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美国拳击记者丹·拉斐尔在社交平台X上的爆料,年仅23岁的美国中量级拳手小维托·米尔尼基即将离开合作多年的老牌推广公司Top Rank,转投近来风头正劲的新兴势力Zuffa Boxing。这宗看似“小鱼游深水”的跳槽,却在行业内掀起不小的涟漪,被视为新旧势力此
据美国拳击记者丹·拉斐尔在社交平台X上的爆料,年仅23岁的美国中量级拳手小维托·米尔尼基即将离开合作多年的老牌推广公司Top Rank,转投近来风头正劲的新兴势力Zuffa Boxing。这宗看似“小鱼游深水”的跳槽,却在行业内掀起不小的涟漪,被视为新旧势力此消彼长的又一注脚。
Top Rank曾是美国拳坛的“元老”。自鲍勃·阿鲁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创立以来,它一手打造了福尔曼、帕奎奥、洛马琴科等无数巨星,近三年更凭ESPN的黄金时段与流媒体ESPN+的独家合作,稳稳占据北美拳击收视的头把交椅。然而,随着今年七月双方合约到期,Top Rank突然陷入“断播”窘境:与ESPN的续约谈判因价格分歧搁置,NBC、FOX等平台又对其赛事库存与年轻IP储备持观望态度。过去两个月里,公司旗下近九成拳手无赛可打,只能靠在训练馆“闭关”保持状态;仅有的几场赛事,也是靠阿鲁姆自掏腰包在拉斯维加斯小场馆“内部消化”,票房与曝光度大不如前。内部员工透露,公司高层已启动裁员与降薪计划,昔日“拳击航母”正经历史上最漫长的寒冬。
反观Zuffa Boxing,却像一辆加足油的超级跑车,径直驶入拳击圈的主赛道。其背后的资本方是沙特娱乐总局局长图尔基·阿拉什赫——这位被西方媒体称作“体育散财童子”的权贵,过去一年里已砸下数亿美元,先后把高尔夫、MMA、拳击的顶尖选手请到利雅得“论剑”。此次他与TKO集团(UFC母公司)联手,将Zuffa Boxing定位为“全球格斗资源一体化”的新物种:赛事由派拉蒙+、CBS同步直播,制作团队照搬UFC级别的多机位与空中索道摄像;选手签约金动辄七位数,且附带医疗、退役教育、数字肖像分红等福利,堪称“拳手天堂”。据内部人士透露,Zuffa Boxing的首期预算高达三亿美元,目标是在十八个月内签下五十位金腰带级选手,直接叫板金童、PBC与Matchroom等传统豪强。
正因如此,当拉斐尔在X上写道“Top Rank已同意无条件释放米尔尼基”时,圈内人并不意外——与其强留一位无法保证出赛频率的年轻拳手,不如顺水推舟,为财务表“减负”。而对Zuffa Boxing而言,米尔尼基虽非泰森式的票房核弹,却是一块颇具话题度的“拼图”:他出身于新泽西波兰裔移民家庭,祖父老维托曾是八十年代的东岸业余拳坛名宿,父子两代的“拳击传承”自带纪录片属性;他本人打法激进,擅长压迫式组合拳,六年来在社交媒体累积了超过七十万粉丝,具备“网红”潜质。更关键的是,米尔尼基可塑空间巨大,Zuffa Boxing计划以他为样本,打造“从新人到付费收视头牌”的完整孵化链条。
根据《拳台》杂志记者基思·伊德克的跟踪报道,米尔尼基已确定在11月22日大卫·贝纳维德斯对安东尼·亚尔德的PPV主赛垫场出战,对手是尼日利亚老将塞缪尔·恩莫马。此战虽非头衔赛,却由阿拉什赫全额注资,预计在英国伦敦O2体育馆举行,并通过Showtime PPV与派拉蒙+双平台向北美与欧洲同步直播。Zuffa Boxing内部把这场较量称作“流量试金石”——若米尔尼基能以KO方式胜出,平台将立即启动“2025春季中量级八人锦标赛”,让他与蒙吉亚、安德拉德等一线高手同台竞技,借此冲击WBC临时金腰带;若表现平平,也不会妨碍公司继续为他匹配“成长型”对手,以“慢火煲汤”方式积累粉丝。
值得一提的是,米尔尼基在个人Instagram上发文告别Top Rank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劫后余生”的庆幸:“感谢阿鲁姆先生曾给我舞台,但拳击不等待任何人。我需要一个能每周告诉我‘你下一场打谁’的团队,而不是让我在家陪跑步机。”这番话无疑戳中了旧推广模式的痛点——在传统公司,拳手往往被当成“库存”,赛事档期取决于电视台的购买意愿;而在Zuffa Boxing的“UFC化”运营里,选手更像是签约艺人,平台自有频道与固定档期,能保证“只要健康,就有比赛”。
当然,也有业内观察人士指出,Zuffa Boxing的“金元闪电战”能否持续,取决于沙特资本的长远兴趣与西方转播市场的反馈。一旦早期投入未能换来相应的付费收视与广告招商,这场“拳击革命”也可能沦为又一场“石油狂欢”。但对米尔尼基而言,他已无退路——在最好的年纪,选择搭上这辆极速飞驰的跑车,要么成为新时代的旗手,要么在引擎的轰鸣声中被甩出赛道。11月22日的伦敦之夜,将是他与新东家的第一次共同考试,也是旧王权与新资本在拳台上的一次微妙碰撞。
来源:搏击视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