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现代人的生活打乱了这个规律。
人到中年,长期睡眠不好,迟早要出大毛病。
01
睡前一小时,做好"三件事"
中医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现代人的生活打乱了这个规律。
想睡得好,就要在睡前给身体发一个信号。
1.温水泡脚20分钟
老话说:"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这话一点不假。
脚上有60多个穴位,泡脚就相当于按摩全身。
水温控制在40-42度,泡到微微出汗就行。
如果你经常失眠,可以加点艾叶或者生姜片,效果更好。
2.按摩耳朵3分钟
很多人不知道,耳朵上的穴位比脚上多。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按摩耳朵可以补肾安神。
方法:用手掌搓热耳朵,从上到下揉搓100下,然后用手指按压耳垂30次。
做完这套动作,整个人都会觉得放松。
3.顺时针揉腹
肚脐下面有个穴位叫"关元穴",是人体的大穴。睡前用手掌顺时针轻揉腹部,可以调理脾胃、安神助眠。
动作要轻,力度要均匀,边揉边数数,数到100就差不多了。
坚持一周,你会发现入睡快了很多。
02
睡前禁忌:这些事千万别做
1.别在床上玩手机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做到的人不多。手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让大脑以为是白天,自然睡不着。
2.别喝浓茶和咖啡
茶叶、咖啡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下午3点后最好别喝。特别是容易失眠的人,更要注意。
3.别吃太饱
俗话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晚饭吃太多,肠胃还在拼命工作。建议晚饭吃七分饱,睡前3小时不吃东西。
4.别想烦心事
越想越睡不着,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睡前可以听听轻音乐,或者想象一些美好的事,让大脑安静下来。
从根本上解决失眠
如果你已经失眠很久了,这些小习惯已经不起作用了,这时候就需要从根本上调理。具体听听中医辨证,自己不要盲目用药。
03
睡眠环境很重要
1.温度:18-22度最合适
太热太冷都睡不好,总之要让房间保持凉爽。
2.湿度:50%-60%最理想
北方冬天太干,可以放个加湿器;南方夏天太湿,可以开除湿机。
3.光线:越暗越好
窗帘要选遮光效果好的,电子产品的指示灯也要遮住。
完全黑暗的环境中,褪黑素分泌最旺盛,睡眠质量最高。
4.声音:绝对安静或白噪音
如果环境嘈杂,可以戴耳塞或者播放一些白噪音,比如雨声、海浪声等,有助于入眠。
04
养好精神
1.不要熬夜
哪怕再忙,也要尽量在11点前睡觉。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胆经当令的时间,尽量在熟睡中。
2.适量运动
每天散步30分钟,或者做点轻度的运动。但要注意,睡前3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以免太兴奋睡不着。
3.午睡
午睡最佳时间是20-30分钟,既能缓解疲劳,又不会睡过头。
4.保持好心情
心情好,睡眠就好。平时多聊天,多做喜欢的事,少生气,少焦虑。实在有心事,可以写在纸上,告诉自己"明天再想"。
能睡着是福气,睡得香是本事。
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是文字,第三就是好睡眠。
以上,共勉。
来源:知性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