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培塑时代新人,新都区举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主题活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21:11 1

摘要:有一种颜色,穿越烽火岁月而愈加璀璨,历经时代变迁仍灼灼其华。它是井冈山上的星火,是长征路上的足迹,是川军战士怀中染血的旗帜,更是一代又一代人身体中奔流涌动的血脉基因。

有一种颜色,穿越烽火岁月而愈加璀璨,历经时代变迁仍灼灼其华。它是井冈山上的星火,是长征路上的足迹,是川军战士怀中染血的旗帜,更是一代又一代人身体中奔流涌动的血脉基因。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同时恰逢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回信5周年。

近日,由中共成都市新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组织部、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宣传部指导,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共青团成都市新都区委员会、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党校、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党史研究室、共青团西南石油大学委员会、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主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培塑时代新人”新都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主题活动在位于新都区的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举行。

来自荣军院的老党员代表,镇(街道)和机关的党员、团干部代表,以及大中小学校教师和学生代表齐聚于此,共同接受这场精神洗礼。

岁月回望,红色基因“燃”起来

活动伊始,红色历史影像混剪《鎏金岁月》将全场观众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屏幕上,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场景历历在目,舞台下,十余位平均年龄90岁的荣军院老党员代表默默湿了眼眶。

十余位平均年龄90岁的荣军院老党员代表

位于新都区新繁街道的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始建于1951年,先后集中供养了2800多名伤残军人,其中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约2200余人,包括今年已94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一级伤残军人涂伯毅。

2020年,涂伯毅代表全体伤残军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工作和生活情况。同年10月,他们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在回信中,总书记深切表达了对革命伤残军人的诚挚问候,高度肯定了志愿军将士的历史功绩,充分赞扬了他们身上体现的英雄精神。

“五年多来,新都区始终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都路径’……”视频《五年来》回顾了在收到总书记回信后,新都区以思想政治为引领,持续深化“党建带团建促队建”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作用,贯通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现了红色基因的阶梯式传承。

从整合大中小学校党建资源和力量,打造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宣讲队伍,推出一批批红色教育经典课程,到让红色教育走向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一条独具特色的“新都路径”清晰可见。

青春接力,红色故事“活”起来

当历史的烽烟渐渐远去,总有一些印记,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血脉中,通过一场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完成一次次关乎信仰与未来的伟大接力。

“我们出川三十万,到底打赢没有?父老乡亲们,平安吗?”

当生于盛世的孩子遇上抗日保家卫国的川军战士,他们会发生什么对话?沉浸式党课《永不熄灭的火种》,以师生与保家卫国的川军战士进行回响交谈的形式,展现了当年川军战士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的英勇事迹,和今日之中国繁荣富强的变化,为学生厚植爱国精神和报效祖国的志愿。

沉浸式党课《永不熄灭的火种》

随后,荣军院因战一级残疾军人冯利戈演唱歌曲《我的老班长》,朴实的旋律,真诚的心声,唱出那段峥嵘岁月里最质朴的情谊与最坚定的信仰,还有对英烈们的告慰——山河无恙,中华盛世,如您所愿。

冯利戈演唱歌曲《我的老班长》

红色的信仰永不褪色,红色的故事永远有人传唱。

在新都区党建带团建促队建工作中,宣讲员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带着满腔赤诚,用故事传递信仰,用声音凝聚力量,涌现出一批旗帜高扬、工作出色的宣讲队伍。

活动现场,区领导为西南石油大学思源宣讲团、西南石油大学青年讲师团、“新•声”宣讲思政讲师团、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大先生”思政教师队,“新young”宣讲队、“红领巾”宣讲队、“青马工程”宣讲队8支红色教育宣讲队伍授旗,勉励他们再接再厉,讲好新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宣讲队伍授旗

他们来自大学、中学、小学,来自校园、社区、荣军院;他们是学者、教师、青年大学生、退伍老兵,甚至是少先队员。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红色基因的传承人。

行动传承,红色课堂“走”起来

1928年,新都区第一支地下党支部在旃檀寺小学建立,播下了革命火种。

在沉浸式团课《红色信号》中,旃檀小学的学生们用生动的表演,讲述了2025年的旃檀小学学生与在1939年的旃檀寺小学读书的贫苦兄妹,通过收音机跨越时空对话,了解到当时旃檀寺小学作为新都区第一支地下党支部所在地的故事。

当1939年的小星和天红从旃檀小学学生口中听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祖国大地上的场景,生活在2025年的阿明和阿天也从他们口中了解当年的痛苦与坚韧,懂得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一段无形的电波,连接了两个时代,串联起这片大地的昨天与今天。

谕亭小学的教师们以黄霖故居为切入点,通过革命先辈的故事,带领学生们穿越到那段满门忠烈为国浴血奋战的历史。当实地参观拍摄的珍贵图片逐一展示,志愿者在黄霖故居实地讲解的视频同步播放,学生们表演的沉浸式队课《寻校友足迹 承红色精神》也让观众化身为历史的亲历者,见证周从化、何秉彝、王铭章、黄霖等一批批革命先辈从新都这片热土走出,抛头颅、洒热血,为拯救国家民族前仆后继的故事。

沉浸式队课《寻校友足迹 承红色精神》

从小学的启蒙引导,到中学的价值塑造,再到大学的使命担当,新都区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先后推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红色教育经典课程点位。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天府家风馆、四川荣军博物馆、艾芜纪念馆、黄霖故居红色纪念馆等首批10个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点位。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点位

近年来,新都区积极开展青年理论学习教育,为青年们筑牢思想根基,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在《薪火相传,青春作答》视频中,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新都区青年党员理论学习成果风采,也让我们看到了机关青年党员们身上闪耀的红色光芒与时代担当。

青年党员理论学习风采展示

当《红色血脉》的旋律响起,当全场大合唱《歌唱祖国》,在对祖国的歌颂与祝福里,活动氛围也推向了最高潮。

全场大合唱《歌唱祖国》

当天下午,“传承红色基因 培塑时代新人”——新都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题研讨会也在兴乐路小学报告厅举行,特邀专家,全区中小学书记、校长及教研员、思政教师代表等齐聚一堂,开展“同题异构”教学展示,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进行深度研讨为新都区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传承红色基因 培塑时代新人”——新都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题研讨会

从英雄到教师,从大学生到少先队员,从歌声到旗帜……这是青春对历史的庄严回答,也是现在对未来的坚定承诺: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让崇高的理想照进现实的土壤,把伟大的精神融入青春的底色,在党团队一体化培育的征程中,新都区未来将矢志不渝地推进传承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系列主题宣传宣讲活动,以坚定信仰为帆、以锤炼本领为桨,引领青少年成长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先锋,在新时代的浩荡浪潮中奋勇前行。

来源:成都商报教育报道

相关推荐