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瑞虎8正式亮相 采用双前脸 搭载1.6T+7DCT2.0T+8AT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18:06 1

摘要:18.99万就能把插混SUV开回家,奇瑞把价格拍在桌上,却悄悄把钥匙藏到明年春天。

18.99万就能把插混SUV开回家,奇瑞把价格拍在桌上,却悄悄把钥匙藏到明年春天。

广州车展聚光灯下,瑞虎8 PHEV的数字一闪,直播间弹幕瞬间刷屏,订单系统两分钟蹦出三千张订金单。

奇瑞销售总监嘴角刚扬起,供应链负责人就递来一张纸条:电池Pack缺口一万套,排产只能给30%。

这场面像极了他当年承诺老车主OTA升级时的潇洒——话放出去,硬件说做不到。

把燃油版定在12.99万,奇瑞算的是一道简单的减法:比比亚迪唐DM-i便宜两万,就能让预算卡得死死的家庭用户先掏钱包。

再把2.0T+8AT抬出来,255马力写在配置表最显眼的位置,发动机数据比大众高功率EA888还高出7千瓦,就是要让看参数长大的年轻人先高潮。

至于PHEV版本,18.99万刚好卡在唐DM-i入门价下面两厘米,刀尖贴着对手的指甲盖划过,看起来血没流,其实已经割走了关注度。

可电池不够,算盘就崩了。

奇瑞内部文件写着:宁德时代给的电芯本季度优先供吉利,奇瑞能分到的模组只够装四千台车。

于是官网把“预计交付”四个字改成“预计排产”,销售朋友圈把“现车”改成“在途”,话术一天三变。

消费者以为抢到的是新车,其实是期货,还是不加价的那种。

老车主那边更冷。

2021年瑞虎8 PLUS上市时,发布会PPT写着“持续OTA升级”,三年过去,车机仍停在安卓8.0,导航地图连新修的高架桥都认不出。

有人把车开到4S店门口拉横幅,客服回答:芯片旧了,带不动新系统。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硬件当初就没打算让你用到新功能,承诺只是用来撑过首任车主的蜜月期。

终身质保也是同款套路。

条款小字写着“必须全程4S店保养”,一次小保680元,比外面贵两百,六年下来多掏四千多。

电池检测还要另付三百,检测完如果健康度低于80%才给免费换,而健康度算法掌握在厂家手里。

车主算完账发现,省下的维修费原路返回,还带利息。

比亚迪唐DM-i没有急着降价,只在终端放出五千块装潢优惠,姿态像看弟弟蹦跶的老大哥。

唐的保值率一年掉8%,瑞虎8一年掉12%,二手车贩子把价格压得更狠,因为“奇瑞混动谁都没见过,电池坏了找不到地方修”。

品牌溢价这道墙,奇瑞用再多配置也砸不开,只能把价格一降再降,直到利润薄得能透光。

CDC电磁悬架、电动第三排、AR-HUD,这些配置堆上去,成本增加一万八,奇瑞内部给供应商的砍价目标是降本百分之十二。

供应商只能把钢换成铁,把铝换成塑料,耐久测试从二十万次减到十五万次。

车还没上市,零件先瘦身,这就是“价格屠夫”背后的秘密。

消费者以为捡到便宜,其实替厂家背走了成本压缩的雷。

三年后橡胶衬套老化,底盘松散,4S店报价一条避震四千八,车主才发现省下的车价原封不动交回去。

奇瑞想要的是一夜爆红,用最低的价格换最大的声量,再用声量去讲新能源故事。

电池产能、老车主口碑、二手车残值,这些需要长期养的科目,被优先牺牲。

反正下一款车还能换个名字继续冲,流量才是当下的硬通货。

车展灯光熄灭,展车被拖回仓库,销售摘下麦克风擦汗,后台打印出新的交车排期表:PHEV最早明年三月。

已经刷卡的用户在微信群里问,能不能退订,销售只回了一句“定金不退”。

便宜真的捡到便宜了吗?

来源:大气轮船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