色高活跃区”。医生据此把磁刺激靶点精准对准这些区域,从而帮助大脑恢复节律。

临床数据显示:对睡眠障碍患者,根据fNIRS结果定位异常兴奋区并给予rTMS治疗,每周3–5次,经过一个疗程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由 10.82±0.55 降至 9.14±0.59,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

(1)无创无痛无副作用:磁场的感应电流受皮肤骨骼干扰小,几乎不激活皮肤的痛觉感受器。

(2)实现个性化精准化治疗方案: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结果监测皮层异常兴奋点,作为rTMS干预的个性化靶点。

(3)补充客观神经生物学指标:fNIRS提供客观神经生物学指标,可以实时评估康复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简而言之,治疗不再是“盲打”,而是“看清楚再出手”。

02.

康复成效

经过两个疗程(约20次)治疗后,小李的睡眠逐渐恢复:

入睡时间缩短,不再彻夜难眠;

每晚平均睡眠由不足3小时提升至7小时左右;

白天精神恢复,焦虑明显减轻。

复查时,他显示异常兴奋的大脑皮质区域明显被抑制,紊乱的大脑活动恢复到正常状态。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瑞金康复医学科全体医师、治疗师将继续以高尚的医德润泽行医之路,以精湛的技术守护患者健康。

撰文:张子晴

门诊时间

康复医学科谢青主任医师

周三上午特约门诊(门诊七楼)
周三下午专家门诊(门诊七楼)
周四上午特需门诊(10号楼)

康复医学科王继先副主任医师

周一下午专家门诊(门诊七楼)

周二下午专家门诊(门诊七楼)

周四下午专家门诊(远洋院区)

周日全天专家门诊(门诊七楼)

脑和神经康复专病

周二上午(门诊七楼)

失眠神经调控专病

周一上午(门诊七楼)

获奖者介绍

赵丹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

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治疗师

专业方向:神经调控技术的评估与治疗。主持黄浦区及瑞金医院青年培育基金项目各一项。发表相关论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1篇。

贾晋瑄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

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

专业方向:神经电生理评估与神经调控。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发表相关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SCI 5篇,中文核心2篇。

欢迎转发点赞

来源:健康私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